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連接祈年殿和圜丘的磚石甬道為何叫“丹陛橋”
2017-07-16 07:50:36 來源: 北京晚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天壇公園的丹陛橋近來因媒體報道有人躺在上面“理療”而備受關注。盡管在媒體曝光之後,“理療”的人已經沒了蹤跡,但卻使不少人對于丹陛橋的興趣大增:這條用磚石砌就的丹陛甬道為什麼叫丹陛橋?丹陛橋從南向北為什麼越來越高?這條高大寬闊的丹陛甬道上為什麼又用大理石鋪出三條石板道?為什麼中間的石板道比兩邊的寬?皇帝祭天時走哪條石板路?

  從天壇公園南門昭亨門步入天壇,一路向北走到成貞門,就會看到一條筆直的磚石甬道,這條大道高聳于地面,越往北走越高,這就是著名的丹陛橋。它位于天壇內壇的中軸線上,連接著祈年殿和皇穹宇、圜丘,因而這條大道也是人們遊覽天壇的必經之路。在這條路上行走,不少人在感到震撼的同時往往還會心生疑問:這條路為什麼好像“拔地而起”一般,比旁邊的地面高出那麼多?甬道上面為什麼又專門用大理石鋪出三條石板道?中央那條稍微凸起的石板道為什麼比兩邊的寬很多?皇帝祭天時應該走哪條石板道?這條又高又寬的路明明是一條丹陛甬道,為什麼要叫“橋”?

  丹陛橋是皇帝祭天祈谷之“橋”

  圜丘有祭天禮祈年殿有祈谷禮

  説到天壇,首先要提中國古代祭祀的歷史。有遊客往往以為所謂天壇,只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其實,天壇不僅有圜丘的祭天禮,還有祈年殿的祈谷禮。中國古代的祭祀對象除了天神,還有地祇、先祖等。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從遠古時代起,以犧牲祭奠神靈在古人生活中就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説文》中對“祭”的解釋即為“以手持肉”。《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反映了古人對于天地、神明、自然界和先祖等的敬畏與崇拜,故將祭祀神靈和贏得戰爭當做國家最重要的兩件大事。古人祭祀的目的大致有二:一是用祭祀弭災,避免狂風暴雨、洪水幹旱、山崩地震、瘟疫等“天災”和戰爭、盜賊等“人禍”;二是通過祭祀以祈福,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畜牧旺盛、漁獵多獲、多子多孫、健康長壽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祈求豐收,古人稱為祈年。這也正是天壇祈年殿的由來。

  作為老北京九壇八廟之首,天壇是所有壇廟中最為重要也是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築群,佔地273公頃,比故宮還大4倍,可見古人對于祭天的重視。古人認為,祭天是人與天的一種“交流”形式,自周代開始,特別是漢代起儒家思想佔據統治地位後,歷代王朝皆尊崇周禮,祭天儀式一直沿襲至明清時期。

  天壇原為天地壇,于明永樂四年(西元1406年)動工,到永樂十八年(西元1420年)建成,和紫禁城一樣,也是用了14年的時間。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在一起祭祀,天地壇的位置就在現在的祈年殿。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在天地壇(今祈年殿)的南端建圜丘壇,專門用來祭天。同時,在北郊建方澤壇以祭地。天壇中的圜丘壇作為明清兩代帝王冬至時祭皇天上帝的場所,祈谷壇則是孟春行祈谷禮的地方,但兩個壇仍為一個整體,建築布局呈“回”字形。壇墻北圓南方,象徵天圓地方;北高南低,表示天高地低。圜丘壇和祈谷壇的主要建築都集中在內壇中軸線的南北兩端,兩壇之間東西向有墻相隔,南北則由一條寬闊的磚石甬道相連結,這條南北大道就是著名的丹陛橋。

  丹陛橋“一橋飛架”南北

  南為圜丘壇北為祈谷壇

  丹陛橋貫通南北,連接起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皇乾殿,但這座橋並不是“一橋飛架南北”,倒更像是“拔地而起。其南端為圜丘壇的成貞門,北端是祈谷壇的南磚門。

  丹陛橋南邊的圜丘是皇帝每年冬至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拜天臺,建于明嘉靖九年(西元1530年)。圜丘在明初時曾是三層藍色琉璃圓臺,清乾隆十四年(西元1749年)擴建時,改藍色琉璃為漢白玉石欄板、艾葉青石臺面。露天的圓形漢白玉須彌座石壇分為上、中、下三層,圜丘的中心位置就是祭天臺。圜丘蹬臺石階以及各層臺面石、石欄板的數目均採用陽數“九”和“九”的倍數(又稱“天數”),寓意“九重天”。這種對“九”的極致運用,自然是為了強調“天”至高無上的地位。圜丘四周則建有兩層藍色琉璃瓦矮墻,第一層墻為方形,第二層墻為圓形,象徵“天圓地方”。

