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三全”體系釋放發展實力-瞭望周刊社

湘潭“三全”體系釋放發展實力

2025-11-03 10:48:57 來源: 瞭望 2025年第44期

  

➤近年來,湖南省湘潭市全力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可獲得、更加安全”的營商環境,構建“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全方位協同”的“三全”鏈條服務體系,讓營商“軟”環境持續釋放發展“硬”實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戴斌 李京

  

  曾兩度停工的楊梅洲大橋上,車水馬龍,車輛川流不息;步步高超市收銀&前,重獲新生的零售巨頭單店平均日銷售額達100萬元以上——如何以營商環境之變破解發展難題?湘潭這座工業老城正在上演着嶄新的城市“加速度”。

  近年來,湖南省湘潭市全力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可獲得、更加安全”的營商環境,構建“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全方位協同”的“三全”鏈條服務體系,讓營商“軟”環境持續釋放發展“硬”實力。

湖南省湘潭市,楊梅洲大橋橫跨湘江   湘潭市委宣傳部供圖

  全生命周期:企業背後的“成長密碼”

  從一紙藍圖到實景畫卷,湘潭創新推出“湘潭服務、相當專業”護航營商“一個閉環兩個體系”工作機制,為企業精準鋪設全周期成長快車道。

  2025年3月以來,湘潭對2024~2025年全市189個億元以上招商引資項目全覆蓋走訪,協調解決相關訴求58件。湖南亞輝龍醫療器械創智生態園報建負責人唐承鵬深有感觸:“工作人員手把手指導資料準備,加班加點推進審批流程,使項目在最短時間內取得了必備的證件手續。”

  秉持“拼服務、拼環境就是拼發展”的理念,湘潭市針對企業孵化期、成長成熟期、轉型期三個階段,構建貫穿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

  在孵化期,湘潭打造了從市級統籌到園區落地的全方位孵化體系。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湘潭昭山“綠心文創谷”提供免費辦公場地,並配套創業輔導、項目孵化等十項“管家式”服務,形成了“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的全鏈條孵化生態。

  針對成長成熟期企業,湘潭市持續推進100億級企業“聚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裂變”和企業上市“金芙蓉”躍升計劃,實施“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單項冠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目前,已累計培育636家創新型中小企業以及3家國家級、33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面對企業轉型期的挑戰,湘潭市作為全國第三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重點推進“智賦千企”行動。2022年,湘鄉金聯建材通過湘鄉市相關部門指導,憑“碳賬戶”信息獲得1100萬元綠色貸款,生産效率提升20%。目前,“碳賬戶”機制已推廣至全市規上重點工業企業,為綠色轉型注入金融活水。

  近年來,湘潭還&&“普惠支持+標杆激勵+金融賦能”等政策,建立“需求—服務—産品”一體化供給機制,開發“小快輕準”數字化産品,着力破解民營企業“不想轉、不敢轉、不會轉”的轉型難題。

  全要素保障:破解發展堵點的“金鑰匙”

  湘潭市圍繞土地、産業鏈、物流、人才等關鍵要素,&&了一系列新政,系統性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湘潭創新上線運行網上“土地超市”。韓國OSTECH株式會社中國(湘潭)智造基地項目率先採用“服務前移+定制服務+全程跟進”的模式,實現“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

  “湘潭市不拼補貼、不拼優惠,而是通過提高服務水平、降低綜合成本等吸引投資。”韓國OSTECH株式會社負責人權永吉坦言。

  土地要素的高效配置,為産業集聚提供了堅實基礎。湘潭經開區早年引入吉利汽車湘潭製造基地後,圍繞整車製造繪製“産業鏈圖譜”,精準補鏈延鏈。如今,這裡已匯聚多家世界500強和知名零部件配套企業。

  産業集聚效應,進一步體現為物流與交易成本的降低。湘潭先進金屬材料精深加工産業園中,中鑫重鋼董事長朱可衛算起經濟賬:“以前採購鋼材每噸運費超百元,現在園區配套企業直供,成本降到個位數。”

  目前,該“園中園”已吸引十余家上下游企業入駐,構建起汽車核心零部件、風電裝備、工廠住宅鋼構件、工程機械配套産品製品全鏈條生態,項目達産後年産值預計達50億元。

  “社會物流總費用佔地區生産總值12.8%,為全省最低。”湘潭市發展改革委商務科負責人王奎介紹。據了解,全國大型鋼鐵物流企業一力物流在湘潭經開區項目正加速推進,九華通用機場已獲批建設,湘潭的“公鐵水”正朝着“公鐵水空”升級提質,將進一步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

  除了土地、物流等硬要素,人才支撐同樣是全要素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湘潭探索“七分法”培訓模式,通過分齡、分群、分業、分時、分地、分單、分級的方式,構建全方位、全需求、全鏈條服務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夯實製造業強市人才根基。

  人才不僅要“育得好”,更要“留得住”。湘潭綜保區百工人驛公寓已解決800余名産業工人住宿難題。此外,湘潭還計劃3年內打造500套高品質青創人才公寓,讓青年人才“來潭一個包、安下一個家、共建一座城”。

  全方位協同:政企社聯動的“生態雨林”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湘潭建立市場主體訴求“親商管家”一體化響應機制,並定期舉辦“親商面對面”“企業接待日”等活動,搭建政府、社會各界與企業溝通交流的橋梁。

  湖南沐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越超曾反映,因股東歷史問題導致出口退稅存在困難。湘潭市稅務部門現場制定長短結合的出口退稅解決方案,同時,湘潭綜合保稅區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發揮供應鏈代採優勢,累計為沐樺智能代採四批次原材料,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在優化服務的同時,湘潭市也刀刃向內,通過建立營商環境負面案例通報機制及明確線索移送機制等舉措,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

  法治護航下,知識産權保護快速響應機製成效顯著。湘潭市與北京市知識産權保護中心協同聯動,助力湖南桑尼森迪公司實現36小時快速維權。此外,湘潭市以國家級知識産權保護中心正式運行為契機優化專利預審服務,實現發明專利22天、實用新型4天、外觀設計2天授權。

  社會力量也深度參與營商生態構建。全市企業破産處置府院協調聯席會議上,市破産管理人協會踴躍建言獻策;依託湘潭大學湖南國家應用數學中心等優勢科教資源,湖南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雨湖基地成功落地;在長株潭公平競爭審查跨區域協議框架下,三市建立互查互認機制,區域協同邁出關鍵步伐……

  隨着“湘潭服務”沉澱為城市基因,一套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服務體系已然成型。這座曾負重前行的工業老城,正以專業化、系統化的營商環境服務,用“湘潭智造”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