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5月9日電 記者手記:感受二戰勝利72周年紅場閱兵
新華社記者欒海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歐洲戰場及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俄武裝力量9日在莫斯科舉行大規模閱兵式。雖每年舉辦,但細心觀察,今年的閱兵式仍有不少細節值得玩味。
本次閱兵的分列式共有27個徒步方隊完成,其成員由俄軍部隊的軍官、士官、普通士兵、俄國防部下屬蘇沃洛夫陸軍學校、納希莫夫海軍學校的學員以及其他武裝部隊的官兵組成。
閱兵分列式開始前,俄國防部長紹伊古乘車先後來到4個徒步方隊前朗聲説道:“你們好,同志們,向你們祝賀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官兵們山呼海嘯般回應:“萬歲,萬歲,萬歲!……”
蘇聯解體後,“同志”一詞在俄日常生活中已很少聽到,但在俄羅斯軍隊中,“同志”仍是非常鄭重的稱呼。
檢閱開始後,徒步方隊由齊步轉正步依次走過俄總統普京所在的主席臺,變步時所有人齊聲高喊“數字一,數字二,正步!”,隨後齊刷刷地向右甩頭,將臉向斜上方揚起,面帶笑意地看著觀禮臺。
觀禮臺邊,記者偶遇俄撐桿跳高名宿伊辛巴耶娃。當被問起對今年的閱兵式有何感想時,這位個性張揚的體壇名將卻靦腆地像個小姑娘,她説:“我非常喜歡觀看我們的勝利日閱兵,我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這個勝利日我將和家人一起度過……”
曬裝備,是這次閱兵的重頭戲。雖然這次受閱車輛方隊和武器裝備的數量,比起2015年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要少得多,但組織者為了突出某些武器的特點,還是花了不少心思。
地面車輛方隊共動用了100多件重型武器裝備,其中包括首次進駐北極的“托爾”-M2DT型和“鎧甲-SA”型車載短程防空導彈、“亞爾斯”車載洲際彈道導彈、山毛櫸-M2型中程防空導彈、“阿瑪塔”主戰坦克、“庫爾幹人”重型步兵戰車、“回旋鏢”輪式中型裝甲運兵車,火力和防護性更強的BMP-3型步兵戰車和射程更遠的“聯盟”自行榴彈炮等。
在整個車輛方隊受閱期間,“虎”式多用途四輪裝甲越野車(簡稱“虎”車)承擔了“護衛”新進場大型武器裝備的任務,雖非首次亮相,但其可遙控操作的新式火控係統引人關注。
紅場上總共出現了3組“虎”車,每組的車頂分別配備了7.62毫米口徑輕機槍、12.7毫米口徑重機槍和8枚“短號”反坦克導彈,這些武器旁邊並沒有射擊手探身車外敬禮,組織方希望以此展示其火控係統的遙控特色,也算是用心良苦。
“鎧甲-SA”型車載防空導彈是此次閱兵式上展示的新式武器。這款導彈的原型是將導彈和火炮合為一體的“鎧甲”防空戰車,在針對北極作戰特點進行改造後,該武器舍棄了原先配置的兩門速射防空炮,將短程防空導彈發射筒由12支增加到18支。
白色的“鎧甲-SA”導彈剛剛駛過,緊跟而來的是兩輛黑色的“鎧甲”防空戰車。戰車上居中並排的兩根防空速射炮管被兩邊最外側的導彈發射筒所包圍,新增的6個導彈發射裝置顯然提升了戰車整體作戰威力。
閱兵式的早上,天空雲層較低,莫斯科的氣溫驟降到2攝氏度,一度還下起密集的雨夾雪,此前排練了多次的所有55架飛機和17架直升機均未能參加檢閱。在確認這一消息後,身邊的觀眾紛紛表達了遺憾。
“戰鬥機還怕雲層低?”記者正感到疑惑,忽然想起數年前在莫斯科航展上的經歷:一架戰鬥機在較低高度掠過觀眾席時,發動機噴口的噪音震耳欲聾,讓人心肺亂顫。再看看當天相似的雲層,心中倒也釋然。
-
一對俄羅斯夫婦的心願:讓全世界更多人愛上中國
每天晨光熹微時,米哈伊洛夫·謝爾蓋就會帶著妻子瑪麗亞和兒子來到樹林裏、廣場邊扎馬練拳,結束後,一家人坐在一起,泡飲一壺普洱茶,享受著簡約寧靜的生活。2017-05-09 16:13:55
-
王毅會見俄羅斯副外長加季洛夫
4月27日,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朝鮮半島核問題部長級公開會的外交部長王毅會見了俄羅斯副外長加季洛夫。2017-04-28 13:11:53
-
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栗戰書
俄羅斯總統普京26日在莫斯科克裏姆林宮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栗戰書。2017-04-27 03:43:10

-
【有獎攝影徵集】百姓生活 加入攝友微信群
2017-05-09 13:26:41
-
故宮擬取消現場售票,不會上網咋辦?
2017-05-09 09:31:32
-
加班文化盛行,我們如何走出過勞時代?
2017-05-08 10:44:54
-
【時空新聞】世界紅十字日近十年主題盤點
2017-05-08 10:44:54
-
“三不收”局長緣何會轟然倒下?
2017-05-08 14: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