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機器人導診、語音識別生成病歷……在“智慧”醫院看病是什麼體驗?
2017-10-14 21:59:04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合肥10月14日電(記者水金辰 湯陽)機器人走進醫院大廳為你導診,數據係統為你解讀醫學影像“密碼”,體驗如何?近日,記者走進安徽省立醫院,真實體驗人工智慧載入的“智慧晶片”。

  作為合作者,科大訊飛的人工智慧産品在這裏強勢刷屏。你不僅能看到導診的機器人“曉醫”,還能看到1秒鐘讀懂影像的輔助診斷係統;醫生進入病房不用帶厚厚的病歷本,做彩超時不用費神地做記錄;輔助診療中心的大屏上還顯示著幫助縣級醫院出具的診斷報告……

  在安徽省立醫院門診大廳,兩臺機器人格外吸引人。發著藍光的眼睛和可親的語音播報,充滿智慧感和“萌”屬性。“您好,我是導診機器人‘曉醫’,很高興為您服務。關于科室位置在哪,去哪個科室,還有就診遇到的問題,這些都可以問我哦。”熟悉219個常見病和症狀對應的科室資訊,每天服務近5000次。

  3層超聲心動室的醫生正在為患者做B超。與平常所見的醫生一邊看超聲圖譜,一邊做記錄不同,這裏的醫生口述檢查結果,一旁的電腦借助語音識別自動生成診斷病歷。口腔科、B超室、病理科等科室的醫生們“動口不動手”,提高了工作效率。

  22層的腫瘤放療科裏,醫師雕麗瓊演示了“雲醫聲”APP的操作。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本可以“行走”的病歷,每位患者的生理資訊和醫囑資訊都存儲在手機上,醫生隨時可以調取和更新,裏面還匯聚了相關病症的建議治療方案。至于數據是不是安全,科大訊飛工作人員徐淑敏説,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本地數據庫,除了醫生可以調閱外,任何人不得下載患者資訊。

  閱“片”對醫生來説是一門“眼力活”,要看得見問題區域,判得準病症點。醫學影像輔助診斷係統來了,將“片子”錄入診斷係統,數百張CT片現在幾秒鐘就能輕松搞定。CT室主任助理韋煒告訴我們,速度上來了,準確度也上來了。“你看見的它能看見,你看不見的結節和陰影它也能看見。現在正確率能達到94%,以後會更高。”

  48家縣級醫院、1.5萬例智能診斷、240萬張醫學影像。人工智慧輔助診療中心的大螢幕上數據在實時跳動。徐淑敏説,這是安徽省內縣級醫院發送的病歷送檢請求,輔檢意見會同步展現。安徽省醫學影像雲平臺、遠端會診平臺已經完成對接,連接的不僅這48家縣級醫院,還有該院對口幫扶的西藏山南地區人民醫院。預計今年年底這項技術將實現安徽省內縣級醫院全覆蓋,分級診療有了新助攻。

+1
【糾錯】 責任編輯: 薛濤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杭州一高中推“刷臉吃飯”
杭州一高中推“刷臉吃飯”
2017級大熊貓寶寶集體亮相
2017級大熊貓寶寶集體亮相
“龍蝦盛宴”亮相南京
“龍蝦盛宴”亮相南京
探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探訪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180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