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産業邁向“自進化”新階段
➤自進化能力代表着AI手機發展的新方向。榮耀的實踐表明,這種創新模式將推動行業從簡單的功能競爭轉向系統能力構建,為用戶帶來更智能、更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當前,全球正迎來一場AI驅動的産業變革。這場關乎國家競爭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AI不僅是技術創新的制高點,也是推動各領域從“數字化”向“智能化”躍升的核心引擎,是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牽引。
終端設備作為觸達億萬用戶的最終載體,其智能化水平是AI變革深度與廣度的重要體現。當前,智能手機行業正處於從功能機向智能終端再向智慧夥伴演進的關鍵階段。
2024年被稱為“AI手機元年”,各廠商紛紛推出具備AI功能的智能手機,但多數産品仍停留在語音助手、影像優化等單點功能層面,尚未形成系統性的突破。業內認為,這種功能堆砌式的創新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用戶對智能終端日益增長的需求,産業亟需尋找新的突破方向。

“自進化”定義AI手機未來
真正的AI手機應該是什麼樣的?行業如何突破同質化競爭困境?自進化AI理念的提出為行業發展指明了新方向。
與傳統AI手機出廠即定型的特點不同,自進化AI讓手機具備了持續學習和自主優化的能力,實現了從“工具”到“夥伴”的轉變。
以某廠商的最新旗艦機型為例,其智能體像一個不斷成長的智能夥伴,能夠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分析用戶習慣、環境變化等數據,自動調整和優化各項功能表現——它能記住你的習慣,理解你的語氣,甚至成為你覆蓋“衣食住行購”等3000+場景的“全能搭子”。比如,對商務人士而言,只需一句“幫我約張總周三下午開會並準備項目方案”,手機就能自動篩選日程、發出會議邀請、生成方案框架。
業內認為,自進化AI的核心價值在於三個方面:一是持續進化能力,使終端能夠根據用戶習慣和環境變化自動優化性能;二是場景適應能力,可覆蓋衣食住行購等多元場景;三是用戶參與機制,通過創新性的反饋計劃,讓用戶需求直接驅動産品進化。這些特性共同構成了新一代AI手機的核心競爭力。
這種創新模式打破了智能手機“出廠即巔峰”的傳統發展路徑,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發展思路。“自進化能力代表着AI手機發展的新方向。榮耀的實踐表明,這種創新模式將推動行業從簡單的功能競爭轉向系統能力構建,為用戶帶來更智能、更個性化的使用體驗。”
中國AI終端能力全球領先
當自進化AI為智能手機打開新的想象空間,一個問題自然浮現:在這場全球AI終端的競賽中,中國企業究竟處於什麼位置?答案令人振奮。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AI手機出貨量同比激增591%,預計2025年將突破1.18億台。這一增長的背後,是中國企業在AI技術創新上的持續突破和獨特優勢。
以榮耀Magic8系列為例,其創新性實現了多模態信息的深度融合處理。當你對手機説“幫我記錄這份靈感”時,YOYO智能體不僅能聽懂你的話語,還能通過攝像頭識別你正在查看的設計草圖,結合當前時間和地點信息,自動生成帶有標籤的創意筆記。這種跨模態的理解能力,讓AI終端真正成為懂得用戶需求的智能夥伴。
技術突破的背後,是中國企業獨特的創新生態和發展優勢。中國龐大的用戶基數為AI訓練提供了豐富場景。超過10億的智能終端用戶,每天産生海量的真實使用數據,這讓中國企業的AI算法能夠快速迭代優化。榮耀YOYO智能體之所以能在三個月內將場景覆蓋從200個擴展到3000個,正是得益於真實用戶數據的持續滋養。
中國企業在技術産業化方面展現出驚人效率。從實驗室研發到量産上市,中國企業的平均周期比國際同行縮短30%以上。這種快速響應能力,讓技術創新能夠迅速轉化為用戶體驗的提升。以榮耀與高通的合作為例,雙方從技術研發到産品落地的協同創新,使芯片性能得到最大化釋放。
更重要的是,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AI終端産業鏈。從京津冀的算法研發,到長三角的芯片設計,再到珠三角的硬體製造,完善的産業配套為創新提供了堅實基礎。
市場數據印證了中國AI終端的領先地位:AI手機滲透率從2023年的3%躍升至2024年的22%,預計2025年將佔據整體市場的40.7%。這些數字背後,是中國企業的AI創新不僅停留在技術參數,更獲得了市場的真實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在AI倫理和隱私保護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榮耀等企業通過端側處理等技術,確保用戶隱私安全。這些舉措不僅贏得了用戶信任,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探索了重要路徑。
業內專家指出,中國AI終端正在實現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歷史性轉變。這種轉變不僅體現在技術參數上,更體現在對用戶需求的深度理解和創新體驗的持續突破上。隨着自進化AI等創新理念的落地,中國企業在全球AI終端競爭格局中正展現出越來越強的引領力。
構建面向未來的AI終端生態
在中國AI終端實現技術領先的基礎上,如何將這種優勢轉化為持續的發展動力?答案在於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
當前,全球智能終端生態正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然而生態碎片化、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制約着産業發展。一方面,不同品牌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存在技術壁壘;另一方面,應用開發者需要針對不同平台進行重復開發。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用戶體驗,也制約着産業創新效率。
榮耀在生態建設方面的實踐提供了有益參考。Magic8系列實現的跨品牌設備互聯能力,打破了不同生態系統間的壁壘。這種“兼容並蓄”的生態觀,有助於推動形成統一的技術標準和應用生態。位於深圳灣的榮耀阿爾法全球旗艦店通過設立創新沙龍區,邀請用戶和開發者共同探討未來AI終端形態,為構建開放共贏的産業生態提供了實踐案例。
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我國正處在從“製造大國”向“智造強國”轉型的關鍵時期。榮耀Magic8系列的推出,不僅代表了企業的技術突破,更展現了我國在全球智能手機産業鏈中的地位提升。隨着“自進化”理念的落地實踐,中國企業在全球AI終端領域有望實現更大突破。與此同時,政府也通過“人工智能+”行動計劃等政策,鼓勵企業構建開放生態。
業內認為,技術開放、生態共贏的發展模式,將推動中國AI終端産業從産品輸出向標準輸出、生態輸出升級。隨着5G、物聯網等新基建完善,一個連接更緊密、服務更智能的AI終端生態正在形成。
未來,AI終端設備將無處不在,服務更貼近個人需求,決策更精準智能。在這個過程中,堅持開放創新、加強産業協同,將助力中國AI終端在全球市場實現更大突破,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