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中國節·清明)係列評論之三
4月3日,遼寧公安邊防總隊瀋陽邊防檢查站官兵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內向紀念雕塑敬禮。當日,遼寧公安邊防總隊瀋陽邊防檢查站官兵來到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進行祭掃活動,以此緬懷先烈。 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楊 飛
曾子有雲:“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清明節不僅是我們緬懷先烈、祭奠親人、追思古人的節日,更是我們弘揚傳統文化,重溫賢良古風的重要方式。榮辱也好,興衰也罷,通過掃墓這種嚴肅而傳統的形式,也能夠凸顯出炎黃子孫“不忘本”的意識。
國家不能沒有歷史,社會不能沒有記憶。在掃墓、祭祖、追思先人的同時,我們更不能忘記中華大地的無數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他們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曾經毅然決然的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英勇戰鬥,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也正是他們的殷紅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這些英雄人物是中國的脊梁,是民族的驕傲,其事跡、形象和精神價值已成中華民族厚重歷史的一部分。
一個有溫度的時代,必然致敬英雄。不懂歷史的民族沒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沒有魂。在國家層面上,我國已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清明節期間,很多人自發前往烈士陵園祭奠,也已經明確地表明:不管時代怎樣變遷,無論環境如何改變,尊敬英雄都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清明祭祀祖先不僅是為了慎終追遠,根本目的還在于教育今人。我們祭奠革命英烈也不僅是為了單純地回顧歷史,更是為了能夠在緬懷中凝聚前行力量。從這些革命英烈的事跡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堅定的理想信念,更可以增強執政為民責任。可以説,祭奠活動是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敬意和深切懷念,更是繼承先烈遺志、積蓄發展力量的一次精神洗禮,有助于凝聚13億多人民之力推動全面小康步伐。
清明祭先烈,傳承英雄志。英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脊梁,更是一個社會的價值標桿。時間長河流淌不息,卻衝不淡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每個炎黃子孫內心深處都有著一份英雄情結,有著一份濃厚的家國情懷。而今革命先烈追求的理想已經成為現實,我們更感肩上責任重大,要從一言一行做起,讓英雄精神世代傳承。
係列評論之一:傳承清明節傳統文化
傳承清明節傳統文化,就當崇尚天人合一、敬畏自然的人生理念,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攜帶親朋好友結伴踏青、領略美景、增進親情。不忘來路,銘記歷史;莫負春光,面向未來。我們要重視傳承的重要性,把握傳承的主動權。
係列評論之二:“自然葬”,讓逝者回歸自然
中國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在喪葬問題上回歸綠色生態乃是大勢所趨。而積極倡導生態葬、自然葬,讓逝者回歸自然,不僅符合生態、節儉的原則,也符合全社會的公共利益。
-
新華網評:傳承清明節傳統文化
清明節帶給人們更多的,當為對豐盈厚重的文明積淀和文化蘊含的反思與傳承。這不僅是匡扶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現實需要,更對激勵人們追夢前行具有積極意義。2017-04-02 10:49:18
-
清明時節祭奠也是法定權利
充分保護公民的祭奠權,應該從立法層面進行完善,直接將祭奠權寫入侵權責任法,讓法律的保護力度更高,更明確。2017-03-31 09:19:45
-
清明:清心明志的寓言
清明,萬物至此皆清潔而明。傳説中,顛沛流離19年,又“割股啖君”的介之推,血諫晉文公《清明》詩,為這篇寓言點睛: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天清明,地清明,人也清明。2016-04-05 16:48:29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前11個月 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河北國企利潤同比增長83.2%科技人工智慧2016-12-24 12
-
反腐劇如何燃起你內心的樸素期待?
2017-04-05 09:59:00
-
防人才流失東北如何“築巢”?
2017-04-05 14:33:51
-
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網民有奇招
2017-04-05 14:34:33
-
國人發朋友圈最氣短的就是這個
2017-04-05 14:35:10
-
追思清明不負春光,如何過才有意義?
2017-04-04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