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搭建平台打破供需壁壘
➤從金融服務到産業鏈主配協同、物流通道匹配、國企民企資源共享,近年來長沙供需對接活動不斷拓寬範圍,持續回應企業“急難愁盼”
➤有的龍頭企業和圍墻外的中小企業“不相識、沒往來”,在經營壓力較大時,“打破這堵圍墻”尤為迫切
➤“參加供需對接活動就像‘看病’一樣,銀行行長面對面指出企業的融資難點並對症下藥,增加了我們的發展信心。”
➤需求挖掘要更“深”。不只是“缺訂單”“缺資金”,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需求日益增加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譚劍 白田田 周楠
“我們是科技型企業,缺乏抵押物,有什麼合適的産品?”“專精特新貸、科技e貸等産品增信措施多樣,審批時間短。”
在湖南湘江新區,來自中國農業銀行長沙麓山支行的11名客戶經理,面對企業負責人的連環發問,開展“一對二”服務。這是近期舉辦的長沙“星商通”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精準對接會上的場景。
當前,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各地産業發展、招商引資由“拼補貼”轉向“拼服務”。企業需要什麼?政府如何服務?在湖南長沙,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供需對接活動讓人眼前一亮。
長沙通過搭建“政府引導不主導、市場運作不缺位”的供需對接平台,實現供需對接活動常態化、品牌化、專業化運作,成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一招。
聚焦企業“急難愁盼”
作為長沙市工商聯打造的品牌活動,金融服務對接會自2022年以來已舉辦12場,滿足企業融資需求超113億元。長沙市工商聯黨組書記何惠風説,供需對接活動最初從金融服務着手,主要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老大難”問題,構建“政府+商會+金融機構+企業”四方合作機制。
從金融服務到産業鏈主配協同、物流通道匹配、國企民企資源共享,近年來長沙供需對接活動不斷拓寬範圍,持續回應企業“急難愁盼”。
當前,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競爭激烈,“為産品找銷路”成為企業剛需。長沙市寧鄉市工信局局長張毅説,有的龍頭企業和圍墻外的中小企業“不相識、沒往來”,在經營壓力較大時,“打破這堵圍墻”尤為迫切。
寧鄉市設立企業産銷對接服務中心,不定期分産業鏈、集群舉辦對接活動。該中心工作人員手機裏都有一份動態更新的企業信息&賬,匯集近300家企業的基本情況。借助這個數據庫,供需雙方能快速配對。
“不出海,就出局”,開拓海外市場是很多內陸企業的新課題。針對這一需求,長沙相繼舉辦“商務領事長沙行”“跨國公司長沙行”等活動,打造“國際採購高端對接會”品牌,全面鏈結全球技術、資金和人才。
“不沿邊、不靠海”,出海通道不暢怎麼辦?長沙分別開設鐵水通道和航空通道專場交流活動,幫助企業優化物流方案。2023年以來,累計600多家進出口企業參加,打通跨境貿易口岸通關等物流堵點難點100多個。
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産高空作業平台,近年來海外業務快速增長。借助供需對接平台,這家企業從去年開始通過中歐班列(長沙)發運“星邦專列”,較以往海運方式節省近一個月的運輸時間。
長沙市人民政府物流與口岸辦副主任譚磊説,對於國際物流,一些參加供需對接活動的企業董事長、總經理從“不了解”到“很重視”,找到了降本增效新通道。
精準服務形成“解題閉環”
記者了解到,傳統供需對接活動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孤島、資源錯位、響應滯後等弊端。簡單把企業叫到一起開個會、講個話,很難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供需對接需在服務上做細做實。
在前端,供需精準匹配。“星商通”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精準對接會舉辦前,長沙市工商聯下發“摸底表”,匯總企業融資需求,參會銀行工作人員也會提前查看相關企業營收、貸款、抵押物等信息,做到心裏有數。
“參加供需對接活動就像‘看病’一樣,銀行行長面對面指出企業的融資難點並對症下藥,增加了我們的發展信心。”湖南省韻滋善健康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勳説。
針對企業的個性化需求,有關部門還會開展定制服務。3月,一場“我為企業找訂單”産業鏈供需對接活動在長沙經開區舉行。鐵建重工等企業相關負責人走進湖南雅圓精密製造有限公司車間,在生産一線進行“多對一”交流。
長沙經開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楊佳文説,自2023年以來,園區已舉辦40多場供需對接活動。如今,園區更加注重組織分行業、分層級、分主題的“小而美”活動,沒有領導講話環節,供需雙方直奔主題,這種形式受到企業歡迎。
在後端,服務全程跟上。何惠風説,供需對接活動是“政府搭&,企業唱戲”,不能“戲唱完了,人就散了”。長沙將供需對接和“萬名幹部進萬企”“政企通專線”等工作相結合,打造多部門參與的服務平台。一些供需對接活動編制“會後跟蹤表”,形成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閉環。
湖南新亞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LED顯示屏生産企業,90%的産品銷往海外。去年5月,這家企業需緊急交付6400&LED顯示屏,用於歐洲盃和巴黎奧運會。通過中歐班列發貨約7天后,因為換裝問題在境外某口岸滯留。
該公司國際營銷中心總經理魏序芳,當時正在國外出差。這時,她想起之前參加的物流通道供需對接活動,趕緊&&物流與口岸辦、貿促會。“不到24小時,物流卡點就疏通了,貨物最後按時交付。”魏序芳説。
持續迭代實現“雙向奔赴”
“供需對接助推市場雙向奔赴,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康鎮麟説,供需對接活動的重要價值在於優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信心,讓企業享受真心實意的服務,獲得真金白銀的效益,營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小氣候。
需求挖掘要更“深”。不只是“缺訂單”“缺資金”,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需求日益增加。
長沙市貿促會副會長陳科舉例説,出海時招引專業法律、稅務人才和國際營銷人才,打通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之間的堵點,構建新型供應鏈和産業生態等,這些將成為供需對接的重要領域。
資源整合要更“廣”。在供需對接活動中,讓參與方跳出本地“小圈子”,構建更多元的“朋友圈”。
受訪人士認為,在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需要打通內外貿深度對接渠道,加強內陸地區與長三角、大灣區以及邊境城市的優勢互補,更廣泛地盤活政府、企業、商會、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資源,構建共享共贏“朋友圈”。
服務主體要更“活”。構建“企業家服務企業家”機制,打破傳統單向服務模式。
長沙支持引導十余位民營經濟人士發起成立星商之聲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探索“企業家服務企業家”機制。該中心輪值理事長盧路成説,這一機制打破了傳統服務模式中“政府端菜、企業用餐”的單向供給局限,推動服務模式從“政府搭&”向“企業家搭&”升級,讓企業服務更貼合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