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媒體報道,某本“驚世之作”在宣傳文案中自稱“萬千讀者口碑推薦,火爆微博、豆瓣、微信,閱讀量超過1000萬人次”。事實上,此書的確成功“震驚”了讀者:大量吐槽出現在豆瓣和亞馬遜等平臺,豆瓣評分低至2.5分,亞馬遜商城中超過半數評價為1星。更有甚者,據爆料,該書還涉嫌杜撰作者、挾洋自重、簡單拼湊、跟風出版,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歸根結底,就是“利”字當頭。
“不知天地心,如何匠生成”。推原起始,出版物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既是物質産品,更是精神産品。踐行工匠精神,需要出版人時刻心存對文化和讀者的敬畏,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講求品位、格調、責任,講求內容品質、編校品質、設計品質、印制品質。然而,少數人反其道而行,無疑損害了出版行業的純潔,造成了惡劣影響。
郢人運斤、庖丁解牛,工匠精神在我國歷史悠久,其來有自。具體到出版業,孔子修《詩》《書》,定《禮》《樂》,奮乎百世之上,聞者莫不興起。蔡倫、畢昇等在造紙、印刷術等的發明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成為創造中華文明的偉大力量。近代以降,鴻儒巨匠,代不乏人,以鄒韜奮、張元濟、葉聖陶、巴金等為代表的出版巨匠鞠躬奮鬥。舉其犖犖大者,《辭海》自發軔起百余年間,歷經幾代編輯,近萬名編寫者幾易其稿,以“一絲不茍、字斟句酌、作風嚴謹”的辭海精神,打造了內涵深厚的傳世精品,誠謂“一編誰纂聚,百世得宗匠”。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出版工作者堅守社會責任,發揚優良傳統,策劃出版了大批廣受讚譽、影響深遠的名家名作,為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成為文化體制改革排頭兵、思想文化主陣地、文化産業主力軍,我國圖書出版品種和總印數居世界第一位,印刷業總産值、數字出版總産值居世界第二位。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諄諄告誡,“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出版業是文化建設的基礎行業,在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中的作用無法替代。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是生産精神文化産品的出版人的光榮使命。(作者:鮑芃)
-
文藝出版須以精品立身
出版單位要增強依法維權意識,敢于主張權利,善于維護權利,主動與政府主管部門溝通配合,形成保護版權的合力。2014-11-13 17:01:43
-
出版業該擠擠“水分”了
圖書出版業自身也應回答好“出版什麼、怎麼出版、為誰出版”的問題 新年伊始,圖書出版領域也進入“賀歲檔”。中央領導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和各行業追求“沒有水分、實實在在的發展品質”,對圖書出版業來説,也要擠擠水分、曬曬品質,多出一點精品書籍,多一點文化積累,多一些實實在在的業績。2013-01-14 17:31:00

-
今日調查丨暴露年齡的時候到了:入黨誓詞你宣讀的是哪版?
2017-06-28 08:07:35
-
不忘初心,你還記得自己的入黨故事嗎?
2017-06-28 08:05:26
-
從“和諧號”到“復興號”,中國高鐵強在哪兒
2017-06-27 10:07:57
-
WIFI覆蓋、隨時充電...“復興號”幹貨都在這了!
2017-06-27 09:31:56
-
當今孩子活在“第三只籠子”裏
2017-06-27 09: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