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9/ 20 10:41:33
來源:金羊網

竹扎燈籠“樹”中秋 試與天上月爭輝

字體:

  羊城晚報記者尋訪手工扎作燈籠20載的廣州匠人陸燕紅,回味那份傳統中秋味

  天上明月皎如鏡,人間燃燈助月色。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各家用竹條扎燈籠,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及鳥獸、魚蟲並各種“慶賀中秋”字樣,中秋之晚,燃燭于內,用繩係于竹竿,高豎于瓦檐或天臺之上,燭光燦爛,欲與明月爭輝。

  光陰荏苒,暮去朝來。如今,在廣州仍有中秋玩燈之樂事,但竹扎燈籠卻難覓。日前,羊城晚報記者找到手工扎作燈籠20載的匠人陸燕紅,回味那份傳統中秋味。

  學藝:

  5年方出師,堅持20載

  一塊沾了各色顏料的白布鋪在大腿上,燈籠的竹架夾在雙膝間,陸燕紅低頭、弓著上半身,雙手用巧勁將堅韌的竹條扭彎、綁好……每天接送完孫子上下學,陸燕紅就會在位于海珠區的家中扎燈籠。一個個扎好的燈籠吊挂在不大的客廳天花板上,從陽臺漫入的光線,將“批皮橙”“壽桃”“蓮花”“小熊”“玉兔”等五彩繽紛的燈籠映得生輝。

  陸燕紅師從彩扎匠人關根。據陸燕紅介紹,關根扎作醒獅、花燈80余年,經營一家“柏記”扎作店,自己是在退休後給關根打下手,慢慢學會的手藝。“當時我們是鄰居,他看著我長大,我看著他扎作。我退休後,他説,你可以來幫幫我,我就過去了。”陸燕紅坦言,一開始學習扎作,是因為看到師傅老了依舊手腳麻利、耳聰目明,感覺這手藝養人,後來做著做著自己就喜歡上了,一直堅持了20多年。

  然而燈籠扎作並不簡單,陸燕紅足足學了5年左右,關根才放心讓她獨立交貨給客戶。“他很嚴格,擔心我手藝不到家就給客戶做燈籠,別人一點燈看見瑕疵,不好。”

  扎作:

  選料有講究,步驟略繁瑣

  如今,陸燕紅依舊用著師傅傳下來的刮刀、尺規、剪刀等工具扎作燈籠。“首先是開篾,要選冬至前砍下的茶桿竹,竹節疏好造型。”陸燕紅一邊舉起刮刀削竹,一邊向記者介紹。只見在她巧手之下,一分鐘不到,不及小拇指粗的竹篾便成型,摸起來光滑不扎手。

  緊接著,她用尺規量好竹篾長度,將竹篾彎成三個相連且大小幾乎一樣的圓環,並將竹圓交叉用紗紙固定成球狀。固定後,再制作一個六邊形竹架,置于球體內,使整個球體按壓不變形。

  “造型”完成後,便到“鋪布”。陸燕紅在竹架邊上糊上糨糊,按照大小裁出布料,粘貼上去。“鋪布的時候,一要注意扯直,不然等糨糊幹了,那燈籠就軟趴趴的;二要注意每次都做對角面,因為每一面都需要時間風幹,如果做相鄰面,就會影響剛做好的那一面的效果。”待各面風幹後,再畫圖、描邊、點綴即可。一個最簡單的竹扎燈籠也需要2天時間才能完成。

  改變:

  創新不停歇,傳承有新招

  陸燕紅表示,過去竹扎燈籠用的是紗紙,現在為了更耐用,她改良成布、絹等。“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到中大紡織商圈逛逛,看有什麼新的材料適合做燈籠。”記者看到,陸燕紅制作完成的燈籠,還有的用上了蕾絲、毛邊。

  除了原料,陸燕紅還在樣式上作改進。比如通過陪孫子逛玩具店、看電視等獲得靈感,做一些新的動漫形象;比如在燈籠裏加入彈簧、發聲器,使其可以搖晃、唱歌等等。“傳承,就是將老一輩的手藝保留下來,同時適當地添加新的東西,去適應時代。”陸燕紅説道。

  雖然陸燕紅沒有收徒,但她並不是很擔心未來的傳承問題。“疫情前我每周都去廣州市第三十三中學教竹扎燈籠,平時也會參加非遺活動。現在是電子化時代,有大學生團隊幫我將整個扎作流程都拍下來了,還做成隨身碟。”

  如今,年過七旬的陸燕紅堅持每天扎作燈籠,“做完中秋的開始準備元宵的,做完元宵的開始準備中秋的,一年到頭都有得做,熟客要來買的。”陸燕紅説,她要像師傅一樣,一直做到做不動為止。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秋明

【糾錯】 【責任編輯:李俊豪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68112788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