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5月15日電(記者葉婧)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陳萌山15日在山東德州表示,他們在山東德州30年的長期定位試驗結果表明,有機肥替代50%化肥,具有保障作物産量品質、培肥地力、減輕環境污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功能。
肥料是糧食的“糧食”,化肥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産生了影響持續增産等一係列負面效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糧食增産與環境保護雙重壓力下,高效利用有機肥資源,替代部分化肥,促進化肥減量施用,是實現生産與生態協調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從1986年開始,中國農業科學院德州實驗站以建立化肥與有機肥相結合的科學施肥制度為核心,以有機肥培肥改良土壤、替代部分化肥,實現高産、培肥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為目標,在禹城試驗基地和陵縣試驗基地設立化肥、有機肥、有機無機結合三大施肥制度長期定位監測試驗。30年來,持續監測不同施肥制度對作物産量和品質、土壤肥力和環境的影響。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肥料與施肥技術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趙秉強介紹,基地係列施肥制度長期定位監測試驗數據表明,有機肥替代50%化肥處理,冬小麥、夏玉米産量和品質與化肥處理相當或高于化肥,高産與優質同步;土壤肥力較化肥處理得到明顯改善,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43%,全氮含量提高38%;農田氨揮發和氧化亞氮排放量較化肥降低30%,土體硝酸鹽累積量降低43%。
此外,定位試驗還發現,有機肥和化肥等氮量投入條件下,有機肥的環境問題顯著小于化肥;加倍施用有機肥,土壤硝酸鹽含量超過常量化肥,特別是長期大量施用有機肥,土壤磷素過度累積的環境風險較高;等量養分投入條件下,有機肥(牛糞)100%替代化肥,初期有機肥增産效果低于化肥,12年至15年後,有機肥對冬小麥的增産效果可以達到等量化肥水準;3年至5年後,有機肥對夏玉米的增産效果可以達到等量化肥水準。
-
吉林農民“李老大”的春耕:化肥越來越少 效益越來越高
種植240公頃玉米的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德智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德文,因踏實肯幹、能帶領大夥致富被當地人稱為“李老大”。2017-04-30 16:16:46
-
新疆鐵路部門搶運化肥保障南疆春耕備耕
立春後,天山南北掀起了春耕備耕熱潮。當喀什地區岳普湖縣農民買買提依明準備去巴扎上採購化肥時,行駛在塔裏木盆地北緣南疆鐵路線上的貨運列車,已經源源不斷把一車車春耕化肥送往到阿克蘇、喀什和和田等地。2017-03-05 16:24:32
-
萬連步代表:推進化肥行業供給側改革要避免企業單打獨鬥
2017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新一年如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見到實效?全國人大代表、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萬連步給出的關鍵詞是:聯合協作。2017-03-03 20:43:56

-
多家中介下調中介費!調查:八成購房者認為中介費偏高
2017-05-15 13:39:03
-
失聯大學生來電説暗語 警方破解暗號搗毀傳銷窩
2017-05-15 13:39:03
-
這對夫妻撿到一張帶密碼的卡,結果……
2017-05-15 11:13:54
-
她遭綁勒索600萬!九小時後劇情反轉了……
2017-05-15 11:13:54
-
中央財政下達千億預算確保這件事 你家能受益多少?
2017-05-15 10: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