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創新加速産業基礎高級化-瞭望周刊社

計量創新加速産業基礎高級化

2025-07-22 10:43:49 來源: 瞭望 2025年第29期

  

➤通過建立統一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能有效破解産業協同中的“測量壁壘”,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為産業鏈韌性築牢技術防線

  文 | 焦志鋒

  

  製造業計量是計量在製造業領域的創新應用和具體實踐,是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技術基石,更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在全球製造業格局加速重構、我國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製造強國的關鍵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於製造業計量創新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標誌着我國製造業計量工作邁入系統謀劃、創新驅動、體系賦能的新發展階段。

  作為我國製造業計量領域首個政策性文件,《意見》立足産業實際需求,着眼未來競爭格局,通過實施14項重點任務,建立健全先進的計量校準服務體系,為製造強國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承載高質量發展關鍵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製造業計量工作,我國製造業計量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但仍面臨諸多挑戰。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約6%的關鍵計量器具完全依賴進口,超35%的國産産品距離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約10%的計量技術規範尚為空白,部分現行計量技術規範已滯後於産業發展,亟待修訂完善。這些問題制約了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鏈現代化。

  在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産業體系進程中,製造業計量承載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使命。計量是製造業的重要技術基礎之一,深度融入産品設計、研發、生産、試驗、使用的全過程。在産品設計階段,精確的計量數據能確保産品各項參數符合高標準要求;在産品研發階段,依據計量來驗證技術路線可行性;在産品生産階段,計量技術確保零部件製造精度與産品組裝準確性,保障批量産品的一致性和互換性;在産品試驗階段,通過嚴格可追溯的計量手段判定産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行業規範或客戶特定要求。健全的製造業計量體系是製造業樹立品質口碑、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

  通過建立統一的量值傳遞溯源體系,能為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一站式”計量服務,保證産品在原材料供應、零部件製造、系統集成、終端産品組裝、應用場景等各環節中的單位統一與量值準確,有效破解産業協同中的“測量壁壘”,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為産業鏈韌性築牢技術防線。

  《意見》全面落實《計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對製造業計量工作的戰略部署,聚焦強化製造業計量有效供給、深化製造業計量應用賦能、推進製造業計量創新升級三大核心任務,着力構建高效的製造業計量服務網絡,為我國製造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主動、搶佔先機提供堅實支撐。

在浙江瑞安,汽車零部件企業瑞立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計量中心工作(2023 年 5 月 26 日攝)杜瀟逸攝 / 本刊

  系統構建製造業計量

  創新發展實施路徑

  強化製造業計量有效供給,夯實發展根基。《意見》直擊産業痛點,針對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測不快等難題,通過創新機制集聚資源,加速技術攻關。在高端計量器具和標準物研發方面,提出加強計量器具的中試及應用驗證,提高可靠性、穩定性、安全性和適用性;在計量技術規範方面,提出根據産業發展現狀分類制、修訂,推動計量技術規範與先進技術研究和標準制定協同發展,夯實計量工作的技術規範基礎;在儀器儀表企業方面,提出推動計量與儀器儀表産業互促共進,打造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端儀器儀表産業集群;在計量專業人才方面,提出着力培養既熟悉産業情況、又掌握較高計量技術水平的綜合型、應用型人才。

  深化製造業計量應用賦能,是將計量技術轉化為産業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意見》提出支持計量機構開展“一站式”服務,強化採用校準的方式,保證産品全過程的量值準確;督促製造業領域落實好企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準器具和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依法進行檢定;系統布局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建設,加強服務效能評估;推動製造業高水平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專業計量站和校準實驗室共同構建高效服務網絡,鼓勵計量機構“隨企出海”和多元化發展。​

  推進製造業計量創新升級,是順應時代發展和科技革新的必然選擇。《意見》提出引導企業將計量管理要求納入企業管理體系,對計量管理存在短板弱項的企業加強指導並敦促完善;鼓勵區域性、中小型計量機構做大做強,加強高準確度和高可靠性計量器具、標準物質等産品高效供給,加快計量技術規範高質量迭代;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在製造業計量領域的應用,加大計量標準裝置、計量服務的數智化改造力度,研究建立製造業計量數據庫,推進計量資源的網絡化連接;全面推廣低能耗、低排放的計量器具和標準物質,廣泛推行電子證書,研究碳計量技術,探索碳計量體系。

  構建製造業計量

  創新發展的支撐保障

  《意見》從加強組織實施、增加資源投入、注重行業指導、深化國際合作等多維度構建保障體系,為政策落實落細提供堅實支撐。​

  在組織實施方面,《意見》提出要落實好現有支持製造業計量的政策措施,並在相關國家重大專項實施中強化製造業計量任務,鼓勵地方政府結合本地産業特色,制定配套措施,推動《意見》在地方落地;在資源投入方面,通過國家産融合作平台、“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上市融資、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引導多方資金進入製造業計量領域;在行業指導方面,充分發揮行業計量技術委員會的作用,加強行業計量現狀調查研究和發展趨勢分析,及時反映企業計量訴求和行業計量共性問題;在國際合作方面,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鼓勵國外計量機構“引進來”。

  中國電子産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下稱“電子五所”)是計量校準技術服務機構,涵蓋技術研發、服務支撐、標準制定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在行業指導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已建立覆蓋九大計量專業領域2000多個認可項目的計量及檢測能力,擁有國際一流的計量標準和精密儀器5000多&套,每年為6000余家製造業及生産服務業企業、超80萬台套儀器提供計量服務。在系統推進計量服務創新中,電子五所已幫助華為、比亞迪、美的等龍頭企業實現計量校準周期縮短、綜合服務成本降低,成功驗證了“技術下沉、服務前移”創新模式的實踐價值,為行業服務升級提供示範。未來,電子五所將積極落實《意見》要求,助力企業加快構建現代化測量管理體系,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 □(作者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五所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