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大街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並不只是方便了公眾出行,更引爆了共享經濟的熱潮。仿佛一夜之間,共享汽車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雖然顏色沒有共享單車那麼搶眼,但需求也一樣火爆,前景也一樣燦爛,當然,問題也一樣不少。使用的方便問題、安全問題、信用問題、政府監管問題……
問題雖多,眾多充滿熱情的汽車共享公司卻都對未來充滿信心。畢竟,作為共享經濟的一部分,共享汽車出行既有國家政策上的支持,更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據羅蘭貝格預測,到2018年,從全國範圍而言,汽車共享出行將持續保持藍海,總體供應很難滿足需求。
共享汽車的時代來了,你是上車呢?還是上車呢?
2.5億人每週至少使用一次共享出行軟體
我國大城市中,出行難是城市生活的一大痛點。2015年中國社科院發布的《公共服務藍皮書》中調查了38個城市的打車現狀,其中超過 1/4的居民&&平日打車需等待超過20分鐘。根據羅蘭貝格消費者調研結果顯示,37%的消費者認為出租車無法滿足其對商務出行的舒適度和定制化要求,以及特殊人群出行等方面的升級需求。
在居民的汽車出行需求與城市交通運力有限二者的矛盾中,汽車共享出行扮演了多重角色。比如,緩解了消費者出行矛盾,並為很多人增加了收入。從滴滴、神州、易到三大&&公布的成交數據,並結合羅蘭貝格對12個城市的240名汽車共享司機調研結果來看,2015年汽車共享出行為司機帶來了超過460億元的收入,其中全職司機平均月收入提升幅度達到82%。
據羅蘭貝格出品的《2018年中國汽車共享出行市場》分析預測報告顯示,短短三年,汽車共享出行已經迅速發展到年訂單17.7億單,創造550萬就業崗位,中國約2.5億用戶每週至少使用1次共享出行軟體。
而從滴滴、神州、易到、Uber四大&&公布的成交數據來看,2015年由傳統出行轉換到汽車共享出行後産生的新增交易額為111億元,極大地提升了社會財富,預計到2018年該數字將接近460億元。 根據羅蘭貝格消費者調研,71%的居民&&未來 願意為了優質的出行服務繼續增加支出,其中 74%認可的開支增加幅度為0-50%,21%認可的開支增加幅度為51%-100%。
共享汽車出行的兩種模式:B2C和P2P
自2013年我國首次大規模出現汽車共享出行至今,這個創新業態已經蓬勃發展了三年。其模式基本分為兩種:B2C(公司對個人)和P2P(個人對個人)。
B2C模式以重資産方式購入實體車輛,並建立線下門店完成租車服務。由於其車隊擴張需要投入大筆資金採購,只有實現規模化效應後,依賴管理水平提高運營效率才能實現盈利。這類模式中比較知名的有神州租車、一嗨租車等。新近崛起的則有Car2Share、Togo、EZZY、Gofun等。
個人對個人的共享租車模式屬輕資産,&&並不擁有實體車輛,整合和利用的是閒置的私家車資源,滴滴、Uber、易到等都屬於此類。而凹凸租車和Start則更純粹一點,租用的汽車沒有司機。簡單地説就是車主把自己閒置的車輛放在服務商處註冊,需要用車的消費者從服務商處租用。這類租車方式更受年輕人追捧。
START相關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目前,共享有車生活&&共有註冊車主超過100萬,註冊車友超過200萬。在超過300萬的用戶中,年齡在3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比例近八成(車友年齡集中在25歲-35歲,車主年齡集中在35歲-40歲),是共享用車的核心群體;其中,90後成為核心用戶群體的中堅力量。“從教育背景來看,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用戶所佔比例超過60%。他們更追求自由,思維開放,更願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觀念,也更樂於分享。”START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高學歷用戶中,互聯網、金融高收入行業從業者的比例很高 (車主主要集中在金融、互聯網和私營企業主),經濟因素並不是影響他們選擇生活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便捷、安全、信用等問題亟待解決
高速增長的汽車共享出行業對已經成熟發展了半個世紀的城市交通出行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對傳統理念、固有市場還是既定法規都發起了挑戰。這一業態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暴露出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一部分來自與傳統成熟行業的衝突,另一些則源於初級發展階段的不完善。從北青報記者的實際體驗來看,使用的便利性、資費過高、車輛發生事故如何解決、車主與用車人的信用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存在於不同模式的共享汽車中。而政府在共享出行方面的監管目前亦缺失。
