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有"裏"才有面兒 北京老城區背街小巷三年內將"脫胎換骨"
2017-04-12 07:47:54 來源: 經濟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私搭亂建、開墻打洞……在城市光鮮的高樓大廈背後,一條條背街小巷中,臟亂差等各種各樣的城市管理問題在肆意地滋生、發酵。

  這是對城市精細化管理水準的考量。面對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的挑戰,北京打算使出“繡花功夫”來應對——

  與燈火輝煌彰顯“大都市范兒”的主幹道相比,同樣位于市中心的小街道、弄堂生活氣息濃鬱,卻因臟亂差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難點。衡量一個城市管理精細化程度,“背街小巷”是一把重要的“尺規”。

  老城區如何做到“有裏兒又有面兒”?北京正通過“街長”“巷長”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讓老城區的街巷胡同脫胎換骨,重現歷史風貌。

  “近年來,我們在治理主要道路、主要大街這個‘面子’的基礎上,將背街小巷這個‘裏子’也納入了重點治理內容。”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委員謝國民告訴記者,近幾年北京要用“繡花功夫”整治背街小巷,打造“環境優美、文明有序”的街巷胡同,更好地保護古都風貌,留住北京城市的“魂”。

  核心區首批“街巷長”到崗

  到過北京的人,大多知道位于西城區的什剎海。這片毗鄰北京城中軸線的水域與中南海一脈相連,水面周邊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市規劃建設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在2000年批準的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面積最大的就是什剎海地區。恭王府、宋慶齡故居、郭沫若紀念館、鐘鼓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什剎海地面兒上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隨著遊客的增多,這裏逐漸出現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

  如今,這片記錄著老北京文化與神韻的地區,正成為北京“背街小巷”改造的先行區。4月5日,西城區召開“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動員部署大會”,提出力爭3年內,在所有背街小巷設立“街長”“巷長”,實現“十有十無”的環境治理目標。什剎海街道轄區內的173條背街小巷,都被列入整治提升范圍,並將在今年內分三批完成達標任務。

  每天,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街道辦事處的城建科長原黎波,都要到他負責的定阜街走一趟。從4月5日起,這個負責街道環境整治的“大忙人”有了一個新“身份”——定阜街街長。從定阜街西口,往東至龍頭井街,“這條700米長的街道上有20多家商戶,産權單位較多”。作為街巷長,原黎波對街上情況了如指掌。

  “我們這片兒屬于平房區,什剎海街道文旅商居功能區域疊加,商戶亂貼亂挂店外經營存在問題比較多,這都是我們未來整治的重點。”原黎波告訴記者,在整治提升工作中,私自開墻打洞現象要進行治理,違規牌匾、私裝地鎖都要拆除,還百姓一個比較幹凈整潔的街巷胡同。

  按照什剎海街道的部署,在整治過程中,將建立街道、社區、街巷層面三級自治理事會。街巷長每周召開街巷級的自治理事會會議,解決個性問題;社區對多條街巷的共性問題做工作;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上報到街道,由街道會同相關部門共同解決。

  在西城區首批街巷長上崗之後,北京東城的所有街、巷長也將在今年4月底前到位。未來3年內,東城區將全面完成178條主要大街、1005條背街小巷的環境整治提升。以故宮、南鑼鼓巷、簋街、東四三至八條、隆福寺、王府井等地區為重點,今年北京市東城區將完成124條主要大街的環境提升,兩年內實現178條主要大街的環境提升。

   1 2 下一頁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野外實戰 磨礪“刀鋒”
鬧魚燈 迎元宵
鬧魚燈 迎元宵
01016024000000000000000001110117112079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