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旗袍的一件設計作品
“旗袍”理念與3D打印技術相結合的“先鋒”作品
2017年3月10日下午,北京服裝學院。
T&上的模特展示着李迎軍設計的作品:藍黑白灰的色彩下,是一件件充滿都市風的現代服裝。但仔細品味,卻又能感受到些許傳統的味道,例如那模糊圖案的緙絲,又或者一條仿佛大襟的斜道兒……
作為北京服裝學院第一批“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搶救傳承與設計創新博士項目”的畢業生,這位清華美院副教授的畢業設計作品裏沒有一件旗袍,但這場“朝花夕拾”的作品展説明裏卻提到“以20世紀20、30年代旗袍的造型結構、工藝手法、審美特徵、文化內涵為核心,回歸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思考序列……”
“我並不是要展示旗袍更不是把傳統文化僅僅當作一個元素或者符號,而是旗袍背後的設計理念和文化精神,那才是我們需要繼承的傳統。”日前,李迎軍在接受採訪時説。
顯的符號 隱的結構
第一個模特走在了T&上:身着一件大衣,大衣由下往上,是深藍至淡藍色的遠山圖案,層巒疊嶂,頗有傳統中國山水畫的意味。
“看上去中國傳統感很強?”李迎軍接着説,“但這並不是我想要的。它的審美還是西方的。”
李迎軍説這件大衣裏,遠山的圖案是作為一個純粹的傳統符號存在的,可是這件大衣的整體結構,製作工藝都是西方的,“例如袖子和軀幹部分都是拼接的,包括肩膀位置的處理……”
“現在太多人把傳統的東西當作一種符號或者元素,一件衣服上弄一個臉譜,或者來一些盤扣,又或者弄個對襟,好像那就是中式了或者傳統了,其實那些只是表面功夫。”李迎軍説。
他拿出了一張紙,對折了一下,撕出一件小衣服的樣子,“其實二三十年代的民國旗袍基本的製作理念就是用一塊整布完成,不做分塊組接。這塊布隨着人的體型來剪裁。”
“布隨人走,自然、貼身、展示人體型的優點,掩蓋缺點,可是布不多増一分。”李迎軍不自覺地擺弄着那張紙,一家咖啡廳的結賬小票。
旗袍收集者
從事服裝設計研究的李迎軍從六七年前開始收集民國旗袍。“以前潘家園就有賣老旗袍的,還有網上也有賣的。”由於目的在於學術研究,李迎軍並沒有過多考慮這些旗袍的升值潛力,“當時買的,有一兩百元的,也不分什麼料子之類。”
為了了解旗袍的技藝,他在北京、上海、蘇州、杭州一帶,尋訪老旗袍的手藝人。而他第一個尋訪的,只是北京的一位普通的社區老裁縫,那是他同事的親戚。
“這位老人就是會做那種最簡單的民國旗袍,他不算是專門的手藝人。她跟我説了一些特別原始的技藝手法以及道理,我順着她所説的再去研究。”李迎軍説他的起步研究就是“多問為什麼”,一位老師傅不明白就再去尋找下一位。
儘管北京旗袍傳統技藝已經被列入了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不過在李迎軍看來,南方,尤其是上海、江浙一帶,民國傳統旗袍技藝則另有一派天地,特別是上海龍鳳旗袍製作技藝列入了國家級“非遺”。“大家可能會覺得《花樣年華》裏張曼玉穿的那種旗袍就是那時上海、南京流行的老旗袍,其實那都是現代改良的,帶有西方審美的改造。”
“也是拼接嗎?”我問。
“不光是拼接的問題,待會我會告訴你的。”李迎軍賣了個關子。
牛仔褲 尖皮鞋 T恤衫
模特們繼續着他們的“旗袍”之旅,只是T&上,他們穿的卻是T恤、藍色牛仔褲、休閒褲、黑色尖頭皮鞋……
“這是旗袍?”我問。
“當然不是。”李迎軍説,“但他們卻才是我要展現的,他們的設計理念全部來自旗袍。”李迎軍説在他的這些作品裏,衣服的主體部分,包括領子和袖子,全部都是一塊布完成的,所有的細節設計全部都建立在這個整體的一塊布基礎上。
“這個設計思路以及製作的工藝體現的是中國語境。”李迎軍説。
“那你為什麼不直接設計成旗袍、長袍、馬褂或者唐裝呢?”我問。
“這些衣服是給現代人穿的。”李迎軍説得斬釘截鐵,“作為這個時代的設計師,肯定要想到現代性。”
“我是在做衣服,不是在玩COSPLAY。”李迎軍對那些被穿上大街的漢服、倣古大褂、長袍不屑一顧。
事實上,這些充滿現代時尚感的衣服,仔細品味會發現,衣服和褲子的顏色搭配帶有國畫裏“墨分五彩”的味道,同時借助黑白灰的層次,體現了中國畫“散點透視”,由近及遠的意境……一件襯衫的斜線,仿佛傳統服裝裏的大襟,一件扎腰帶的白色開衫,又給予人一種“孤舟蓑笠翁”的韻味,至於一件白色長袖線衣上織出來的紋路,予人以“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情懷……
融合“非遺”
在這些設計作品裏,零星的也會看到一些小的圖案,例如一塊抽象化的“洛神賦圖”的局部,或者一隻敦煌壁畫裏的九色鹿……這些有的用潮繡技術,有的用蜀繡,有的用苗繡,有的用緙絲……
“我並不想直接把那些作品複製成織品,而是把它們抽離、模糊後再選擇適當的技術進行製作。”李迎軍説清華美院曾經開設“非遺”技術方面的培訓班,所以他對傳統的織繡技術比較熟悉,和很多“非遺”傳承者有合作。
“他們總想讓我幫他們設計旅游紀念品,這樣比較有市場。”但是,李迎軍看到了更深層的合作,“我卻希望能夠給他們提供新的設計思路和産品思路,同時他們的技術也能用在我的作品裏。這種合作比簡單的製作旅游紀念品要複雜,但更有持續性。”
“旗袍”下的女性
終於有一位女模特上場了。她所穿衣服的款式最接近於人們所看到的旗袍樣子,但與當下旗袍不一樣的地方在於。
李迎軍説經他的研究,二三十年代的民國旗袍並不是像現在的旗袍或者改良旗袍,為了女子的身型而緊上加緊,尤其突出女子胸部。
李迎軍説他並不是要褒貶兩種審美意識,只是想在當下這種突進、浮躁以及過於追求慾望之美的大眾審美環境裏,展示一種內斂的、自然的審美表達。
“民國傳統旗袍講究的是‘貼身不貼肉’,服裝造型必須是人穿出來的,以人為本。”李迎軍説,“這不僅是穿衣的態度,也是生活的態度吧。”
文/實習記者 郭懷毅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BBC也看《人民的名義》,還説是中國的《紙牌屋》
2017-04-09 10:11:30
-
微信代購亂象:"朋友"不一定靠譜
2017-04-09 10:11:30
-
有你嗎?事業單位職工生活將發生大變化
2017-04-09 09:18:56
-
【必看】住房、工資、教育……本週這些消息與你有關!
2017-04-09 08:45:18
-
單車之後,你願意共享住房嗎?
2017-04-09 0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