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內容標識為AI合成劃界-瞭望周刊社

強化內容標識為AI合成劃界

2025-11-17 11:23:20 來源: 瞭望 2025年第46期

  

  文 | 劉淏煜

  讓“院士”代言護膚産品,讓“演員”直播帶貨,用奧運冠軍聲音賣土雞蛋……近期,利用AI換臉、語音合成等技術生成虛假內容謀取私利或虛構突發事件、編造公共政策、捏造社會民生謠言的熱點事件多發。

  AI合成亂象侵犯了相關人士的肖像權、聲音權,還可能誤導公眾、損害消費者權益,甚至影響到社會信任乃至公共秩序。維護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應明確使用AI技術的底線與紅線。

  內容標識,是遏制AI合成亂象的第一道“防火墻”。9月1日起施行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聚焦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關鍵點,明確相關服務主體的標識責任義務,規範內容製作、傳播各環節標識行為,既為公眾提供辨識真偽的標準,逐步形成“以標識為準”的意識,更為後續追責提供證據,從源頭壓縮惡意行為的生存空間。

  儘管制度設計已明確各方主體責任與義務,實踐中仍有不法分子通過“鏡像翻轉”“畫中畫遮擋”等技術手段規避和隱藏標識。可見,凈化AI合成生態,破解AI造假困境,還需多方協同共治。

  一方面,技術服務提供商和內容發布平台應嚴守標識規定,加大技術投入、強化內容審核,優化用戶舉報和維權通道,健全追溯、下架以及追責機制。另一方面,需持續完善相關規定,實現從內容生成到公共傳播的全鏈條治理,以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違規嚴懲,有效消除侵權造假的土壤。

  技術發展唯有持續向善,方能持續向上。始終以規則護航發展,才能讓AI真正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