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在極困難的條件下,山東渤海軍區部隊自己製造槍炮子彈(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第一支自行研製的步槍:開創武器裝備製造先河
新華社記者 梅世雄、解放軍報記者 劉昌寶
走過90年輝煌歷程的人民解放軍自製的第一種制式化武器是什麼?
“1939年生産的‘無名式步槍’,後來被取名為‘八一式馬步槍’,是人民解放軍自行研製和生産的第一支步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孫曉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它的誕生,開創了我軍武器裝備製造的先河。
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後,國共兩黨共同抗日,紅軍主力部隊被改編為八路軍。
然而,國民黨政府只發給八路軍5萬兵力的武器彈藥。到1939年9月,國民黨政府就完全停止供給。
“八路軍極度缺乏槍支彈藥。有的戰士只能領到幾發子彈,很多戰士上戰場只有兩枚手榴彈,或是大刀長矛。”孫曉文説。
沒有槍支彈藥,如何抗日救國?
1938年,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指出:每個遊擊根據地都必須盡量設法建立小的兵工廠。
孫曉文説,全會決定把提高軍事技術、建立必要的軍火工廠作為當前緊急任務之一。
1939年4月25日,在陜甘寧邊區機器廠製成陜甘寧邊區第一支馬步槍。這是八路軍總部軍工部技師劉貴福等,按照運動戰、遊擊戰的戰略要求而設計和製造的。
1939年5月1日,陜甘寧邊區政府在延安舉辦第一屆工業展覽會。劉貴福研製的馬步槍來不及命名就去參會,並獲甲等産品獎。獲獎後,人們稱其為“無名式馬步槍”。
後來,這支步槍又經過八路軍總部軍工部部長劉鼎等人的設計改造,更加符合實戰要求。劉鼎曾留學德國、蘇聯,精通和熟悉各種常規兵器、機械化裝備的應用與原理。
1940年7月,劉鼎帶着新槍到八路軍總部匯報時,受到彭德懷、左權等首長的肯定和讚揚。正好趕上8月1日,“無名式馬步槍”被正式命名為“八一式馬步槍”。
“八一式馬步槍”吸取了“捷克1924式”“三八式”“漢陽造”,以及我軍積累的造槍經驗。它的長度比一般步槍略短,比馬槍稍長,射擊精度高,重量輕,體積小,外形美觀,抗腐、耐磨,壽命長,維修方便。全槍重3.36千克,口徑7.92毫米。
檢測時,“八一式馬步槍”射擊刺殺等各項軍事技術指標全部達標。最突出的亮點是槍上可自動展開又能固定的三棱刺刀。它的凹進樣式易使血外流,刺殺後容易拔出,經過淬火後增加了強硬度,不用時反貼在槍管上,肉搏時按動鍵鈕一甩就可迅速自行固定,這樣對爭取時間、爭取白刃戰的勝利至關重要。而且在行軍時,不會有明顯的刃面反光,有利於隱蔽。
從八路軍總部回來後,劉鼎立即給各軍工廠頒發統一圖紙,要求停止製造雜牌槍,批量生産“八一式馬步槍”。
孫曉文介紹,從1940年8月開始裝備八路軍抗日部隊,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一共生産了8700多支“八一式馬步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
烏魯木齊:雪地考驗新式突擊步槍瞄準系統
11月2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隊特警使用裝備了新式拐彎瞄準系統的突擊步槍參加訓練。 11月2日,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特警八支隊特警使用裝備了新式拐彎瞄準系統的突擊步槍參加訓練。2015-11-03 13:34:17
-
91歲抗戰老兵劉家彬:首次上戰場就繳獲兩支步槍
今年91歲的劉家彬打過鬼子和偽軍,立過三等功,會説蘇聯話,被炮彈炸傷後至今腿部還有3塊彈片。據劉家彬回憶,第一次上戰場就大獲全勝,他俘虜了一個偽軍,繳獲了2支三八大蓋步槍。2015-05-21 19:13:33
-
相親鄙視鏈和寒門的奮鬥
2017-07-14 14:53:18
-
當心太陽鏡傷了孩子眼睛
2017-07-14 13:25:34
-
周年不快樂,特雷莎·梅從風光無限到仕途坎坷
2017-07-14 08:48:27
-
七大妙招不怕蚊蟲叮咬!
2017-07-14 13:25:34
-
是什麼改變了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
2017-07-14 08: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