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滬探路産業轉移利益共享
➤在跨區域合作棋局中,利益共享始終是合作雙方的重要考量。探索財稅利益、經濟指標共享機制的創新路徑,成為打通産業協作堵點、調動多方積極性、讓合作邁向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
➤當財稅利益的分配範圍、分配方式與分配期限有了清晰答案,兩地合作便掃除了關鍵障礙,得以輕裝上陣、加速前行
➤進一步吸引更多主體參與共享項目收益分配,拓展利益共享的覆蓋範圍與合作深度,探索産業遷出地與承接地間更多元的共享模式,讓共享機制的紅利輻射更多區域、領域與主體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馬姝瑞 吳慧珺
無塵車間內,一排排嶄新的設備精密運轉,剛下線的Micro-LED芯片經過仔細檢查後,將發往三星、索尼等行業巨頭企業。在安徽省六安市的六松現代産業園,安徽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正緊張有序地生産。
今年6月,該公司總投資3億元的Micro-LED顯示芯片和模組項目正式投産。與其他産業項目不同,這一項目正式盈利後,為地方帶來的財稅收入和相關統計數據將由六安市和上海市松江區共享。
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進程中,跨區域共建産業園日益成為區域協作的重要載體。通過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加強市場基礎制度統一、深化要素資源流動,更多跨區域共建産業園,正助力兩地産業升級迭代,推動區域市場一體化加速發展。
在跨區域合作棋局中,利益共享始終是合作雙方的重要考量。探索財稅利益、經濟指標共享機制的創新路徑,成為打通産業協作堵點、調動多方積極性、讓合作邁向深度融合的關鍵所在。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了解到,安徽省六安市和上海市松江區正在六松現代産業園探索産業轉移利益共享機制,以“共享”財稅、統計數據等指標,積極推動利益共享機制落地見效,破除産業轉移的深層次障礙。
産業轉移開啟“共享”模式
上海與六安“合夥”開園源自四年前。2021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確定上海市松江區結對合作幫扶安徽省六安市。
2022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上海市對口合作六安市。
從一個區到一個市,從結對幫扶到對口合作,“六安—上海”的協作版圖持續拓展,合作能級躍升至新高度。
2022年8月,松江區與六安市金安區簽訂合作協議,六松現代産業園作為省際合作園區正式確立。園區選址金安經濟開發區核心區,緊鄰合肥市肥西縣,規劃範圍約15平方公里,成為皖滬兩省市協作共建的産業園區。
在産業轉移中,如何有效推動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關鍵在於理順財稅分享機制,通過鼓勵産業轉出地和承接地建立産值、收益等指標分享機制,以模式創新實現兩地財稅利益、經濟指標共享。
2024年11月,六安市與松江區簽訂《金安經濟開發區(六松現代産業園)利益共享機制協議》。2025年2月,安徽省與上海市統計、發改部門聯合印發《六松現代産業園(金安經濟開發區)統計數據分算使用辦法(試行)》。這標誌着“財稅分成、統計分算”跨區域共享機制正式落地,兩地開啟更高程度的對口合作。
稅收如何分成?由松江區人民政府及有關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引薦並落戶六松現代産業園(金安經濟開發區)的工業項目,按照先徵後分原則,依法依規留抵退稅後,對項目産生的六安市及金安區兩級實際稅收留存部分,與松江區按6:4的比例分成。
統計如何分算?對同類工業項目的固定資産投資、工業投資,以及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增加值及營業收入等指標,自企業達到申報標準、納統入庫起,由六安市、松江區按照6:4的比例,對相關指標數據進行分算。
共享分成分算多久?自企業竣工投産、松江區可實際享受分成之日起計算,松江區在5年內共享分成分算。
當財稅利益的分配範圍、分配方式與分配期限有了清晰答案,兩地合作便掃除了關鍵障礙,得以輕裝上陣、加速前行。
目前,首批兩個實行統計分算、稅收分成的“共享”項目落地。記者了解到,除已投産的賽富樂斯項目外,還有計劃投資1.1億元的“安徽曼盛年産60000萬套塑料包裝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內投産。這一項目由外商獨資企業曼盛包裝(上海)有限公司投資,是曼盛包裝自落戶上海松江後在中國的首個擴産項目。
“利益共享是用‘分蛋糕’促進‘做蛋糕’,基於長三角的産業協作基礎,能夠共享的項目既有産業轉出地擴大生産規模的企業外溢,也有先發地區主動將合適的招商引資項目向承接地推薦,引導産業梯度有序轉移。”上海選派至六安的挂職幹部、六松現代産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健説。
利益共享仍在“探路期”
“推進跨區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動産業跨區域轉移和生産要素合理配置,使長三角真正成為區域發展共同體”,是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要求。《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完善産業在國內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推動轉出地和承接地利益共享。”
