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鳥鳴聲處是吾鄉

2021年09月07日 12:03:06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昆明9月7日電(丁凝)北回歸線以南,瀾滄江下段,天光乍現,薄霧蒼茫……芒壩村在鸚鵡嘰嘰喳喳的鳴叫聲中醒來。

  這個“直過民族”布朗族聚居的村寨位于雲南省普洱市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內。在這裏,土生土長的芒壩人、慕名踏訪的攝影愛好者、來自異鄉的科研工作者,都似乎與山林達成了默契,守護著彼此共同的家園。

芒壩村每天早晨立于枝頭的大紫胸鸚鵡。新華網發(供圖)

  “鳥爸”王成

  王成被稱作“鳥爸”。他説,早晨聽見鳥鳴,心裏踏實。不用睜開眼,就知道,在家。

  布朗族漢子王成自幼在這里長大,作為一名護林員,瀾滄江周邊9000多畝的林子裏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常把王成喚醒的鸚鵡被當地人喚作大紫胸鸚鵡,學名德拜鸚鵡,額腹灰紫,叫聲如哨,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很早以前,大紫胸鸚鵡充當了村民們的手表和鬧鐘。清晨鳥鳴,出工;倦鳥歸巢,收工。

  如今,這裏常年分布著300余只大紫胸鸚鵡。每天清晨,它們從窩裏冒出頭,聚集在村裏十幾棵高山榕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

  王成管這叫“開會”。“高山榕就像鳥兒們的會議室,它們一大早便商量著‘昨天飛去的地方有沒有食物?’‘今天去哪兒覓食?’兵分幾路,分工協作。”王成説。

王成每天都要來天臺上看被救助的鸚鵡很多次(8月27日 攝)。新華網 丁凝 攝

  每年三月到五月,進入大紫胸鸚鵡的繁殖期,總會有出巢的鸚鵡將幼雛遺落在地上,而王成看到後總會施以援手。這些年來,他先後救助了十多只大紫胸鸚鵡寶寶,並在成熟後幫助它們重返自然。

  養護大紫胸鸚鵡寶寶就像照看小孩。王成妻子把米飯嚼細了一點一點地喂,不沾油、不沾鹽,每日觀察它的糞便,生怕它拉肚子。待長大一些,便可喂一些成粒的熟米飯、瓜子。

  “剛出生的大紫胸鸚鵡毛色就像棉絮,慢慢才會長出好看的羽色。”談到大紫胸鸚鵡,王成眼裏透出一股慈愛,“將它們放歸山林時,我會舍不得,但每天早上聽到它們的叫聲,就覺得我救助過的鳥兒似乎又回來了,在向我問好。”

大紫胸鸚鵡。新華網發(供圖)

  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環境和村民們的愛鳥護鳥意識,如今芒壩村的鳥類種數已達200多種,與動物相伴相生的理念已融入村民的生産生活當中。

  近日,普洱市政府、思茅區政府連同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運來了3棵大榕樹,準備在村裏為鳥兒們建新巢。正值雨季,道路泥濘,榕樹離移栽的位置還有400米時便卡在了村口。王成急著和老鄉們去想辦法把榕樹運進村裏,接受完採訪便匆匆消失在寨子裏。

楊學飛在野外拍攝。新華網發(周志旺 攝)

  “鳥友”楊學飛

  楊學飛是一名攝影師,他和王成因鳥結緣。

  50多年前,他從上海來到雲南西雙版納,後留雲南昆明工作,早把他鄉當故鄉。

  拍攝雲南少數民族和雲南野生動物這件事,他堅持了八年多。

  “除了這兩個選題不拍點別的了嗎?”

  “光是把雲南這兩個題材拍好就不容易了。”

  自2015年5月第一次到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野生動物後,楊學飛每年最少都要來這裏兩次。大紫胸鸚鵡、蛇雕、鳳頭樹燕、黑頂蛙口夜鷹……對于這裏的珍稀鳥類,他如數家珍。

  “與野生動物打交道”是個苦活累活,每次出門背20多公斤重的器材只是“基本操作”,在拍攝過程中更要經受惡劣環境的考驗和長時間的等待。寒來暑往,今年67歲的楊學飛每年依舊會花費好幾個月的時間行走于雲南的大山大河間。在他看來,拍攝盡可能多的動物種類似乎不那麼重要了,通過鏡頭展現野生動物的形神,以及動物與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更讓他沉醉。

蛇雕。新華網發(楊學飛 攝)

  在芒壩村民們的引導下,他拍攝到不少精彩場景。“狠心”蛇雕父母故意將活體蛇丟到巢內,讓弱小的蛇雕寶寶與蛇搏鬥,“小蛇雕拼命哀求著父母留下來,可是父母還是飛到一旁的樹枝上冷眼相看。小蛇雕用細小的爪子和孱弱的翅膀奮力拼搏……待小蛇雕把蛇一口一口囫圇吞下時,它昂首挺胸,大叫一聲,好似在向父母示威……”拍得越多,楊學飛越發感受到大自然的靈性,“我們同為地球上的生靈,只有保護好自己的同伴,才能相伴相生。”

  在芒壩,楊學飛也見到了許多像王成這樣救助動物的老百姓,感受到近年來人與自然關係的轉變。“人們放下獵槍,扛起鋤頭,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的意識越來越強烈。”

黑頂蛙口夜鷹。新華網發(楊學飛 攝)

  雲南國土面積僅佔全國4.1%,但生態係統類型、生物種類等居全國前列。隨著近年來雲南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越來越多的新物種出現在大眾視野裏。

  楊學飛跋山涉水的路途還在繼續,在用鏡頭記錄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喚醒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路上,他樂此不疲。

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景觀(8月26日攝)。新華網發(韓嚴 攝)

  “新糯扎渡人”趙倩茹

  水、幹糧、相機、標本,這是趙倩茹每次“出野外”需要背的東西。糯扎渡的山很高,這對于一個在平原地區長大的山東女孩來説,有一些吃力。可當每次在行程中發現有趣的動植物,又足以讓她開心好多天。

  十年前,趙倩茹來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求學,2018年加入了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從事科研監測工作。

  剛到這裏時,對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資源的掌握基本只能依據十多年前的科考報告。隨著隊伍的逐漸壯大,如今,管護局在保護區瀾滄縣、思茅區兩個片區都建立了管護站,逐步使保護區植物物種記錄從僅有名錄到有確定的分布點、憑證標本,並在保護區重點區域、重點水源點、食物地布設紅外相機300余臺,獲取了大量保護動植物的一手資料。

印度野牛。新華網發(供圖)

  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印度野牛分布的核心區域,通過對其監測資料的分析,保護區管護局現已基本掌握了印度野牛活動的主要區域和活動規律,在此基礎上對印度野牛經常活動的范圍實施了179畝的棲息地恢復,57畝的食物源基地建設,並建立硝塘7個。

  穿梭于保護區,偶爾就能看到野生動物的身影,夜間還時常能聽到遠處傳來野生動物的叫聲。

美麗蒲葵(8月26日攝)。新華網 丁凝 攝

  能夠參與到這裏一山一水的保護和建設中,趙倩茹很開心。“這裏的人們説起自家的山水總是飽含感情。他們希望山上有動物奔跑、枝頭有鳥兒棲息、有山花遍野、綠樹蔥蘢……”

  這也是“新糯扎渡人”趙倩茹的願望。

  江水滔滔,山林為證。因為對大自然的熱愛,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又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糾錯】 [責任編輯: 劉東]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021131017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