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24 14:58:34
來源:新華網

聚焦高品質發展丨如何做好生態養殖産業:端科技的碗 吃全産業鏈的飯

字體:

  新華網福州5月24日電(程立葳 劉豐 蔣巧玲)2020年底,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馬科技)在漳州詔安縣創建第一個鰻魚生態養殖基地。今年1月,該基地獲評“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兩年多來,天馬科技在福建、江西、廣東等8個省份布局鰻魚産業集群,其位于福州福清市的天馬科技集團現代農業(鰻魚)産業園區于上個月被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

  天馬科技是來自民營經濟大省福建的一家民營上市公司,這是該集團近兩年多來眾多亮眼“成績單”中的部分“科目”。

  這家發軔于草根的企業,最初只是一家從事水産飼料生産的工廠,憑借堅持不懈的科技創新,完成了從産業鏈低端向“科研→種苗→飼料→養殖→食品深加工→餐飲→文旅”完整産業鏈的逆襲,憑借“一條鰻魚”走出了一二三産融合之路。

  該公司剛剛發布的2022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08億元,同比增長29.3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55.2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6億元,同比增長57.09%。

  一條鰻魚的“菜籃子”問題

  每天下午4點,在天馬科技旗下的福清星馬•福清鑫魚智能化綠色生態迴圈水養殖基地,經過精準計算的飼料被準時投喂到養殖池,成千上萬條全身透明如玻璃的小鰻魚,便爭先恐後地“開飯”了。

  這裏投喂的飼料,是天馬科技自主研發的玻璃鰻配合飼料“益多美”。天馬科技與鰻魚産業的結緣,其實始于20年前一場鰻魚界的“糧食安全”之戰。

  2002年,天馬科技的前身“福清市天馬水産飼料有限公司”成立。彼時,中國鰻魚養殖與出口正處在發展期,而鰻魚養殖所需的大量特種飼料,卻面臨著“卡脖子”問題。

  鰻魚的生活習性十分特別,是人工養殖中唯一需要通過捕撈獲得野生魚苗的魚種。鰻從卵孵化後會經過五個階段的變化,分別是柳葉鰻期、玻璃鰻期、鰻線期、黃鰻期及銀鰻期。人們從海裏捕撈到的鰻魚苗已經生長到了第二階段——全身透明,被稱之為玻璃鰻。

  為解決鰻魚規模化養殖問題,國外企業研發了玻璃鰻配合飼料。

  “國外掌握這項技術的企業,對技術嚴格保密,國內的鰻魚養殖場過去只能從國外進口玻璃鰻飼料。”天馬科技高管張蕉霖説,“當時進口飼料價格折合人民幣約30萬元/噸,導致國內鰻魚的養殖成本很高。”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天馬科技請來了由中科院院士、著名魚類專家、營養飼料專家等組成的科研團隊投入技術攻關,終于在2008年,成功研發出玻璃鰻配合飼料“益多美”,打破了國外長期的技術壟斷。

  “有了自主研發的飼料,國內的養鰻成本終于降下來了,國産鰻魚有了市場競爭力。”張蕉霖説。

  不僅如此,該飼料還出口印尼等國家,打破了我國鰻苗飼料在國際上“只進不出”的局面。

  無心插柳:得人才者得産業鏈

  科技創新的成功,讓天馬科技嘗到了甜頭,也帶動國內鰻魚養殖業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階段。

  天馬科技不僅賣飼料,還承擔起了養殖戶的全程指導工作。“從幫忙找養殖場地、建養殖池,到傳授養殖技術,再到幫忙對接銷售渠道……很多時候客戶付完錢,剩下的都是我們幫他辦。”張蕉霖説。

  這樣的“大包大攬”給天馬科技帶來了一個意外收獲——人才。

  實踐是培養人才最好的土壤。要解決養殖戶們的種種問題,自己就得躬身入局,從種苗、飼料、養殖技術、病害防治、銷售渠道、出口貿易等方方面面為養殖戶們提供幫助。天馬科技由此培養和積累了一批“鰻魚專家”,為其開啟全産業鏈布局奠定了人才基礎。

  原本只為擴大飼料市場佔有率而採取的服務措施,無意間為天馬科技打開了一扇通向更加廣闊天地的大門。

  2017年,天馬科技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隨後開始多元化布局,並圍繞特種水産、畜牧産品上下遊布局食品全産業鏈。除了自身多年培養沉淀的大量專門人才之外,他們還大力引進專家團隊,完善科研、管理、市場、標準制訂等方面的人才結構,為高起點的全産業鏈發展奠定高水準人才基礎。

  養好一條鰻魚的“綠”科技和“智”科技

  2019年開始,天馬科技在全國范圍內選址新建養殖基地、收購養殖場,以高標準、嚴要求,推動鰻魚養殖綠色生態智慧之路。

  鰻魚“住”進環境可控的工廠化智慧化養殖基地。新華網發(天馬科技集團供圖)

  2020年11月,天馬科技第一個鰻魚生態養殖基地在漳州詔安落成並投苗。基地採用的是自主創新研發的“種養一體化”模式,打造生態內外雙迴圈水係統,利用“養殖尾水+荷花+魚+貝類+種植業”的共生係統優勢,保護生態環境平衡;該基地還採用智慧漁業管理平臺,通過數字化技術精細化管理鰻魚養殖全過程,打造鰻魚食材安全可溯源體係,實現鰻魚全産業鏈可追溯、養殖成本可控制、養殖效益可預期的智慧化生産方式。

