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拔高毛筆字的意義倒也不必
2017-07-22 09:13:39 來源: 南方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7月15日,陜西師范大學2017年錄取通知書的書寫工作如期開始。像往年一樣,他們的錄取通知書照例用毛筆書寫,包括新生的姓名、專業,10天內要完成4500份之多。該校負責人説:“毛筆手寫通知書,是給本科新生的入學第一課,這是傳統文化課,也是大學精神教育課。在這個過程中,‘抱道不曲,擁書自雄’的學風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風得以傳承,也引導著學生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緊緊結合。”

  毛筆手寫錄取通知書,在凡事電腦列印的時代,的確能收到重視漢字書寫的理念之效,“書寫”之“書”,從前就是用毛筆書寫文字的行為,因而“傳統文化課”的説法我是深表認同的,何況陜師大集結的是書法名家以及具有書法功力的教師們進行書寫。不要説今天,古代也非常注重毛筆字的影響力。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字寫得不好,手下直截了當地説:“此雖小事,然宣彼四遠,願公小復留意。”但這東西顯見不能速成,手下又出主意:“但縱筆為大字,一字徑尺,無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勢亦美。”劉裕于是“一紙不過六七字便滿”。當然了,前人也有相信書法能夠速成。葛虛存《清代名人軼事》裏説錢坫“篆書尤空絕前後”,但他在家卻沒練過,忽然生了一場病就把什麼都改變了。雖然生病時“手足厥冷,目瞠視,微有息而已”,但七天之後“忽中夜躍起,濡墨作篆”。後來他説,自己其實沒病,“夢至石室,見唐巾老者指授篆法七日夜,作成,輒批抹,最後書乾卦象。老者曰:‘可矣’。”就這麼練成了。錢坫在史上實有其人,一代學術大師錢大昕的侄子,且確為書法大家。不過,正是這些前提因素,人們才編出那個故事吧。

  電腦普及之後,敲鍵盤取代了寫字,許多人連字也寫不好了。早前就有報道説,許多大學生在找工作填寫簡歷時常出現不敢寫字、提筆忘字的現象。我見過不少年輕人的字,還真是看不順眼。前人雲“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以為通過書寫行為可以投射出人的性格、心理、情緒、能力等方面資訊,在這裏卻也對不上號,看上去都是俊男美女,單單只是“字如蟹爬”。

  有人也許要説,評判字的好壞的標準是相對的。蘇東坡、黃庭堅都是大書法家,但蘇説黃的書法“雖清勁,而筆勢有時太瘦,幾如樹梢挂蛇”,黃説蘇“之字固不敢輕議,然間覺褊淺,亦似石壓蛤蟆”。如果説蘇黃二人多少還有相互揶揄的成分,別的人可就是來真的了。南唐那個“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後主,不僅詩詞了得,同時“善書”,他對顏真卿就看不上眼,説“真卿之書,有楷法而無佳處,正如杈手並腳田舍漢耳”。米芾對顏真卿倒是看上了眼,説是“如項羽挂劍,樊噲排突,硬弩欲張”,至于“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柳公權的也不錯,如“深山得道之士,無一點塵俗”,但對別的大家卻貶得一塌糊涂,比方説歐陽詢的“如新瘥病人,顏色憔悴,舉動辛苦”;説李邕的“如乍富小民,舉動倔強,禮節生疏”;説蔡襄的“如少年女子,體態妖嬈,行步緩慢,多鉺鉛華”等等。應當看到,他們是從書法的“法”的角度進行評判,而我們只是順眼與否的低標準。

  據説在陜師大不管學什麼專業,都要寫好字。他們入學後的第一個考試,就是鋼筆字測試:讓每位新生用鋼筆書寫自己的簡歷,上交後由老師們聯合評分,分數排名靠後的10%的學生,會接到學校的“練字提醒”,可取之處不言而喻。放眼整個漢字使用群,寫好漢字已有淪為人類學中的“文化殘存”之虞,任何弘揚之、倡導之的做法都是可取的。不過,片面拔高寫好字尤其是毛筆字的意義,要其承載不該承載的使命,似乎倒也不必。■潮 白

+1
【糾錯】 責任編輯: 馬若虎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成都二環高架穿“綠衣”
    成都二環高架穿“綠衣”
    重慶60米深地鐵站成“網紅”
    重慶60米深地鐵站成“網紅”
    江西永修:再現水上公路
    江西永修:再現水上公路
    我國最高速懸挂式單軌列車下線
    我國最高速懸挂式單軌列車下線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485112136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