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保溫杯”與“中年危機”
2017-08-23 08:46:12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網絡文化總時不時生産“流行段子”,這一次卷入其中的是“保溫杯”。話題源自一位攝影師去給黑豹樂隊拍照,看見鼓手趙明義端著保溫杯喝水,不禁感慨:“不可想像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網友紛紛調侃:“人到中年,喝啤酒都想放兩粒枸杞”,“記住,中年危機最後的倔強,絕不拿泡著枸杞的保溫杯”。

  “中年危機”在心理學上被解釋為“男人四十綜合徵”,意指一種特定的年齡現象,即在39-50歲或40-65歲之間,青春已不復,遲暮在眼前,人生有可能經歷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然而,倘若以整個人生跨度為計,何處無危機?青年面對工作和愛情的壓力,産生“葛優癱”等各種“喪文化”;年老時疾病如影隨形,死亡日益迫近,有人醉心養生和保健之術;甚至被認為“不知愁滋味”的少年,也得直面考試、升學等壓力。無論古今中外,明星素人,危機都是人生的一部分。想通這一點,中年危機並非人生的例外,問題倒在于如何與自我相處,努力做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中年危機”也不盡如網友所侃,總是一副端著保溫杯的遲暮狀。君不見,當網友們調侃趙明義“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最終都要一起養生”時,不是也有1964年的馬雲引領互聯網潮流、1971年的馬化騰成為創業偶像、1968年的李彥宏求新求變嗎?45歲的創業者羅永浩甚至喊出:“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況且,既然有人“老驥伏櫪,志在千裏”;也就有人雲淡風輕,“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更有人踏實肯幹,“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人生本來就有多種模樣,如果已對批評有耐受,對懷疑有容忍,對褒獎有警惕,端起保溫杯的時候不為外界所困,自信滿滿,何須維持他人眼中“最後的倔強”?

  再者,所謂“中年危機”也不一定是中年人的危機。回想“保溫杯”這個梗,始于社交媒體,發酵于年輕人。聯想不久前“1992年步入中年危機”“34歲老來得子”等話題,年輕的網絡文化與之不無關聯,其表現出的某些特點即是對年齡話題保持敏感。比如,盡管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年定義為45歲至59歲,國家統計局定義起點為35歲,發展心理學定義為40歲,一些網友仍偏向于援引聯合國24歲為起點的定義。這導致有時候端著保溫杯的“趙明義們”並沒有在意,一些年輕的網友卻已率先躁動起來。解釋這種現象,如評論者的感言:“吐槽‘保溫杯’實際上是隔岸觀火,自己年紀輕輕壓力挺大,但是嘲笑一下中年人,倣佛自個兒也減壓。”

  人生處處有危機,中年危機是有的,青年危機也是有的,沒有一代人的成長是一路坦途,也沒有一代人擁有同樣的機會。當我們自嘲為“中年”,或者有意識地跟“保溫杯”拉開距離時,雖然也是自我減壓的一種方式,但恰恰也表露自己內在的緊張。要達至“不惑”的人生態度,視“保溫杯”標簽為無物,最好的方式是直面危機。在25歲這個年紀,有些人信心滿滿,有些人對未知恐慌;在40歲的年紀,有些人感受到危機,也有些人感受到從容。這些千差萬別的體驗,根本上取決于我們自己怎麼做,我們想擁有什麼樣的人生。■扶 青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大熊貓“貝貝”過生日
    大熊貓“貝貝”過生日
    “飛豹”穿雲海 戰蒼穹
    “飛豹”穿雲海 戰蒼穹
    鳥瞰煙臺養馬島
    鳥瞰煙臺養馬島
    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科普:“科學”號上的深海“稀客”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5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