  2023年1月,該基地獲評“國家級水産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除此之外,天馬科技在福建、江西、廣東等8個省份布局鰻魚産業集群,福建白鴿山萬畝産業基地、廣東海宴萬畝産業基地和江西武寧産業基地等項目連續投産,鰻鱺智能化綠色生態養殖取得實質性進展。

  2023年4月,天馬科技集團現代農業(鰻魚)産業園區被列入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創建名單。這個正在建設中的産業園佔地300萬平方米,集産業研發、種苗繁育、智慧數字中心、産業培訓等功能為一體,是目前國內最大、全球領先的現代化鰻魚産業園區。建成後,年産量預計將達3萬噸,還將配套建設鰻鱺主題公園、鰻魚博物館、鰻魚小吃一條街等餐飲、文旅設施,打通養殖—餐飲—文旅産業鏈。

  工人將收成的鰻魚倒入貨車,運往各地。新華網發(天馬科技集團供圖)

  預制菜“熟”了:烤鰻端上國人餐桌

  肉質細膩肥厚、外皮烤得金黃酥嫩的鰻魚,淋上香濃的醬汁後,放在熱氣騰騰的米飯上,再佐以開胃小菜。這是日式料理店裏常見的招牌菜式。但現在,很多人在家裏也能自己制作——用天馬科技生産的烤鰻預制菜。

  預制菜是當下國內食品行業的一個“風口”。但是,在天馬科技進入預制菜産業的2019年,它還是個新生事物。

  當時,正是天馬科技在鰻魚養殖領域大展拳腳之時。也正是在這一年,天馬科技先後收購江西西龍食品、福清福榮食品公司,創立了烤鰻品牌“鰻鱺堂”。借“一帶一路”的東風,他們很快將烤鰻産品銷往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鰻鱺堂蒲燒烤鰻暢銷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新華網發(天馬科技集團供圖)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他們的陣腳。當時國內養殖的鰻魚超七成外銷,疫情發生後國外市場急速萎縮。為了應對疫情“大考”,開拓國內市場成了突圍之路,預制菜則成為突圍的“急先鋒”。

  入駐電商平臺、與頭部MCN機構合作、進商超進餐飲連鎖、開展社區團購……天馬科技線上上線下創新行銷模式,深挖國內市場。

  張蕉霖回憶,2020年上半年,國內500克以上規格的活鰻售價3萬多元/噸,而養殖成本卻達到5萬多元;但到下半年,搭上預制菜熱銷的東風,售價漲到了8萬元/噸。“有內需拉動,下半年魚價一下子就上來了。我們開始認識到,內需很關鍵。”

  疫情之後,隨著餐飲行業的復蘇,國內市場預制菜需求量更是呈“井噴”之勢。“現在國産鰻魚內銷佔比已達45%左右,越來越多國産鰻魚遊向了中國人的餐桌。”張蕉霖介紹。

  聚力海洋經濟 走“專精特”高品質發展之路

  “接下來我們養的魚可能會越來越多,這麼多魚,肯定要往自己的烤鰻廠走。”張蕉霖介紹,為擴大産能,天馬科技正在建設一個目前國內最大的烤鰻生産線,“未來,這個工廠還將對客戶、市民遊客開放,訪客通過工廠裏的玻璃觀光棧道,可以看到整個生産加工過程。”

  在強大的科研實力支撐下,天馬科技的技術團隊攻克了多項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截至2022年底,共擁有專利75項。

  如今的天馬科技集團,已經是國內特種水産配合飼料品種最為齊全的企業之一。其中核心産品鰻鱺配合飼料近年來銷量穩居全球第一位,在國際市場上也佔據優勢地位;鮑魚、大黃魚、石斑魚、鱘魚等多種飼料産品在國內特種水産配合飼料市場銷售中位居前列。

  天馬科技提出的“十條魚”計劃,爭取中短期將鰻魚、石斑魚、大黃魚、加州鱸魚、龜鱉、種苗、河豚、鱖魚、鮑魚、海參十個品種的特水料細分産品産銷量做到全國第一,長期成為特水料行業全球最大供應商。

  公開數據顯示,2022 年天馬科技特種水産飼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約19.48億元,同比增長 26.67%,居行業前列。

  即將進入産銷兩旺季節,飼料車間在持續作業中。新華網發(天馬科技集團供圖)

  “當前,天馬科技集團持續聚焦特種水産業、畜牧業、一二三産業、海洋食品和海洋種業五大主業發展,正在打造世界級全産業鏈食品供應鏈平臺。”天馬科技集團董事長陳慶堂表示。

  “中國鰻業正邁入整合重組階段,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更為復雜。而隨著內銷市場不斷擴大,鰻苗資源影響,中國鰻業要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必須促進國內外市場多元化、內外銷標準統一。”陳慶堂表示,未來,天馬科技將把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引進現代農業,通過全産業鏈打造、智慧農業發力、聯農帶農等措施,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走海洋經濟“專精特”高品質發展之路。

【糾錯】 【責任編輯:連雨欣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2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