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5/ 27 20:55:08
來源:新華網

湖北天門農民博物館見證鄉村美麗蝶變

字體:

  5月19日,湖北省天門漁薪農民博物館館長楊存貴在講解水車使用方法。新華社記者 王天宇 攝

  新華社武漢5月27日電(記者樂文婉、王天宇)天光微亮,照料完家門口六分花生、黃瓜田後,湖北省天門市漁薪鎮的農民楊存貴拍拍身上的泥土,便溜達到數百米外的老宅,打開大門迎接遊客。

  “博物館館長”是今年79歲的楊存貴的另外一個身份。9年前,他傾其所有,將自家老宅翻新改建,挂上“天門漁薪農民博物館”的牌匾,開起了一家免費向社會開放的小型博物館。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墻上挂著、空中吊著、地上擺著……200余平方米的宅子裏,楊存貴收藏了上千件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農具與生活用品。其中一間房的墻邊,還立有一排石碑,刻著由他子女們撰寫的長達萬字漁薪農民簡史。

  “很多鄉親們在過去生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現在都不再使用了。這些老物件凝結了前輩們的智慧,更承載著鄉村的發展變化,但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了。它們應該被記錄和保存下來。”談起創立博物館的初衷,楊存貴説。

  2013年前後,隨著周邊村民修繕舊民居、搬進新樓房,越來越多老物件被當作廢棄物扔掉,讓楊存貴堅定了開家農民博物館的想法。他在家門口貼上長期收購老物件的告示,得空時也經常去周邊村子打聽、收購物品。“鄉親們都很支援我,主動把家裏不用的老物件送給我,還有不少廣東、黑龍江、河南的朋友也給我寄過糧票、銀圓等。”

  走進博物館後院,看著琳瑯滿目的農具與生活用品,楊存貴眉飛色舞,逐一介紹起來。

  “這是石磨,用來把大米、小麥、黃豆磨成粉或者是漿。改革開放以後,大家出門就可以買到很便宜的豆腐、豆漿,慢慢就沒什麼人用了。”他説。

  “這是20世紀90年代的人拉犁。雙手握住把手,拖著在田裏走,就可以翻土、松土了。”隨著楊存貴的展示,他手中的老家什吱吱呀呀地響了起來。“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件農具,直到現在我都在用。”楊存貴説,由于他的幾分田分散在不同地方,面積太小,無法使用機器耕作,這些老物件也因此一直在他手中發光發熱。

  5月12日,收割機在湖北省天門市新堰口村收割小麥。(劉銀斌 攝)新華社發

  走出天門漁薪農民博物館,田間地頭處處“新”意濃。距離楊家老宅不遠處的王韓村曾是深度貧困村,于2019年整村脫貧出列。如今,碎土路變成柏油路,連起家家戶戶;一排排小洋樓前,桃樹、銀杏樹隨處可見;成片的農田中麥浪滾滾,收割機、播種機、旋耕機等各式農機來回穿梭。

  在政策支援下,開了半輩子農資店的徐大斌2019年在村裏流轉了500余畝田,開起天門市欣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根據市場行情每年種些不同的糧食和經濟作物。去年,欣豐合作社毛收入超過100萬元,長期在合作社務農的30多位農民每人都多了2萬多元的收入。

  5月19日,已收割的小麥與油菜籽被攤放在湖北省天門市欣豐種植專業合作社庫房裏。新華社記者 樂文婉 攝

  在合作社的庫房裏,除了堆得整整齊齊的化肥與收割好的小麥、油菜籽,記者還看到一輛鏟車、一臺真空預冷機與一個冰庫。“各種農機為我們省了不少事。五六年前,為40畝地耕地、施肥、播種起碼需要一個星期;現在租些機器,8個小時就可以全部搞定。”徐大斌説,今年還準備再多置辦些機器。

  不時置辦新機器的還有楊存貴。去年,他給家裏的兩層小樓添置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兩臺電熱水器和一臺飲水機。“隨時隨地都能喝上潔凈水、用上熱水,太方便了。”

  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名遊客參觀過楊存貴的農民博物館,還有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到此集體參觀。

  “我會一直堅持把博物館開下去,不斷收集更多品類的老物件、新物件,更加全面地記錄農民生活的變化。”楊存貴説。

【糾錯】 【責任編輯:陳劍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40311286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