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新聞迎來風口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7-01-16

圖片來源于網絡資料

  每天清晨,人們搭乘地鐵、公交上班,很多人進入車廂的同時便拿出手機,打開移動新聞客戶端瀏覽新聞。每天夜晚,人們入睡前也會通過移動新聞客戶端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各類資訊。騰訊公司日前發布的相關調查顯示,剛剛過去的2016年,63%的用戶將新聞類網站及移動客戶端作為獲取新聞的第一途徑,每人平均使用1到2個新聞客戶端已成常態。

  然而,熱鬧必然也會帶來亂象:標題黨、同質化、偽智能演算法……已成功吸引眾多讀者目光的移動新聞客戶端如何走上風口並真正飛起來?專家建議,關鍵在于集中力量提高內容生産力,尋找用戶閱讀需求平衡點。

  客戶端很火

  中國人有多少人在使用新聞客戶端來瀏覽新聞?艾媒咨詢此前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上半年,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用戶規模達5.69億,騰訊新聞、今日頭條分別以42.8%、32.6%的佔比領跑新聞客戶端活躍用戶分布。62.4%的受訪用戶常用的新聞客戶端數量為2-3個,另外更有約1/4的用戶只使用1個新聞客戶端。

  不斷增加的用戶數量,帶來的是媒體傳播格局的顛覆性改變。具有高滲透率和自有平臺特性的新聞客戶端已經成為各類媒體跑馬圈地、爭奪移動互聯網入口的重要著力點。

  綜合來看,目前的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呈現梯隊化分布格局。第一梯隊中,騰訊新聞以多樣化的新聞分發渠道搶佔行業龍頭地位,今日頭條以新聞聚合和個性化推送佔據第二。據不完全統計,二者的累計下載量分別達到近9億次和近6億次。

  第二梯隊中,一點資訊、ZAKER、天天快報主打新聞聚合和個性化推送,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新聞則由傳統門戶網站運營,鳳凰新聞、界面新聞、澎湃新聞、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則是由傳統媒體轉型而來。這些新聞客戶端的累計下載量在1億次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移動新聞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傳播格局正在形成。人民網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媒體移動傳播指數報告》顯示,在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下載量每年以千萬甚至以億計算的同時,七成報紙、雜志客戶端的下載量不足10萬,近四成網站客戶端的下載量不足1萬。

  專家表示,經過多年的洗禮,用戶對新聞客戶端的選擇已經基本積淀,未來將有一大批下載量不足的新聞客戶端退出市場。

  亂象當制止

  隨著人們碎片化的時間越來越多,新聞客戶端所倡導的輕閱讀逐漸成為習慣。剛剛過去的2016年,大批新聞客戶端進場造就了移動新聞江湖一派欣欣向榮的熱鬧場景,亂象也隨著産生。

  總結起來,最為用戶所不滿的是虛假消息和標題黨現象嚴重。一些新聞客戶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刻意選擇一些危言聳聽、牽強附會的詞語作為標題,有的新聞則是子虛烏有的假消息,或充斥低俗淺薄的內容。

  同時,內容同質化也是一大問題。除必要的時政新聞外,很多新聞客戶端將熱點定位于名人離婚、出軌等,這些內容相似的新聞在2016年造就了很多10萬以上甚至100萬以上的讀者閱讀量。

  此外,很多移動新聞客戶端紛紛試水智能推薦演算法,但目前看來,不少演算法推送的資訊可能給用戶造成“資訊繭房”效應,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推薦。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新聞客戶端仍只滿足于點擊率和偽關注度,那麼當更新的新聞傳播形態誕生後,新聞客戶端的“黃昏”也將來臨。

  發力需準確

  專家提醒,移動新聞客戶端的下一步突圍,關鍵在于集中力量提高內容生産力,尋找用戶閱讀需求平衡點。

  這方面,商業網站的探索走在前列。2015年起,搜狐新聞採取了“編輯流+演算法推薦流”的展示模式,前者依托內容編輯部,打造新聞閱讀的“頭部內容”;後者依托大數據演算法、推薦新聞,滿足用戶個性化閱讀。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將這種做法定義為“流式閱讀”。時至今日,這種做法已被很多新聞客戶端借鑒。

  另外,新聞客戶端目前採用的UGC(用戶生産內容)、PGC(專業生産內容)、AAC(演算法迎合需求)等不同的運營模式種,UGC和PGC所代表的內容端正在得到廣泛重視。騰訊補貼2億吸引優質自媒體人到企鵝媒體平臺創作;今日頭條召開頭條號創作者大會並力推頭條號;一點資訊推出了“點金計劃”扶持自媒體……可以預計,自媒體平臺的爭奪將進入白熱化。

  而以內容見長的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運營的新聞客戶端,如何在這輪“風口”中重獲新生也令人關注。在傳統媒體新聞客戶端中位列第一的人民日報新聞客戶端,不僅網羅了一大批專業的新聞採編隊伍,保證新聞公信力,還結合自身優勢,推動政府各大部委和地方的政務微博、微信入駐,同時為用戶提供政務服務和各類生活服務。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如何實現業務的聚焦和精簡,而不是繼續豐富。”《中國記者》值班主編陳國權認為,媒體競爭也需要將運營模式極致化,只有聚焦資源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上,保證自身的特色,才能贏得用戶。

  “新聞客戶端要學會‘取長’而不是‘補短’,在業務單元上做減法而不是做加法。”陳國權説。

    微信掃描二維碼,關注新華網

    相關連結
    熱點推薦
    01016012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031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