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煥新
➤如今,伊春社會工作者日均走訪時長增加4.2小時,群眾滿意度提升16個百分點
➤有了色彩標注工作法,網格員可實現簡單事項48小時內辦結,複雜事項7個工作日反饋進展
➤通過社會公開招聘一批、優秀網格員選拔一批、編制人員清理一批、末位淘汰退出一批“四個一批”,伊春將社區工作者中大專以上學歷佔比提升到72.22%,“90後”佔比提升至32.2%
➤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實踐,拓展了基層治理的範圍、邊界,催生出更加彈性、敏捷、智慧的公共服務,為城市轉型持續蓄積新動能
文 | 劉苗苗
小興安嶺腹地,紅松林海綠浪翻涌,松香瀰漫。
坐落其中的伊春因林而生、因林而興,肩負着守衛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重任。
以創新思路激活生態能量。伊春市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前移服務陣地、織密網格管理,為全國資源型城市的現代化轉型再添新注腳。
前移服務陣地
兒童游樂區、乒乓球室、舞韻森光舞蹈室、紅色茶室……走進伊美區紅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按功能劃分的居民活動空間布設其中。幾位老人正在舞蹈室排練,音樂聲、歡笑聲交織在一起。
出市入縣,建在豐林縣松林戶外風情小鎮游客服務中心的黨群服務驛站,新添了數十把原木色新式座椅,供游客和居民休憩。“游客明顯多了,駐停時間也更長。”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陶新如告訴記者。
黨群服務中心是黨&&群眾的重要紐帶。2023年起,伊春市開展“黨群伊家”行動,對社區空間實施大改造,建設開放、溫馨的客廳式互動空間。
“80%的辦公空間換作群眾活動空間,20%的群眾活動空間改為辦公空間,騰退辦公面積1.2萬平方米,群眾活動面積佔比達86.4%。”伊春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程偉介紹,騰退的空間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便民活動空間,開展群眾活動。
友好區向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棋牌室,清晨七點半就坐滿了老人。71歲的張仁功感慨:“天天跟趕大集似的,一天不來就感覺少點啥。”
陣地前移,服務前置。社區工作者走進千家萬戶,把服務送到群眾庭院裏、炕頭前、餐桌上。“現在走門串戶,大夥兒腌酸菜都喊我搭把手。”嘉蔭縣朝陽社區社區工作者白曉純説。如今,伊春社會工作者日均走訪時長增加4.2小時,群眾滿意度提升16個百分點。
強固治理基石
一支筆,一個本,一部手機,一個帆布包……清晨薄霧中,伊美區紅升街道網格員王光華帶着固定“裝備”,開啟了一天的“走格”工作。民情記錄本封面上,“天大的小事”五個燙金大字閃閃發光。
王光華走街入戶了解民情,分類記錄相關情況,反映給有關部門,推動群眾訴求快速響應、基層矛盾快速化解。
“紅色標注黨建事項,高效色對應網格職權內事務,協作色需多部門聯動,和諧色專記矛盾糾紛,暖心色記錄個性化需求。”按照紅升社區摸索的“千色分類”經驗和“色彩密碼”,王光華逐一記錄當天的“走格”收穫。有了色彩標注工作法,網格員可實現簡單事項48小時內辦結,複雜事項7個工作日反饋進展。
網格員的日常折射出網格管理的精細化。
抓住網格管理這一關鍵,伊春將黨建、政法綜治、民政、城管、信訪、市場監管、衞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絡統一整合為“一張網”,再按照300戶左右標準重新劃分基礎網格,織成一張更密更細的網,形成社區基礎網格1344個、農村基礎網格259個、專屬網格1405個。
伊春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崔巍介紹,這樣布局可以確保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受理、風險隱患第一時間發現、急難愁盼第一時間解決,同時兼顧城鄉治理不同特點。
伊春將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專業網格員有機整合併充實到網格中,確保每一個網格都有一名專職網格員、若干兼職網格員和專業網格員。
專職網格員以社區工作者為主;兼職網格員吸納在職黨員和廣大群眾。
在職黨員通過“紅松分”積分增加評先評優得分,廣大群眾通過“興安分”積分兌換實物和特色服務。專業網格員由職能部門人員擔任,通過幹部常態化下沉機制,讓新錄用公務員、選調生及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脫産進入網格鍛煉,機關幹部下社區開展靶向幫扶。
調結構,練內功。通過社會公開招聘一批、優秀網格員選拔一批、編制人員清理一批、末位淘汰退出一批“四個一批”,伊春將社區工作者大專以上學歷佔比提升到72.22%,“90後”佔比提升至32.2%。社區工作者化身“政策通”“多面手”,對民生訴求“一人受理,全程通辦”,與群眾打成一片,及時響應群眾訴求。
優化人才,配強裝備、利用技術,伊春整合多部門資源和信息平台,建成貫通“市、區、街、社、網”的一體化網格治理系統以及242個標準化網格協調指揮中心,配套開發“伊網通”App網格員端和群眾微信小程序端,網格員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去年冬天,南岔縣晨明社區的喬大爺突發疾病。受暴雪影響,常規救援車輛無法進山。社區工作者宋蒙娜通過“伊網通”App“急事快辦”通道上報,應急鏟車20分鐘內抵達現場,連夜開闢出一條近3公里的生命通道。
結構優、隊伍強、技術硬,基層治理末梢反應更靈敏……織密每一個最小網格的綜合效應正在釋放。
協調聯動蓄積動能
8月上旬,伊春最大的早市人流如織,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選購當地特色食品,各類攤位應接不暇,早餐門店座無虛席。
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新青國家濕地公園等熱門景點前,游客隊伍排出上百米。“以前來過很多次,真沒見到這麼多人。”當地人有感而發。
2025年夏季,伊春核心景區游客接待量同比增加超40%,讓公共服務、應急管理、市容環境、社會秩序承壓。伊春各級黨組織衝在最前線,協調整合社會各方資源力量,護航游客出行便利。
在伊春火車站、林都機場等游客集散地,伊春設立黨員志願服務崗、“寵客聯盟”服務站,組織1200余名機關黨員幹部、網格員、新就業群體組成“護游隊”。
在湯旺縣,公安幹警、交警、醫護人員、志願者深入景區一線,為游客規劃路線、維護交通秩序、測量血壓。遇到糾紛,公安幹警第一時間現場調解,優先保障游客權益;遇游客輕微交通違法,交警快速處理,不耽誤游客行程。
嘉蔭縣啟動應急住宿機制,統籌全縣閒置房源,滿足游客住宿需要,全部開放助老餐廳、人才公寓、停車場、公共衞生間等便民設施。
目前,伊春市10個縣(市、區)已全面開啟“寵客模式”。“這一模式通過服務游客,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基層治理效能,讓政府、企事業單位、社區組織和市民緊密聯動,增進了城市多元共治的共識和默契。”伊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祖小明説。
祖小明&&,這場黨建引領下的基層治理實踐,拓展了基層治理的範圍、邊界,催生出更加彈性、敏捷、智慧的公共服務,為城市轉型持續蓄積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