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推動隱私保護成為行業規范
2017-09-26 09:00:53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24日,由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指導開展的隱私條款專項工作公布對首批10款網絡産品和服務評審結果。經過評審和整改,10款産品和服務在隱私政策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做到明示其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的規則,並徵求用戶的明確授權。其中5款産品和服務提供了線上“一站式”撤回和關閉授權,線上訪問、更正、刪除其個人資訊,線上注銷賬戶等功能。

  長期以來,部分網絡運營者在提供産品和服務時,普遍存在擅自擴大范圍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私自共用、轉讓個人資訊等問題。比如,一些産品和服務隱私條款籠統不清,不主動向用戶展示隱私條款,或展示內容晦澀冗長。年初有媒體對50家企業發起調查,結果只有30家制定獨立隱私政策,18家關于隱私保護的內容存在于用戶協議中,2家完全沒有關于隱私的聲明。還有一些産品和服務存在過度收集嫌疑,動輒調取用戶的通訊錄、地理位置、照片等,如天氣類應用收集通訊錄,手電筒應用調用位置資訊,令人不知所以。更有部分産品在徵求用戶授權同意時要求“所有”打包授權,比如彈出“為改進服務,我們需要收集、分析您使用手機的情況,並可能與第三方共用”等強制性條款,用戶只能點擊允許。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11.9%的安卓手機APP越界獲取了隱私許可權。

  在大數據時代,通過收集個人資訊的確有助于更好了解用戶,推送高效精準服務,但收集要有尺度,利用要有規范。縱觀一些産品和服務的隱私協議,收集的不只是使用語言、訪問日期和時間,還有瀏覽歷史、偏好興趣等隱私資訊,甚至身份、住址、健康資訊等。當個人資訊被毫無顧忌地收集,也就埋下了被利用、被泄露的風險。從過往經驗看,一些網站在相互授權和推介時,用戶資訊就可以被分享;當産品和服務遭遇係統問題時,也可能被違法分子利用。有鑒于此,我國今年6月正式施行的《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資訊,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資訊的目的、方式和范圍,並經被收集者同意”。其中更明確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依據法律、行政法規和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個人資訊。

  從當前工作取得的進展來看,相關隱私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示范價值。雖然隱私政策的制定是産品和服務的自發之舉,但通過提高監管力度,也有望形成普遍示范,進而形成行業規范。首先,要做到所有産品和服務恪守《網絡安全法》,向用戶主動提示並提供更多選擇權,例如運用增強式告知、即時提示等方式,在注冊、使用環節引導用戶閱讀、了解隱私條款的核心內容,主動區分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供用戶選擇。再者,要逐漸建立起一種意識,即用戶具有“被遺忘”的權利。現在,已經有一些産品提供撤回和關閉授權,和“被遺忘權”異曲同工,意指用戶既然能被記錄,也就應該被刪除、被遺忘。最後,要加強對個人資訊使用用途的規制,産品和服務收集個人資訊的初衷、范圍、方式方法等,都需要列入有關部門的監管范圍,對某些越界、違法的行為更要及時糾偏。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個人資訊正變得越來越脆弱,如何保護個人資訊已成為重要議題。無論是規定“自然人的個人資訊受法律保護”,還是在法律上明確個人資訊的侵權責任,都是我們將個人資訊保護擺在重要位置的體現。對此,相關産品和服務也應樹立好自己的社會擔當,通過聯合倡議形成行業規范,以共同推動網絡安全建設。■扶 青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 治理個人資訊泄露須強化預防
    要對所有涉個人資訊機構、組織的資訊管理與保護進行日常指導、監管,幫助它們構建起防資訊泄露機制,防患于未然。
    2017-09-15 09:02:51
  • 論壇實名制讓未成年人遠離不良資訊
    論壇實名制的推行,讓網絡平臺能夠掌握用戶的基本資訊,所有用戶均不能再隱藏自己的身份。一方面可以形成威懾,讓論壇發帖者和跟帖者看到規則的約束而有所收斂;另一方面,有人遭受網絡侵權後,可以及時查清背後的責任人,有利于受害者維護自身權益。
    2017-08-26 08:01:14
  • 身份證資訊優化體現社會治理進步
    響應簡政放權的改革要求,應增加身份證的證明效力以減少不必要證明對人的束縛,一些可有可無的證明或憑身份證就能實現有效證明的證件也應盡快壓縮、廢除。
    2017-08-19 09:32:48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蓬勃發展的交通“大動脈”
蓬勃發展的交通“大動脈”
國慶花壇扮靚首都
國慶花壇扮靚首都
“塞上明珠”寧夏沙湖吸引遊客
“塞上明珠”寧夏沙湖吸引遊客
動畫片主角“化身”稻草人亮相宜興農田
動畫片主角“化身”稻草人亮相宜興農田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72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