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十三中創新思政教育:誠信廳裏築起立德樹人新高地-瞭望周刊社

衡水十三中創新思政教育:誠信廳裏築起立德樹人新高地

2025-10-24 16:22:05 來源: 瞭望

  

  10月16日,由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河北省教育廳等聯合主辦的2025思政課一體化發展與創新交流大會上,衡水市教育局督學、衡水第十三中學黨委書記白祥友分享“誠信廳”育人案例,為破解思政教育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難題提供了生動範本。

  “新時代思政教育既要保持理論深度,又要蘊含情感溫度。”白祥友在“新華思政思享匯”圓桌沙龍上&&,“我們認為,課程就是‘課’與‘程’——‘課’要無處不在,‘程’要無時不有。”這一理念在十三中的“誠信廳”建設中得到了充分詮釋。

  該校將傳統超市改造為育人場所,完成三大創新:撤除售貨員,實現學生自主購物、刷臉支付;取消門鎖,24小時開放;堅持平價代購,所有商品按進價銷售。記者看到,大型商超售價88元的洗髮水,這裡僅售28.5元。

  “越是相信學生,學生越值得我們相信。”白祥友説。對於是否存在逃單現象,他坦誠回應:“過去曾經有,現在真沒有。學生內心的道德約束已遠高於商品價值。”每月盤貨始終分文不差,印證了信任教育的成功。

  校園裏,精心設計的育人空間隨處可見:“拾金不昧角”以金色“金”字與黑色“昧”字形成鮮明對比,啟迪學生守護金子般的品格;貨幣文化墻上“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警句與珍藏版人民幣相映成趣,墻邊放置的千元現金,九年來始終無人觸動,成為檢驗誠信教育的“試金石”。

  白祥友強調,這些特色場景共同構建起“處處是文化、處處是教育”的育人生態。誠信廳是“課”,購物過程是“程”,學生在自主選擇中完成自我教育,實現了思政教育從知識傳授到價值引領的昇華,為新時代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智慧。□

  (拍攝時間:2025年10月19日 學生課間在誠信超市自主購物;侯雪燕 攝)

 (拍攝時間:2025年10月18日 拾金不昧角文化墻;侯雪燕 攝)

(拍攝時間:2025年10月18日 中國貨幣發展史文化墻;侯雪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