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11/ 23 09:08:59
來源:半月談

長江大保護,科技撐不住?謹防科研成果與治江需求脫節錯位

字體:

  半月談記者:王賢

  科技力量是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支撐。當前,沿江地區都在加大投入,積極實施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項目,基層對相關科學技術的需求日益強烈。然而,半月談記者調研發現,由于攻關不足、供需錯位、各自為戰等原因,相關技術還存在“幹不了、用不起、打不通、推廣難”等問題。

  科技支撐面臨四大短板

  隨著長江大保護深入推進,基層對科技支撐的短板感受愈加深刻。

  一是技術不過關。“治理黑臭水體,我們主要還是通過工程措施,從外面引水來衝;同時截污控增量,埋設水管將污水引入市政管網。”湖北省黃梅縣委一位負責人説,“聽專家説黑臭水體的污染75%以上是底泥造成的,不把底泥挖走,水體污染就沒法根治,但底泥的處理是一個大難題。”

  據了解,黑臭水體中的底泥往往含有重金屬,當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根治。來自中科院水生所、長江水利委員會、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的多位專家粗略梳理髮現,除底泥處理之外,當前與長江大保護相關的技術難題還有不少,如長江江豚的全人工繁育、長江崩岸的規律、氫能等清潔船舶技術等。

  二是供需錯位大。科研單位和上級部門有時對基層的需求不了解,技術供給的方向和能力與需求存在落差。“如固體廢棄物整治,我們排查了78個單位,查出40多個點位可能有問題,需要進一步鑒定,但全省只有省環科院一家鑒定機構,還是個公益機構,找他們鑒定要排很久的隊。”長江下遊一個地級市的環保幹部説。

  “危險廢棄物迴圈利用後生産出來的産品,是否符合環保要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綜合性的鑒定機構能夠鑒定,且相關的標準很不完善。”中節能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國夫説。

  三是推廣應用難。有的雖然技術上可實現,但成本太高。武漢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彭忠洲説,武漢打造了國內首艘大型全電動遊船“君旅號”,環保、安靜,相比同尺度燃油動力船舶,全年可以節省燃油近百噸,實現零污染、零排放。“但這艘船的成本高達3000萬元,大大高于燃油動力船舶,難以大規模推廣。”

  四是數據碎片化。“數據共用對共抓大保護意義重大,如水電氣的數據可看出高污染企業運作情況,港口、航運企業間的數據可看出船舶運貨的來源、品種、流向等,監管就能事半功倍。”湖北省發改委長江經濟帶處處長常賢波説,但現在大家都守著自己的數據,想著“共用”別人的數據,長江就很難真正“智慧”起來。

長江三峽放流子二代中華鱘

  越來越受重視,成果卻不理想

  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深入推進,與之相關的科學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去年12月15日,湖北省科技廳印發《科技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實施方案》,圍繞長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制定“5個一批”目標。

  但總的來説,當前長江大保護相關科研工作還存在問題意識不強、協同創新不夠、考核評價體係不健全等問題。

  “長江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的不少研究項目,成果主要體現在發表論文、寫總結材料上,並沒有突出圍繞治江重大問題搞科研,效果可想而知。”長江委副總工程師陳桂亞説,長江大保護相關科研經費來源比較單一,面向業務工作和生産實際的項目申請,往往得不到重視。

  與此同時,協同創新不足,各自為戰,未形成技術攻關合力。長江委國際合作與科技局副局長涂敏説,2019年長江委牽頭成立了長江治理與保護科技創新聯盟,三峽集團、中節能環保集團、南京市也成立了類似聯盟。“但聯盟比較松散,缺乏有效抓手,雖然聯合申請了一些項目,但有價值的實際成果不多。”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水生態研究所所長常劍波等人表示,在搞科研的過程中,同行間深入探討學術問題的機會較少,不同學科間的交流更少,學科交叉研究、重大問題協同創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另外,一些涉水、涉漁的保護項目影響因素繁多,考核評價難量化,科研成果缺乏社會感知,幹好幹壞一個樣,滋長了學術界浮躁氣氛。受訪專家和幹部表示,一些示范科研項目往往就是找一些圈內專家開個會、評審一下,厚厚的項目資料評審專家可能看都沒看。相關單位每年都要花不少錢到長江增殖放流,但效果到底怎麼樣,缺乏權威的第三方評估。

  以大科創大數據助力大保護

  受訪人士認為,科技助力長江大保護大有可為,應綜合施策激活各方科創資源,以大科創、大數據助推長江大保護。

長江江豚在水中嬉戲

  ——加強長江大保護科研平臺和科創基礎設施建設,係統開展相關研究工作。長江委總工程師仲志余建議,在“十四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設立與長江大保護相關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以長江大保護與水安全瓶頸問題為導向,圍繞提升流域水災害防治能力、水資源保障水準、水生態環境健康狀況、水治理現代化程度,構建“四位一體”的長江大保護與水安全保障體係。建設長江治理與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係統布局生態環境敏感區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體係,依托高水準科研平臺開展科技創新。

  ——加強協同創新,合力攻關重大技術難題;打通使用各方面數據,建立統一的長江大保護數據共用平臺。專家建議,以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駐點跟蹤研究工作為基礎,梳理出亟待破解的長江大保護重大技術難題庫,組織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專家合力攻關;銜接好環境治理需求和能力供給,提供更多供需對路的科技服務和産品;進一步整合數字長江概念,下大氣力打通各相關部門、各省市有關長江大保護的數據平臺,以大數據、大合作為大保護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健全考核評價體係,鼓勵各地大膽運用先進技術和最新成果。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任憲友認為,做好長江大保護科研項目的效果評價,對開展科技創新至關重要。要著力培育一批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機構,把好的創新成果篩選出來,及時示范、推廣應用,通過大規模應用降本增效,形成良性迴圈。

  來源:《半月談》2021年第21期 原標題:《長江大保護,科技撐不住?謹防科研成果與治江需求脫節錯位》

【糾錯】 【責任編輯:劉曉麗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