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老人為照顧孫輩而流動”的多重隱喻
2017-09-28 09:05:53 來源: 北京青年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日,由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市委社會工委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社會建設藍皮書:2017年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透露,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流動老人的整體情況看,為照顧孫輩而流動佔比最大。

  老人帶孫子,早已是一種傳統。如今在農村,年輕人在外務工,留守老人是照看留守兒童的“主力軍”。在城市,年輕人要上班,多數孩子也是由老人主要照顧。進入全面二孩時代後,城鄉家庭更加依靠老人照顧孩子。所以,上述報告顯示“因照顧孫輩而流動的流動老人比例最大”符合實情。

  盡管很多老人不為自己而流動,而是為照顧孫輩勤苦奔波,但從情感上來説,老人們絕大多數都願意這麼做,一者,可以幫自己兒女減輕壓力;二者,可以享受天倫之樂。哪怕在城鄉之間經常來回奔波,哪怕照顧孫輩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大多數老人仍然心甘情願、樂此不疲。

  數據顯示,廣州、深圳的流動老人分別有51.7%和53.2%因為照顧孫輩而流動,北京、上海這一比例較為接近,為35%左右。據説這與人口出生率有關——廣州和深圳的人口出生率分別為17.7‰和19.6‰,而北京和上海的人口出生率分別為8.0‰和7.5‰。同為四大一線城市,出生率差異值得思考。

  盡管老人為照顧孫輩而流動,是一種傳統的延續,但在當今社會也隱含著多個現實問題。例如,城市家庭選擇老人照顧小孩也是一種無奈。從年輕夫婦內心來説,更希望老人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帶娃則是一項苦差事。但由于保姆費用高,保姆市場不規范,只能選擇最可信的老人來照顧小孩。

  再如,老人照顧孫輩也會有不少觀念衝突。在一些老人看來,帶娃吃好穿暖不生病就行,但在年輕夫婦眼裏,老人還要科學教育孩子。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兩代人也會理念不同。各種觀念衝突,輕則影響孩子教育效果,重則會影響家庭關係。如何避免衝突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又如,某些老人照顧孫輩有可能得“病”。不久前媒體報道,山東李阿姨近兩個月失眠、無食欲、暴瘦十幾斤,原因是抑鬱症。病因竟是幫女兒三年連帶兩娃引發的過度焦慮。其實,除抑鬱症之外,帶娃還可能讓老人累出其他病來,筆者身邊就有過這樣的例子。

  換一種角度看,老人為照顧孫輩而流動,也是一幅幸福美滿的畫卷。盡管很多老人自知帶娃很辛苦,也會有觀念衝突等,但仍然很積極。年輕人選擇老人帶娃,大概也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但仍然選擇老人。這都説明中國人對親情、親人最為信任,三代同堂的幸福感比很多東西都重要。

  而且,老人為照顧孫輩而流動的背後,也是因為養老、看病越來越方便。過去,老人在外地生活,有的難以領取養老金,有的看病無法報銷。而如今,養老金直接劃到老人卡上,也可以異地轉移接續。很多地方已經實現了異地醫保跨省結算。當老人養老、看病無憂,就能放心地流動。

  盡管很多老人是自願為照顧孫輩而流動,但年輕夫婦不能把帶娃責任完全拋給老人,還是要承擔應有的責任,這是減輕老人壓力、減少家庭矛盾的唯一辦法。而城市管理者和社區服務者,也要為帶娃老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豐收)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 別讓智能化“制約”了老人生活
    網絡化、智能化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中國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佔據著越來越大的比例。要擁抱智能化時代,老年人不能掉隊。
    2017-09-13 10:45:28
  • “扶老人基金”起著道德靠山作用
    伸手扶老人有人“撐腰”,那又何需擔心“扶不起”?可以預計,整個社會道德,都會隨著“靠山”出現,大大向前躍進。
    2017-07-04 08:57:45
  • 農村老人如何“老有所養”
    值得注意的是,在農村“空巢化”、異地分居、隔代同居成為農村普遍的家庭構成時,農村養老不僅是社會問題,也是經濟命題。
    2017-07-04 08:46:50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共用經濟”連接你我
“共用經濟”連接你我
“火力-2017·青銅峽” 站在怒吼的火炮背後有多震撼?
“火力-2017·青銅峽” 站在怒吼的火炮背後有多震撼?
故宮賞鹿
故宮賞鹿
蓬勃發展的交通“大動脈”
蓬勃發展的交通“大動脈”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736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