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 28 16:45:25
來源:新華網

故事裏的中非情誼

字體:

  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展出的龍須草編織工藝品。新華網發 劉昱攝

  新華網長沙9月28日電(劉揚)一束草,胡曉琴和非洲天涯變咫尺。1988年援非工作中,胡曉琴從湖南省臨武縣雙溪鄉(現為舜峰鎮)大嶺村來到了萬裏之外的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教當地婦女草編技藝。

  “臨武有用龍須草編席子、帽子的傳統,把這些技術教給當地婦女,她們就有了謀生的手藝。”胡曉琴清晰地記得,那時當地很落後,“沒有工廠,商店裏也沒什麼東西買”。

  胡曉琴所參加的援非項目兩年一屆,每屆20名學員。此後四年多,先後有40名學員學成出師。“她們從零基礎,到能獨立編織收納盒、背包、錢包等日常用品,再到能編織商品售賣。”胡曉琴説,看得到的是學員們的成長,感受到的是濃濃的中非情誼。

  2019年,胡曉琴再次來到聖多美和普林西比。讓她欣喜的是,當年的學員靠草編手藝改善了生活,並且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學員。

  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上展出的發制品。新華網發 劉昱攝

  在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內外貿融合館,鄧玫瑰向觀展客商詳細介紹著邵陽市元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發制品。

  “我們公司生産的發簾、假發制品主要銷往南非、尼日利亞。”入行3年多,鄧玫瑰對非洲和中非貿易認識在不斷變化。“以前覺得假發在非洲怎麼會有銷路,後來知道假發是非洲朋友們的裝飾品,聚會、跳舞都會戴。”鄧玫瑰説,現在公司每月向非洲發3-4個貨櫃,約6-8萬套(個)假發(發簾)。

  邵陽市發制品行業協會統計,邵陽現有發制品出口實績企業60余家,産品涵蓋發條、發套、發飾和工藝發等3000多個品種,協會也正在引導企業參與中非經貿合作,打造發制品産業高地。

  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室外機械展區。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對非洲,三一一直有著特殊的感情,因為三一的國際化就是從非洲起步的。”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説,三一的首個出口訂單是2002年銷往摩洛哥的4臺平地機。

  20年間,14230臺三一挖掘機、混凝土泵車、起重機進入非洲大陸。與此同時,梁穩根愈加強烈地感受到中非之間濃濃的兄弟情誼、非洲經濟蓬勃的發展活力、中非經貿廣闊的合作前景。

  一束草、一縷青絲、一批機械……非洲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近四年湘非進出口貿易保持18%以上的增長率、貿易夥伴國達50多個,中國連續12年穩居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中非服務貿易、中國對非投資、基礎設施合作、對非發展援助等領域不斷取得新成果。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071112791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