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都倫敦西部一棟24層的公寓樓14日淩晨突發大火,火勢從二樓一直燒到樓頂,整座大樓淪為廢墟。
火災發生後,釀成這場悲劇的原因引發英國社會反思,“高樓起火走還是留”也成為熱議話題。
倫敦大火親歷者:宛如地獄
6月14日淩晨,西倫敦格倫費爾塔。
住在9層的阿迪卜·阿巴斯正在準備齋月的清晨餐,他突然感覺到了空氣中有異味。同一層樓,哈南·瓦哈比從睡夢中被煙和灰的氣味驚醒,她打開窗戶,看到火焰正在包圍整座建築,外墻破裂,護板的殘片正在往下掉。
12歲的塔格路布·奧貝德被屋外的叫喊聲驚醒,當他逃出樓外時,回頭看見整棟樓都在火焰中燃燒。
居住在附近的艾莉森·埃文斯被警笛和直升機的響動驚醒,她起身,看到格倫費爾塔整座樓都在燃燒,樓頂仍然有人在呼救。
親歷者講述了這場倫敦近年來最慘烈的火災,稱現場“宛如地獄”,到處一片淒慘叫聲,有人亮手電筒求救,直到火焰將其吞噬;還有母親為了讓孩子活命,從高層拋下嬰兒。
目擊者薩米拉·拉姆拉尼説,她看到一個母親從9層或10層扔下孩子的整個過程。“突然間人群開始聚集到窗戶下,瘋狂地推擠和叫喊。這時上面的窗戶打開半邊,一名女子打手勢示意,她要將嬰兒扔下來,希望底下的人接著。確實有人接住了。一名男士上前,一把接住了掉下來的孩子。”
只有大火才能帶來改變?
火災發生後,英國媒體對釀成慘劇的原因進行了鋪天蓋地式的報道。《泰晤士報》《每日鏡報》分別用“15分鐘的災難”、“死亡陷阱”形容這次火災。
根據媒體的爆料,這座建于1974年的廉租公寓樓其實早有火災隱患。一位火災幸存者稱,住戶曾多次向“肯辛頓和切爾西的租戶管理組織(KCTMO) ”表達過對消防安全的擔憂:包括對樓內鍋爐房和煤氣管道安置位置的質疑,缺乏整棟樓的火災報警和自動滅火係統,大樓只有一個緊急出口,而且堆滿了垃圾……
然而,這些擔憂並未得到重視。
2013年,住戶協會“格倫費爾行動組織”發布了一份火災風險評估報告,指出多項安全問題。盡管物業公司隨後進行過維修,但並未根除火災隱患。
去年11月,住戶協會就“危險的居住環境”發出失望的警告,“這個念頭真的很恐怖,但我們意識到,只有一場大火才能帶來改變,才能證明KCTMO是多麼愚蠢和不稱職”。
火勢蔓延太快的原因也成為媒體和民眾關注的焦點。倫敦消防局負責人丹尼·科頓此前表示,這是一起史無前例的事件。自己在消防部門任職的29年裏,從未見到像這次這麼大規模的火災。
一些消防安全專家指出,火勢蔓延極快的原因很可能在于易燃的外墻鑲板。外墻材料易燃,想要逐層隔離火勢幾乎不可能,也會增加滅火難度。《衛報》指出,這場火災與2014年曾經發生在墨爾本達克蘭大廈的火災“驚人的相似”,可能都與易燃的外墻材料有關。不過,這種猜測還沒有得到官方印證。
火災還暴露了倫敦救援手段的“捉襟見肘”。在撲救摩天樓火災時,消防員往往利用空中平臺,從樓外進行滅火操作。倫敦消防局的空中平臺僅能達到32米高,從樓外滅火的高度相當有限。而據消防咨詢公司Tenable Dubai介紹,在摩天樓林立的迪拜,用于滅火的空中平臺能夠達到80米高。
火災發生後,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表示,將會對火災展開全面調查,並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高樓火災 原地不動還是盡快撤離?
大火發生後,被困居民被告知留在原地也成為被嚴重質疑的一個細節。
《衛報》文章稱,住在四樓的大衛·本傑明聽到有人喊“著火”後,本打算開門的他又轉身回到了屋裏,他認為待在屋裏會更安全。直到另外一名鄰居讓他趕緊跑,他才衝下了樓。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住戶們確實收到過公寓管理方發布的有關火災來時“原地不動”的指導原則,建議他們遇火災時應留在屋裏,除非自己的公寓內部或公寓外部的走廊起火。
高樓起火,到底是該走還是該留?英國消防安全專家、前消防員埃爾芬·愛德華茲稱,“原地不動”的指導原則是防止不受火災影響的居民在撤離建築物時阻擋樓梯,關鍵因素取決于火勢如何蔓延。
至于這次“格倫費爾塔”公寓大火中“原地不動”的原則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目前還無法評估。但倫敦市長薩迪克·汗此前向BBC表示,我們不能容忍的是,因為不恰當的建議,讓人們的安全被至于危險之中,“謝天謝地,居民們並沒有呆在公寓裏,而是安全逃生。”
(編輯:栗一星 王鐘毅 內容綜合翻譯自英國廣播公司、英國《獨立報》、《衛報》、美國《紐約時報》等外媒)
-
倫敦西部一住宅樓發生火災 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
英國警方14日證實,當天淩晨發生在首都倫敦西部一座高層住宅樓的火災已造成至少6人死亡。2017-06-14 18:30:39
-
英國倫敦西部一幢建築物發生火災 至少30人受傷
據外電報道,英國倫敦西部一幢27層建築物14日淩晨發生火災,目前救援方面已確認至少30人受傷。2017-06-14 13:47:53
-
倫敦公寓樓大火現場直擊:“像一場恐怖電影”
題:倫敦公寓樓大火現場直擊:“像一場恐怖電影”起火的是格倫費爾大廈,位于倫敦西部肯辛頓區,是一座24層的公寓樓,距離拉姆拉尼的家只隔了一條馬路。2017-06-15 07:20:03

-
因好奇打開飛機應急滑梯賠十萬,合理嗎?
2017-06-15 08:26:35
-
“2017年第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假的!
2017-06-15 10:59:09
-
幹部培訓9條“紅線”可千萬別碰
2017-06-15 10:59:09
-
法院這個治老賴的手段好!求推廣
2017-06-15 10:59:20
-
長期堅持早起的10大好處
2017-06-15 10:5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