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對“注冊容易注銷難”也應依法懲治
2018-01-06 10:50:41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保障用戶賬號注銷權,重在解決“不讓注銷怎麼辦”。

  前不久,網絡平臺、手機APP“注冊容易注銷難”的現象引發廣泛關注。針對有網民在中國政府網上留言反映該問題,國家工信部日前回應,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資訊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在用戶終止使用服務後,為用戶提供注銷網絡賬號的服務。

  不是“可以”也不是“盡量”,而是“應當”。工信部在賬戶注銷問題上斬釘截鐵表態,無疑直接回應了輿論關切。

  現實中,跟網站、APP“結緣”容易“分手”難問題很普遍。今年10月,有記者親自測試12個最常見互聯網應用的注銷流程,發現7個應用均無注銷選項,即便有也程式繁瑣。

  乍看起來,這無非是留下幾個廢置不用的賬號。但在數字資産和資訊權利越來越重要的背景下,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受關注:畢竟,網絡賬戶注銷難,不僅意味著《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的自由選擇權被侵犯,更讓個人資訊處于被“非法持有”狀態。而用戶在互聯網上的“痕跡”無法消除,也會增加用戶隱私被泄露的風險。

  從現行法規看,對注銷難其實不缺禁令。《網絡安全法》明確,對該行為,個人“有權要求網絡運營者予以更正”,網絡運營者應當“採取措施予以刪除或者更正”。而《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資訊保護規定》也規定,運營者有“停止對用戶個人資訊的收集和使用,並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義務。

  那為什麼很多平臺寧肯違法,也不肯放開注銷權?原因就在于,資訊亦“金礦”。對網絡平臺、APP們來講,互聯網應用的用戶數量,影響著UV(訪客)統計和估值,也是風險投資、流量變現的重要參考。放開注銷權等于用戶流失風險,故寧願被詬病也要攥著用戶數據權不放。

  如今面對民眾疾呼,工信部公開表態,重申了常識:對網絡平臺和APP而言,保障用戶注銷權不是“開恩”,而是義務;不是自選項,而是統一要求。在此問題上,平臺們沒有回旋余地,只有守法空間。

  但在很多平臺已“裝睡”已久的情形下,公開喊話、敲響警鐘之外,也有必要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並循著“違法必究”的原則進行主動查證打擊。

  從現行法律看,對于拒絕賬戶注銷,無論是《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資訊保護規定》還是《網絡安全法》,都明確了懲戒舉措。前者規定,“由電信管理機構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並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後者明確“拒不改正或者導致危害網絡安全等後果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但相比起企業的“獲利前景”,懲罰力度仍不夠。

  在此背景下,不妨對照消法,將適用的懲罰舉措“升格”——如果“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産安全要求”,“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如此懲罰來得更嚴厲,震懾力更足。

  説白了,在當下,保障用戶賬號注銷權,重在解決“不讓注銷怎麼辦”。也只有“注冊容易注銷難”當違法侵權處理,將違法成本提高到能遏制住企業逐利衝動的地步,“賬號注銷難”才能盡早銷聲匿跡。■ 社論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戊戌年》生肖郵票正式發行
《戊戌年》生肖郵票正式發行
溫暖冬日
溫暖冬日
萌貓總動員
萌貓總動員
雪中保暢通
雪中保暢通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221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