在不配司機的B2C模式中,通過APP註冊、找車並不輕鬆。畢竟,相對於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門檻較高,除了必須有駕照,押金更是不菲。而且,有的&&審核時間得2-3天,想要馬上註冊馬上用車,並不現實。註冊成功,用APP找車有時也會遭遇定位的誤差,明明手機上顯示附近有四台車,可實際上一台也找不到。另外,車況的好壞有時完全憑運氣。比如車子的衞生狀況、安全狀況。基於前段時間,不少媒體報道共享單車遭到人為破壞,可以預測,共享汽車完全有可能遭此厄運。而相對於單車,汽車的安全性能肉眼無法確認,其帶來的後果也更為嚴重。
START的做法是用戶從註冊開始,就啟動了安全保障機制,用戶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點滴信息都受到START保護。相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從信息填寫到審核通過,快速註冊的背後正進行着大量繁雜的數據分析工作。START共享有車生活&&與國內主流徵信機構、信用&&(包括銀行系統、芝麻信用等)合作對用戶真實身份信息、個人信用等進行詳細審查,並在此基礎上對用戶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系數將與用戶在用車過程中的駕駛習慣和事故率等數據一起形成獨有的個人信用額度,並且該信用額度關聯到用戶在START&&上共享用車的押金、評級、福利等,立體刻畫用戶的信賴度。
信任是私家車共享贏得用戶的關鍵, P2P模式的根本是運用技術手段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信用管控。START共享有車生活&&通過不斷完善的評價機制,使得評價越高的用戶在社群中的吸引力增強, 從而幫助車主和車友提升彼此的信任度。
汽車共享出行將持續保持藍海
2016年7月28日,《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頒佈,同年8月,滴滴出行收購 Uber中國。這兩件出行領域的重大事件標誌着汽車共享出行已經進入到一個規範、成熟的嶄新發展階段。未來,行業中激烈的補貼競爭或將逐漸淡出,&&企業應更加專注提升用戶體驗,嚴格規範管理、持續優化運營。同時,近期各地方政策陸續&&,針對汽車共享出行網約車中社會車輛共享的監管在逐步細化過程中,有待最終確定和落地執行。
據羅蘭貝格調查顯示,汽車共享出行在中國具有巨大發展前景。預計到 2018年,從全國範圍而言,汽車共享出行將持續保持藍海,總體供應很難滿足需求。汽車共享出行市場的直接需求將由2015年的816萬次/天快速增長至2018年的3700萬次/天,對應的市場容量由 660億/年增長至3800億/年;而進一步考慮汽車共享出行對其他方式出行需求存在一定比例的潛在替代可能性,羅蘭貝格預測汽車共享出行的潛在需求在2018年有望達到1.6億次/天,對應潛在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8萬億元,市場需求前景十分廣闊。從汽車共享出行市場供需對比來看,用戶的需求遠大於市場的實際供給,對於企業而言發展潛力巨大。
政府監管與&&配合應跟上
雖然前景美好,但當前狀態下顯示的諸多問題給汽車共享出行這一創新業態的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爭議。究竟應該如何發展出行行業中的共享經濟?羅蘭貝格認為應從監管部門、&&企業和民眾三方面入手。首先,監管部門應明確原則立場,正視共享經濟發展浪潮下,汽車共享出行這類創新業態帶來的變化,看到其為社會、企業和人民群眾帶來的價值,並關注其存在的問題,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以保障廣大民眾安全、滿足廣大民眾合理訴求為首要原則。對有損國家和民眾利益,影響社會和諧的情形應堅決抵制,對提升民眾幸福感、有益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創新應予以支持,對關係廣大民眾安全和利益的業態應進行規範。
對於汽車共享出行這一關係廣大民眾安全和利益的創新業態而言,監管措施應該包括嚴定行業標準、嚴控源頭准入、嚴密過程監督和定期回顧完善。嚴定行業標準是指以安全、風險責任、爭議處理為焦點,集思廣益,嚴格制定適應行業最新發展現狀和趨勢的管理標準。 嚴控源頭准入是指根據行業標準,嚴格開展司機和乘客的必要信息採集和認證,嚴格控制司機和車輛的准入,把控&&這一司機和乘客的雙重入口,從源頭將安全風險擋在行業之外。嚴密過程監督是指在監管模式上,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手段,採取適應共享和移動新業態特點的管 理模式,更高效、有針對性地對這種新的業態進行管理。
除此之外,各&&企業則應主動配合監管,嚴格執行標準。以保障民眾安全為首要責任,積極配合政府制定、細化和完善適應創新業態發展的標準,並嚴格貫徹標準的執行。
本版文/記者 李東穎(署名除外)
-
中國經濟半年報中藏着哪些“表情包”?
2017-07-18 17:36:49
-
政府、企業和居民,智慧城市把這些組合成一個網絡
2017-07-18 14:08:52
-
死前一定要去看的10個中國大城市
2017-07-18 14:08:52
-
【攝影有獎徵集】看看內蒙古景色究竟有多美
2017-07-16 16:54:05
-
你怎麼看?90後或成“不買房一代”
2017-07-18 1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