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些“折角紅包”這樣的新風尚-瞭望周刊社

多些“折角紅包”這樣的新風尚

2025-11-17 11:23:39 來源: 瞭望 2025年第46期

  

  文 | 鐘焯

  前不久,廣東佛山順德一對新人在舉行婚宴時,將賓客紅包折角後退還的舉動獲得許多讚許。“折角紅包”這一風俗,既戳中大眾困於“人情債”的痛點,又以“一折一還”平衡了金錢與祝福。各地不妨因地制宜,推動形成更多類似化解人情負擔的新風尚。

  “折角紅包”戳中人情減負的期盼。在一些地方,感情深淺、祝福多少與禮金厚度捆綁,人情往來需“記賬”,隨禮焦慮不少。更有甚者,極少數地區芝麻大小的事情都要大操大辦,讓人不堪重負。“折角紅包”則以輕鬆無負擔的方式,還原了淳樸的人際關係,契合了人際交往更純粹的訴求。

  “折角紅包”還妙在情義和減負的雙向成全。一折一還既守住了情義,又卸下物質負擔,讓情感成為人際交往的核心:折起的是接受祝福,退還的是金錢,收到的是心意,享受的是過程。既滿足了人們為喜事“討彩”的心理,又化解了壓力。雙向輕鬆的相處模式,有利於讓紅包回歸祝福本質。

  有網友呼籲全國推廣,呼喚更多人情往來的新風尚。當下,各地已有不少實踐探索,如廣東湛江提倡逢好事種“喜事樹”、廣西百色提倡壓歲錢紅包不超過20元,還有不少年輕人創新形式減輕人情負擔,如退回電子轉賬的份子錢時備註“已折角”、發婚禮請柬主動附上“份子錢互免卡”……

  以“折角紅包”為靈感,各地肯定能探索出更多移風易俗的好形式,讓人情往來回歸本心,形成更多新風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