作為滬皖兩地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六松現代産業園以創新實踐,積極推進利益共享機制新探索。
自協議簽訂以來,六松現代産業園的利益共享機制得到了兩地的大力支持。機制實施後,松江區合作交流辦與六安市發展改革委聯合舉辦共享機制説明會,向松江各街鎮園區、國有企業等詳細解讀政策。松江區發展改革委定期摸排工業項目外溢轉移情況,與六安市積極對接,助力機制真正運轉起來。
由於首批兩個項目還未到“一年一分”的時間點,目前跨省數據完全分算、納入共享機制的項目儲備、提升政府引導效力等工作,還需進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機制仍在探路期。
首先,由於統計工作專業度、複雜度較高,跨省數據尚不能完全實現分劈分算。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根據現行的統計法律法規與相關制度,本着“不重不漏”的原則,一個項目只能在一地納統入庫,省級數據分劈分算需要國家統計局“提級”操作。
目前,六松現代産業園的統計分算主要由六安市、松江區完成項目認定、數據核定並上報,由皖滬兩地省級統計部門對數據分別進行核減與核增,在考核層面實現分算,作為地方考核依據。而國家正式認定併發布的相關統計數據,仍只計入安徽省,不計入上海市。
安徽省統計局統計設計管理處處長尹必琼告訴記者,考慮到實際納入分算的項目數量不多、分算數據不大,在兩省市各自數據中的佔比非常小,當前工作重心主要放在“探路”上,步子不宜太大,還要在操作中逐步完善。
其次,尋求轉移或新增投資的“活水”減少,納入共享機制的項目儲備仍需挖掘擴充。
受外部環境影響,當前企業投資擴産意願有所減弱,已排摸到的轉移、擴産信息並不多。一些項目轉出地的幹部坦言,轉出地也面臨産業競爭和經濟發展壓力,特別是優質項目的競爭更加激烈。
此外,在實際操作中,政府引導方向與市場主導的實際走向間,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六松現代産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綜合部部長洪釗説,利益共享機制由政府引導,目的是讓産業跨區域轉移中的轉出地和承接地都有所獲益,在統計、稅收等核心層面實現“共贏”,但企業的生産經營實際決策權並不在政府,項目最終流向仍取決於企業自身和市場條件。
“加之目前機制覆蓋範圍有限,怎樣更大程度發揮政府引導的效力,從哪些方面優化服務,都需要進一步探索。”洪釗説。

安徽賽富樂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Micro-LED 顯示芯片和模組項目正式投産(2025 年 6 月攝) 受訪者供圖
推動共享機制升級擴面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面向“十五五”,六松現代産業園正在謀劃立足上海、面向長三角,繼續以招商引資為中心,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拓展招商渠道。
同時,六松現代産業園將深化“管委會+公司+基金”模式,發揮吉六零山海合作系列基金的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服務區域合作,探索更多項目通過利益共享機制釋放雙贏紅利。
在鞏固共享機制既有優勢的基礎上,多位受訪者建議,進一步吸引更多主體參與共享項目收益分配,拓展利益共享的覆蓋範圍與合作深度,探索産業遷出地與承接地間更多元的共享模式,讓共享機制的紅利輻射更多區域、領域與主體。
讓多元化的主體參與其中,共同發現項目、投資項目、運營項目。利益共享機制旨在服務並引導産業有序轉移,緩解省際之間對産業轉移“損失”稅收、影響考核的顧慮,破除産業轉移的深層次障礙壁壘。
多位基層幹部認為,基於共享機制的目標,利益共享機制的“領路”主體可不限於兩地政府,投資機構、商協會、園區運營商等都可探索納入。比如,鼓勵一些專業的園區運營商跨區域建設“園中園”等,項目收益也可進行共享,政府的工作重心相應地從招商引資轉向提升營商環境、優化為企服務。
利益共享機制的合作層次和範圍,可進一步拓寬和擴大。記者了解到,六松現代産業園的利益共享機制目前僅在上海松江、六安金安之間實行,原因在於這兩區是上海在合作幫扶皖北城市與革命老區對口合作兩項方案中的“重疊區域”。
“利益共享機制下的産業轉移與單向遷移不同,具備了産業匹配、政府背書、承接有序等多重條件,這些都是整個長三角區域的共同優勢。”上海選派至六安的挂職幹部、六松現代産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海峰説,未來可考慮適時將這一機制,向其他具備産業基礎的合作幫扶與對口合作區域拓展。
産業流動並非“單行道”,共享機制需要“雙向奔赴”。基層幹部提出,産業遷出地和承接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為改革探索創造更多條件。
“不少企業需要在上海等先發地區設立研發、銷售和企業總部,有的地方政府也需要在上海建立‘科創飛地’‘城市客廳’等,這種自發的要素雙向流動也可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機制,讓轉出地和承接地變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獲得雙贏、多贏的共享成果。”丁健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