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 19 11:16:12
來源:新華網

煙農增收更上臺階——貴州黔西南秋日走筆

字體:

  新華網貴陽9月19日電(盧志佳 周遠鋼)綠色防控技術迭代更新,煙農增收更上臺階,産業綜合體蓄勢待發……採烤季節走煙區,總能輕易察覺到農業現代化轉型的新氣象。

航拍興仁灣水井村烤煙基地(9月7日攝)。新華網 周遠鋼 攝

  穩住“壓艙石”,發動“新引擎”。近年來,貴州煙草商業以高品質發展為統攬,全力鞏固煙葉基礎,推動現代煙草産業提質增效,同時,煙草行業還將自身資金、技術、組織優勢向煙區深度賦能,為煙區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烤煙田裏的“新鮮事兒”

  烤煙是貴州傳統優勢農業産業,雖為“傳統”産業,但在農業科技賦能下,當下的烤煙在種植方式、組織形式等各環節都在發生深刻變化。細看之下,烤煙田裏有不少“新鮮事兒”。今年的烤煙種植季,黔西南州興仁市的各個煙區,時常能看到一臺6軸的無人機在煙田裏盤旋。它並不是在噴灑農藥,更不是在航拍,而是在往煙田裏投放益蝽——一種可以防治煙青蟲和斜紋夜蛾的天敵昆蟲。

煙農利用無人機投放益蝽。新華網發(受訪者供圖)

  在興仁市雨樟煙葉站五裏杠育苗工場內,坐落著黔西南州綠色防控天敵繁育基地,這些無人機投放的益蝽就從這個繁育中心被源源不斷“生産”出來。目前,通過益蝽、蠋蝽、蚜繭蜂等天敵防治烤煙害蟲的技術,由于其生態性突出已被煙草行業認可,但要做到大范圍推廣,必須要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繁殖足夠數量的蠋蝽。黔西南州綠色防控天敵繁育基地就承擔了這樣的任務。

  “我們研發了恒溫、恒濕、恒光的模擬人工氣候室,為大規模繁殖天敵昆蟲創造了足夠空間條件,另外,我們也改變了原來益蝽‘一夫一妻’的配對方式,採取大量混養自由配對的方式,大大縮減了養殖成本。”興仁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益蝽項目負責人孫智榮介紹,今年繁育基地完成益蝽投放180萬頭,覆蓋煙田3萬余畝,益蝽全部無償提供給煙農,煙農只需承擔每畝9元的投放費用。

  “未來隨著繁育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我們還會面向蔬菜、水果等大農業投放天敵昆蟲,讓農業生産更綠色。”孫智榮説。除了以蟲治蟲、無人機放蟲,“烤煙地裏種蔬菜”也算一件“新鮮事兒”。

  今年,黔西南州安龍縣金葉烤煙合作社利用閒置的烤煙育苗大棚接茬集中培育蔬菜苗,採取“公司+合作社+煙農”模式,以統一提供種苗、統一種植技術指導、保底收購的方式,在錢相、普坪、棲鳳等鎮(街道)示范輪種花菜1700畝。合作社無償提供菜苗給煙農,煙農可在每棵煙桿下種兩株菜苗,每畝可種2000株。記者在當地的煙田裏看到,烤煙採收後,煙竿仍留在田裏,一株株煙竿之間,都被種上了花菜苗,一棵棵綠油油長勢喜人。

煙竿間種植的花菜苗(9月7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在田間的機耕道上,煙農王益雙數起了“煙+菜”的好處:“在煙葉採收快要結束的時候下種,一個是不用重新起壟,另外花菜還能吸收煙地的余肥,病蟲害也較少,長得特別好。現在花菜苗種下去,差不多3個月後就可以採收花菜了。”2020年,王益雙種植烤煙近200畝,通過接茬種花菜,實現增收30余萬元,用他自己的話來説,“去年搞到事了”。據悉,安龍縣發揮烤煙産業優勢帶動多元産業融合發展,通過採取生産接茬、輪作和設施共用等手段,探索“烤煙+N”産業設計組合,組織技術力量搞好全程服務,積極尋找穩定的市場訂單,在全縣的連片煙地壩區示范推廣種植1萬畝。

  “這些年煙草做的很多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一句話總結就是‘千方百計幫農民增收’,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産業。”黔西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高貴説。

  産業鏈上的致富能人

  9月,黔西南的各個煙區都是一派忙碌景象,到處可見煙農們採煙、運煙、烤煙的勞動場面。安龍縣錢相街道三道墻村的集中烘烤點內,煙農劉承業一會兒看看工人給煙葉編桿,一會兒查看剛烤好的煙葉品質,十分細心地照看著他的十幾炕煙。劉承業從2009年開始種植烤煙,從當年的40畝到今年的175畝,劉承業做了12年的烤煙種植大戶。這12年,他見證了烤煙産業從田間地頭到烘烤收購的巨大變化。

9月7日,劉承業開車將煙葉運到集群烤房。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以前烤煙種植相對分散,機械化程度不高,各個環節也沒有專業化分工,當年我種40畝,種植、烘烤都要親自幹,累得不得了。”劉承業説,如今,煙區的路更寬更平了,起壟打窩都用機器了。尤其是各個煙區組建的集育苗、機耕、植保、烘烤、分級等多個環節為一體的專業服務隊,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服務,對煙農來説,種煙已經從體力勞動變成腦力勞動了。

  “我現在可以算是‘甩手掌櫃’了,基本上不用親自動手幹活,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安排工人,如何調配資金,現在農村勞動力緊缺,這些事情也很頭疼。”更集中、更專業、機械化程度更高,在劉承業看來,這是烤煙産業乃至整個農業産業發展的方向。

