新華網 正文
武漢“公共自行車”停運 是“敗給”共用單車了嗎?
2017-11-22 10:43: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11月22日電 題:武漢“公共自行車”停運 是“敗給”共用單車了嗎?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馮國棟 陳俊

  日前,一則《關于武漢公共自行車停止運營的公告》,引發熱議。公告稱,11月25日起,武漢公共自行車將全面停運。昔日“一車難求”的公共自行車,為何如今卻鮮有問津、即將停擺?難道真是“敗給”共用單車了嗎?

  曾經的“明星”如何一落千丈?

  11月20日,武漢市江漢區香港路的公共自行車綜合服務點,數十名武漢市民前來登記,申請退回200元公共自行車押金。

  “很可惜!”對即將停運的公共自行車,市民鄒先生深感惋惜:“車子騎起來很舒服,而且騎一個小時不收費。”

  不遠處的一處停車點,幾輛公共自行車孤零零擺放在站臺。站臺的中控係統也沒有開機。有的車輛長時間無人使用,車鎖銹跡斑斑,擋泥板上貼滿小廣告。

  武漢市公共自行車最早始于2009年。由于收費低、站點多、車況好,項目運作之初受到市民歡迎。武漢高峰時,上千個站點、近10萬輛自行車參與運轉,近100萬人辦卡租賃,甚至還出現過“一車難求”的火爆場面。隨後,武漢的模式被多地推廣,“公共自行車”這個新生詞匯從武漢走向全國。

  然而,隨著運營的變化,這個民生項目的狀況逐漸惡化:多數站點無人值守,有的成了賣報售煙的商攤;後臺租賃係統癱瘓,部分自行車有借無還;殘存的自行車多是“缺胳膊少腿”的壞車。

  2014年,武漢市組建國有獨資企業武漢環投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公司在武漢市城管委領導下,全權負責公共自行車項目的運營。

  為提高服務品質,公司做了很多嘗試,包括開通24小時租還車運營模式、對站點實行改造、讓中控櫃具備手機和電動自行車充電功能;此後又配備了電動汽車充電樁,以及手機APP繳費功能。

  但種種努力,都未能扭轉公共自行車下滑的頹勢。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底,公共自行車投放車輛為4萬輛,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不如往昔。

  事實上,武漢宣布停運公共自行車之前,一些地區已不再新增、甚至叫停類似項目。例如,今年8月份,合肥市決定暫停公共自行車項目。

  政府投了,企業賺了,為何運營不下去?

  公共自行車項目為何叫停?武漢環投公共自行車服務有限公司在公告中稱,隨著共用單車快速發展,70余萬輛共用單車已遍布武漢,較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為合理配置資源,有關部門研究,決定停止公共自行車項目。

  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共用單車確實給公共自行車發展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全城只有幾千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市民的使用體驗肯定不如共用單車,再加上定點停放,投入、管理成本高,無法與方便的共用單車相比。

  “武漢公共自行車,倒在運營和管理上。先有經營、管理不善的內因,才讓共用單車變成了壓倒公共自行車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業內人士説。

  武漢公共自行車項目採取“政府主導+民企投資”模式,由企業出資建站、配車,政府給予企業項目補貼,並免費向企業出讓廣告資源作為公共投入。這吸引了眾多民企。在三家中標企業中,鑫飛達公司一家獨大,幾乎壟斷了整個武漢市場。

  武漢相關部門免費批給鑫飛達20多塊戶外大屏和全部站點廣告牌,此外還累計給予約5000萬元項目補貼。僅鑫飛達一家,武漢市的投入折合3億多元。然而,企業在拿到自行車項目後,卻將經營目標投向了房地産、廣告傳媒等領域,結果導致政府投錢了、企業賺錢了,項目運營卻難以為繼。

  公共項目離不開政府的監管及扶持。調研發現,2014年武漢公共自行車項目出現問題,原因在于頂層規劃設計不夠完善,建設規模、站點布局,投放數量,都沒有納入城市交通規劃統籌體係。而面對屢被媒體曝光自行車站點“太多壞車”“無車可租”等問題,相關部門未採取措施督促企業整改,或中止合同停止投入,導致情況愈發惡化。

  “公共”與“共用”不是“你死我活”

  對于武漢公共自行車停運,有業內人士指出,武漢這種“政府投入+企業運營”的模式,本意是鼓勵企業、民間資本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然而,“重建設輕運營、重投資輕管理”的做法,也讓項目陷入尷尬境地。

  其實,在公共自行車建設上,國內也有比較成功的實例。杭州曾派代表到武漢考察,隨後採用有別于武漢的模式——“政府投入+國企運營”。

  2016年,杭州出臺了國內首部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點設置管理地方標準——《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點設置管理規范》。大到選點、建設、驗收、檢測、評價等,小到鎖止器、充電充氣設備的配備,都能在《規范》中找到標準。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分院副院長趙一新指出,杭州的成功表明,公共自行車和共用單車並不是“你死我亡”的衝突關係,兩者的定位不同,有各自優勢。共用單車更靈活,公共自行車停車更規范。如果關係處理得當,可相得益彰。

  “從巴黎等一些公共自行車係統便捷的國外城市來看,只有堅持公益性,公共自行車才有普及的可能。這是國外許多城市發展公共自行車的共同經驗。”趙一新説,對于公共自行車,政府必然要在資金和管理上大量投入,不能只交由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運營。

  而一些專家指出,公共自行車係統運營管理實施,離不開穩定可靠的技術支撐,包括車輛的租賃係統、網絡化的運營和調度係統、車輛通信技術、車輛定位係統等。目前,借鑒共用單車,多地公共自行車係統也開始技術升級,建設“無樁站點”。

  而無論公共自行車還是共用單車,發展的前提條件是,將自行車交通納入交通體係,統籌規劃,同時建設基礎設施。同時,規劃城市的自行車交通係統要根據不同區域因地制宜。

  “不能單純地建幾個站點放一些自行車就完事,要明確公共自行車的定位,健全這個體係,提供最便捷的服務。”趙一新説。

  共用單車緣何陷入“退費難”? 平臺出現信用危機

  共用單車潮退:“快商業”的一場反思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相關新聞
  • 共用單車,“魚和熊掌”都要行不行
    繼上海、廣州、深圳之後,北京終于在9月7日表態,暫停新增投放共用單車。目前,北京有15家共用單車企業,投放運營車輛達235萬輛,這大大超過了此前市場的預期。
    2017-09-08 08:08:45
  • 北京市叫停共用單車新增投放
    昨日,數百輛共用單車密密麻麻停放在宋家莊地鐵站A口處。昨天,記者先後探訪了朝陽門、西單、歡樂谷等十余個出行人群較大的區域發現,八成以上的共用單車屬于“無位停車”。
    2017-09-08 08:07:42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煙雨烏鎮
煙雨烏鎮
廣西發現罕見白化黑葉猴
廣西發現罕見白化黑葉猴
“金頭盔”角逐再起硝煙
“金頭盔”角逐再起硝煙
中國首款自主研發雙發輕型直升機完成高原測試
中國首款自主研發雙發輕型直升機完成高原測試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99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