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8月1日電 題:脫貧路上的科技拓荒者——追記山東萊蕪“蔬菜大王”陳明利
新華社記者王子辰
陳明利——冬暖式蔬菜大棚建設先行者,帶動3萬多個蔬菜大棚在魯中大地拔地而起;測土配方施肥開拓者,十餘年間跑遍萊蕪為群眾改良土地;農民合作社的領路人,創辦發展出全國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2016年10月17日,第三個國家扶貧日,陳明利因病離世。如今,這位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安息在合作社的一角,守望著奮鬥一生的蔬菜事業……
脫貧共富的領頭雁
2015年,全國上下吹響脫貧攻堅戰衝鋒號,此時的陳明利剛完成胃癌晚期的化療。他主動跑到萊蕪市萊城區高莊街道辦事處,要求與邵家莊、石灣子、趙家峪“結對子”,包下整個街道的省定貧困村。
陳明利之所以有如此底氣,是因為他曾把一個小合作社發展為擁有300多畝基地,並且輻射帶動周邊鄉鎮60多個村、3000多農戶的全國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2007年,明利特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時,社員只有56戶,共出資12.6萬元。經過4年發展,合作社社員就達到217戶,入社股金增長到631萬元,年銷售收入由200萬增加到700萬,年年實現分紅,社員畝均增收1萬多元,累計發放工資1087萬元。
被評為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的陳明利説,能讓老少爺們都富起來才算真本事。作為理事長,他本可按股金比例拿合作社分紅的“大頭”,但卻選擇了更有利於社員的分配方式。
萊城區農業局副局長陳官增説,很多人都會認為陳明利很有錢,但他沒有在城裏買一套房子。為了治病,2016年6月第二次手術後,他就把自己的舊村改造樓房賣掉了。
在化療和手術期間,陳明利還一頭扎進結了對子的邵家莊,設計了“大棚種植+休閒採摘+旅游觀光”的扶貧路子,繪製了大棚建設圖紙。在他逝世後的第75天,邵家莊蔬菜大棚種植項目破土動工。
農業科技的普及者
陳明利家鄉的土地,大多是砂石比土壤多、荒草比莊稼旺。在他看來,“治貧先治地,要想拔窮根、治窮窩,先得讓地‘富’起來”。
無論是用大棚“造新地”,還是測土配方施肥“改舊地”,陳明利都邊種植、邊記錄、邊實踐,不僅靠自學拿到了大專文憑,還成為萊蕪市農藝師。
1991年,陳明利“嘗鮮”萊蕪市第一個冬暖式蔬菜大棚,並在兩年後成為“萬元戶”。2000年,陳明利偶然從報紙上看到測土配方施肥的報道,就自掏腰包讓三弟到北京學習,並在2001年又投資1.1萬元購買設備,成立化驗室免費為農戶檢測土壤,推廣配方施肥。
由於傳統大棚背面遮陰,陰面的空地常年閒置,陳明利就在陰面建棚,栽植油菜、菠菜、香菜等喜陰蔬菜,在山東省首創“陰陽棚”,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目前,萊蕪全市陰陽棚數量已上千個。
18年裏,陳明利推廣優質高産玉米、小麥、棉花、大豆等良種44個,累計21.8萬畝;黃瓜、西紅柿等優良蔬菜品種80余個,累計12.6萬畝;成立植物醫院,植物保護面積12萬畝以上。這些新品種、新肥料、新技術覆蓋了十幾個鄉鎮,20多萬人口。在他的帶動下,萊蕪精細菜種植面積翻了3番,2000多戶村民靠種植蔬菜擺脫貧困。
堅韌不拔的拓荒人
生命進入倒計時,陳明利找來社員小組長叮囑:“我在也好、不在也好,你們一定要把地種好,把菜管好!”他還找來曹家莊村支部書記呂昌華,請求把自己的骨灰葬在村公墓裏靠近合作社基地的地方——這樣以後就能天天看到蔬菜基地了。
生前,陳明利在田間地頭的時間就遠多於和親人團聚的時光。他的相冊裏有的只是和蔬菜、社員、菜農們在一起的工作照,卻沒有一張圓滿的“全家福”,這成為家人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熟悉他的人説,從自己種菜賣菜致富到帶領鄉親脫貧,從成立蔬菜合作社到輻射周邊鄉村,都得益於陳明利吃苦耐勞、勇敢擔當、敢為人先的幹勁。
“只要不怕吃苦,不服輸,黃土地裏一定能生出金。”陳明利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診斷出胃癌後的兩年裏,他先後經歷兩次大手術、六次化療,但在這期間,只要不住院,他仍日夜泡在蔬菜基地,安排大小事務。患病後的他,像是在和時間賽跑一樣,總怕有事幹不完,也總怕時間不夠用。
2016年10月17日,陳明利匆匆走完了不到50歲的生命里程。
-
不懂唐詩,就不是中國人嗎?
2017-08-01 13:31:55
-
李稻葵:我們從中國古代人均GDP中發現了什麼?
2017-08-01 13:31:55
-
【趣味測試】看看你更適合當什麼兵?
2017-08-01 09:09:33
-
建軍90周年!盤點郵票裏的“八一”建軍節
2017-08-01 09:10:48
-
美教授開除中國留學生,帶來哪些反思?
2017-08-01 09: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