  丹陛橋北面的祈谷壇是明清兩代皇帝于每年孟春舉行祈谷大典的場所。祈谷是祈求谷物豐收的祭禮,也是古代最傳統的古祀之一,《禮記·月令》等很多古籍都有祈谷的記載:“(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祈谷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其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神廚、宰牲亭等。祈年殿又稱祈谷殿,前身為大祈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為三重頂圓殿,取名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更名為祈年殿。祈年殿的圓形建築造型生動地反映了古人“以農為本”的“重農”思想。祈年殿高38米、直徑32米,殿內中央四根龍柱象徵四季,中間一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12個月,最外一圈12根巨柱象徵一天12個時辰,這兩圈柱子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

  丹陛橋因路基處建有券洞式東西向通道

  被稱為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橋

  無論是去祈谷壇祈谷,還是到圜丘壇祭天,丹陛橋都是必經之“橋”。所謂“丹”,即紅,“陛”原指宮殿前的臺階。古時宮殿前的臺階多飾紅色,故名“丹陛”。天壇的丹陛橋全長360米,寬30米。而且,這條大道的路面並不是水準的,而是一條“上坡路”,南端高約1.5米,北端高約4米,高低相差2.5米。為什麼設計成由低到高?因為皇帝每年冬至到天壇祭天時,必須在天壇西牌樓下轎,然後從最南邊的昭亨門進入天壇,一步步地走到圜丘壇。丹陛橋越往北走越高,象徵著皇帝由南向北與“天宮”一步一步接近,步步高升。

  丹陛橋還有海墁大道、神道等稱謂。這些別稱是怎麼來的?先説海墁大道,一是丹陛橋路面都是由磚石“海墁”而成的;二是雖然丹陛橋下面並沒有水,但它的兩側是濃密的松柏樹林,走在丹陛橋上遠望,倣佛置身于波濤涌起的綠海之上,産生一種如臨天庭的感覺。神道的得名則是緣于丹陛橋路面上有三條石板道,因為中間是祭天時專供天帝用的“神道”,故丹陛橋也跟著被稱為“神道”了。

  那麼,丹陛橋專門鋪設的三條石板路上為什麼中間一條寬、兩邊的窄?原來這是緣于祭祀“禮制”。正中央的寬石板路叫“神道”,西側和東側的兩條窄石板路分別叫“禦道”、“王道”,祭祀時走哪條道不能亂了規矩。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自認不能比天高,只能屈尊走“以右為尊”的禦道,陪祀的王公大臣則走王道。實際上,每逢去祭天都是宦官走“神道”——因為宦官的手中捧著皇天上帝的靈位,代表的是“神”。

  可是,走在丹陛橋這條寬闊的磚石甬道上,為什麼看不出是座橋?這是因為“橋”被隱藏在了路基中。在這條磚石甬道中部,也就是具服臺的南邊,路面下有一條券洞式東西向通道與上面的大路形成交叉,丹陛橋也因此被視為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橋。據傳,這座“立交橋”的修建還有個傳説。當初永樂皇帝決定在北京南郊建一座天地壇時,曾頒聖旨:要修成“天·地”兩個境界。工匠們將北壇墻建成了圓形,南壇墻建成方形,象徵天“圓”地“方”;壇內的大祀殿更建得高大恢弘、直上雲天,倣佛天上的宮闕一般。永樂皇帝非常滿意,但還是覺得缺少一條通天的大路。于是,詔令在大祀殿以南修一條“天道”,使皇上一步步升入天庭。這可把工匠們難住了。後來,一位老瓦匠師傅想出了辦法:整條大路由南向北逐漸升高,這樣不就有“天道”的感覺了嗎?然而,問題又來了,當年天壇裏面飼養祭祀牲畜的犧牲所在天壇的西南角,屠宰祭祀牲畜的宰牲亭在東北角,要把牲畜從犧牲所(今天壇醫院的位置)趕到宰牲亭去宰殺,絕對不能橫跨這條“天路”。于是,瓦匠師傅“腦洞大開”,在路的下面修建了一條東西隧洞,作為祭祀前將牲畜送去屠宰的通道。券洞西面的洞門叫“進牲門”,每次祭祀,都用黃絨線將“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魚,擊鼓奏樂穿洞而過,因此“進牲門”也叫“鬼門關”。(章長虹)

+1
【糾錯】 責任編輯: 劉佳佳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水中茶館”享清涼
    “水中茶館”享清涼
    重慶:“以水為伴”躲高溫
    重慶:“以水為伴”躲高溫
    颱風“塔拉斯”擦過海南
    颱風“塔拉斯”擦過海南
    中國空軍常態化遠海遠洋訓練檢驗海上實戰能力
    中國空軍常態化遠海遠洋訓練檢驗海上實戰能力
    01016021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6547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