  和烤煙産業一起變化的,是劉承業家的“錢袋子”。2019年純收入26萬元,2020年純收入36萬元,今年預計突破40萬元,“錢袋子”越來越鼓。“現在家裏在縣城有一套房,在興義市還有一套房和幾個門面,我和老婆一人一輛小汽車,為了運輸烤煙、農資還買了兩輛貨車。”劉承業説,都是“金葉子”換來的這些家當。

  記者發現,隨著烤煙産業專業化服務不斷推進,部分煙區還誕生了技術型的“農業産業工人”。興仁市雨樟鎮上壩田村村民袁超就是當地的“職業烘烤師”。30歲出頭的袁超有闖勁、有責任心,學習能力強,這幾年,他和當地的煙農合作社簽訂協議,“承包”了上壩田村集群烤房,當起了職業烘烤師。

  烘烤師袁超在檢查剛烤好的煙葉(9月8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經過袁超烘烤的煙葉成色好、品質優。煙農們也願意將煙葉交給袁超烘烤,不僅省心省力,烤煙品質還有保障。今年袁超負責了當地22戶煙農、1600擔煙葉的烘烤。近年來,煙草行業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烤房,這讓袁超的工作強度減輕不少。

  “現在的烤房都使用生物質顆粒燃料,機器可以自動添加燃料,烤房溫度控制也更精準,烘烤師的工作比以往輕松多了。”為能更好地管理烤房,袁超還以每月5000元的工資請了一名輔助烘烤師來幫忙。每天到烘烤點逐間烤房查看煙葉狀態、設備是否正常、生物質顆粒燃料是否充足、指導煙農編煙上炕……這是袁超作為烘烤師的日常。工作雖比原來輕松,但是心頭依然“壓力山大”。

  “這麼多煙農信任我,把煙拿給我烤,我要是烤壞了、烤差了,對不起他們的信任,也影響他們的收入。”袁超説。袁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一炕煙烘幹後約有450公斤,每公斤收取3元的烘烤費用,每炕煙收益約1350元,除去燃料、人工成本,算下來30間烤房不到3個月能有3萬多元利潤,“相當于每月收入1萬多”。

  除了是優秀的烘烤師,袁超同時也是烤煙種植戶,年景正常的情況下,家裏的40畝烤煙每年能有10余萬元收入。種煙、烤煙讓袁超的生活變得有底氣。如今,袁超父母60多歲,孩子剛出生不久,對于未來,袁超充滿信心,“我要把烤煙繼續種下去”。

  鄉村振興的“煙草力量”

  9月的黔西南秋高氣爽,魯皂水庫清澈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雲。一泓碧水,為這片土地解渴的同時,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希望。魯皂水庫位于興仁市城南街道,是當地農村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重點水源之一。近10年來,煙草行業在貴州投入34.4億元,支援建設了40個水源工程,魯皂水庫即是其中之一。

無人機航拍的魯皂水庫及下遊農田(9月8日攝)。新華網 周遠鋼 攝

  興仁市所處的黔西南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當地曾飽受工程性缺水之痛。魯皂水庫的前身魯皂河是北盤江的一條二級支流,不大的流量勉強支撐著數萬群眾的生産生活用水需求。

  “以前一到枯水期,我們都要趁有水的時候把家裏幾百斤的水缸灌滿水,因為隨時都有可能要停水。”鷓鴣園村村民岑建華還清楚記得當年用水的窘迫。由于缺水,鷓鴣園村村裏的水稻收成一直不太好。“田裏保不住水,一畝水稻産量最多只有700多斤,跟現在差500斤左右。”村民韋開秀説。

  2013年3月,魯皂水庫被列為國家煙草水源工程援建項目。魯皂水庫總投資1.95億元,其中,煙草行業援建資金1.33余億元,其余由當地政府出資。魯皂水庫的建成投用,不僅解決了群眾吃水難的問題,還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了“産業活水”。韋開秀告訴記者,現在不缺水了,村裏發展起了生姜産業和水産養殖,下遊的村裏還發展了獼猴桃、薏仁米産業,村民們都可以去這些産業基地務工,“水有了,日子就會好起來。”為推動鄉村振興,貴州煙草行業“援水”又“援智”。

  今年初,黔西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安排董賢作為鄉村振興的“衝鋒軍”,來到了安龍縣灣水井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灣水井村一直以烤煙為主導産業,除了強化烤煙産業助農增收“壓艙石”作用,董賢一來到灣水井村,就和村支兩委探索“烤煙+N”的産業發展模式,拓寬農民收入渠道。

一位煙農正在編煙上炕(9月7日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今年,除了烤煙産業之外,灣水井還種植了生姜130畝、高粱360畝、辣椒180畝、白芨382畝,除去市場浮動較大的白芨,增收産值預計能達到420萬元,提供長期就業崗位40個左右。

  “我們以前説要緊緊抓住煙草産業,現在更要緊緊抓住董賢書記。”在灣水井村支書石正富看來,董賢既懂煙草政策又知煙農實情,既熟悉管理工作又掌握農業技術,他的到來,為灣水井村集體注入新鮮血液和活力,“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董書記能推動煙草行業在我們村建設煙葉産業綜合體試點”。

  石正富口中的煙葉産業綜合體,是當前煙草行業正在試點建設的“糧煙協調、産業配套、多元融合”的産業融合發展新模式。通過在煙區完善設施、配套産業、科技創新、培育先進生産方式,綜合體將打造以煙為主,融合特色種養殖業、加工業等配套産業的多元産業體係。目前,貴州煙草行業已在全省推進22個煙葉産業綜合體試點工作。一幅“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美”的鄉村振興畫卷已徐徐展開。

【糾錯】 【責任編輯:謝素香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8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