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1/ 22 19:00:32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他們,用奮鬥畫出新春“敬業福”

字體: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題:他們,用奮鬥畫出新春“敬業福”

  新華社記者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年伊始,萬家團圓之時,大江南北許許多多勞動者還在工作崗位奔忙,用奮鬥的姿態畫出新春“敬業福”。

  晨光初露,門窗上新貼的福字閃著金光,洋溢著喜慶的氣氛。大年初一一大早,在中鐵十七局承建的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燈光村特大橋施工現場,50多名漢、彝職工組成的施工班組已經開始輪班作業,如火如荼推進項目建設。

  中鐵十七局漢、彝職工共同懸挂新春燈籠。(受訪者供圖) 

  搭腳手架、安裝模板、澆築混凝土……彝族夫婦阿杜夫鐵和吉左妹妹忙碌著,他們是項目現場的鋼筋模板工。沒多久,夫妻倆的額頭上便有了一圈細密的汗珠。“新年大家一起幹活,感覺身上很有勁。”阿杜夫鐵説。

  同一時刻,在神朔鐵路“神華號”十二軸電力機車駕駛室內,中鐵十六局鐵運公司電力機車指導司機張瑞鵬全神貫注地注視著前方信號燈,手中乾脆利落地拉下操縱桿,滿載“烏金”的列車緩緩提速。

  春節期間,全國各地迎來用電高峰,正是各條電煤運輸線最為繁忙的季節。為保障春節期間能源供應,張瑞鵬和300多名工友們毅然選擇堅守在神朔鐵路運輸生産一線,將神府東勝煤田産出的煤炭源源不斷運往全國各地。

  把職責放在心頭,用勞動詮釋堅守,這是許多勞動者的假日寫照。

  在寒冷的內蒙古西部,中鐵十九局承建的集大原鐵路尚山隧道540米深處的掌子面,150多名施工人員有條不紊地推進隧道掘進工作。

  “尚山隧道圍岩多變,地下水豐富,對施工工藝和工期控制要求很高。我們春節不停工,確保工程進展和安全質量。”中鐵十九局項目負責人田學志説。集大原鐵路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鐵網呼南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加快工程建設,建設者在春節期間成立施工突擊隊,全力堅守施工一線。

  春運期間,隴海線咸陽渭河大橋比平日更加繁忙,每天30多趟列車飛馳而過。列車頻次增加,對線路設備磨耗增大,給設備檢查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年伊始,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公司西安工務段女子檢查組的姑娘們來到隴海線咸陽渭河大橋,對大橋近萬個零配件進行檢查,查看螺栓、扣件是否鬆動,趴在鋼軌上看線路高低、軌向和道床狀態是否良好。冬日的渭河水早已結冰,橋面的風冷得讓人瑟瑟發抖。

  一身黃棉襖,一雙皮手套、頭戴“雷鋒帽”,她們提著道尺和檢查錘,在室外零下十幾度的線路上,一走就是十幾公里。“辛苦是辛苦,但能夠守護鐵路幹線安全,辛苦也是值得的。”“90後”李爽説。

  穿好絕緣服,操作鬥臂車升上10余米的高空,對導線進行遮蔽、包裹、隔離,拆除老化的開關引流線,更換組裝新開關……初一清晨,國網湖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金淵帶領工友們在10千伏溪工202線開始帶電搶修工作。

  零度左右的寒風中,他們的臉凍得通紅。參加工作以來,這是金淵在帶電作業崗位春節假期值班的第17個年頭。

  金淵乘坐作業車奔赴搶修現場。(受訪者供圖)

  “我們的工作職責就是保障用戶365天用電穩定,不管風吹日曬還是白天黑夜,搶修電話一響就得立即出發,所以對我們來説沒有節假日的概念。”據金淵介紹,春節假期,為了保障群眾安全用電,帶電作業班24小時值守崗位。

  虎去兔來萬象新,正是奮進好時節。

  除夕夜,中鐵十五局深汕科教大道北段地下管廊內施工現場燈火通明。就地過年的50名工人堅守崗位,24小時分組施工。

  科教大道路面主路已經提前8個月實現通車,但在看不見的地下,作為城市“大動脈”的地下綜合管廊依然還在進行著最後的施工。“綜合管廊將電力、通信、供水等各種市政管線全部入廊,改善城市空間,但施工難度也同比加大。春節期間,我們要保質保量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專職黨支部書記李斐説。

  春節假期,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車輛川流不息,預計平均每天車流量在10萬輛左右。“我們堅守現場,全力保障通行安全。”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公司南京管養項目負責人呂宗泰説。

  在隧道養護的“神經中樞”隧道中控室內,記者看到,專業工程師24小時備勤,時刻監控隧道車流情況,一旦發現隧道內車輛出現拋錨和交通事故時,立刻&&救援車輛和人員前往現場救助。

  為美好生活添磚加瓦,為家國建設貢獻力量。新年起筆之際,一位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勞動者,用奮鬥書寫新起點、點亮新畫卷。(記者樊曦、王優玲、謝佼、李曉婷、潘曄、丁怡全)

【糾錯】 【責任編輯:吳咏玲 】
閱讀下一篇: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7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