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何以成賭具-瞭望周刊社

盲盒何以成賭具

2024-09-10 10:32:15 來源: 瞭望 2024年第37期

  

  ➤參與賭博的人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熟悉盲盒玩法,喜好來快錢的快感,很容易沉迷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胡偉傑

  “沒中獎的觀眾千萬別着急,機會馬上到來!”當警方進入直播間所在地,只見屋內散落一地包裝盒,大量盲盒玩具堆在墻角,“主播”正對着手機屏幕喊人下注。

  近日,甘肅省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破獲一起網絡賭博案。與一般賭博不同,這些賭徒既不鬥牌也不擲骰子,而是利用當下市場上火熱的潮玩——盲盒進行賭博。

  盲盒是一種曾風靡於日本、歐美的潮玩,普遍存在於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

  經查,該案涉賭資金超1億元,參賭團夥成員遍及全國。隨着案件偵破不斷深入,瘋狂的盲盒賭局也被層層掀開面紗……

  不賣盲盒只為賭

  2024年3月23日,蘭州安寧警方在開展網上巡查時,發現某網購&&直播間內一些盲盒商家的售賣方式極為獨特,購買者趨之若鶩、一盒難求。

  直播間裏,隨着主播喊出一串串令人費解的暗號,一組組盲盒在直播間裏被當眾拆開。買家們似乎對盲盒內的玩偶毫無興趣,他們緊盯着盲盒的編號和玩偶底座的數字後三位。每次拆完一組盲盒,主播都會叫買家截屏後去兌獎。

  “他們並不直接推銷售賣盲盒,而是把盲盒與抽獎&&到一起。”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網安大隊大隊長張勇説,與正常直播帶貨模式不同,這些商家售賣的盲盒按組銷售,其價格也要高出市場價十幾倍,有的盲盒價格高達兩百至四百餘元。

  在長期跟蹤調查後,警方發現了盲盒內的玄機。“每個暗號都對應着一些參與賭博的手法。”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網安大隊民警賈文斌介紹,“上車”&&新一輪賭局開始,“下單”&&以點擊鏈結付款來下賭注,“上大學”&&盲盒開啟後按底座數字從大到小進行排列,“上小學”&&從小到大排列。

  “在開啟盲盒前,主播會預先定好獎項的位置,比如‘16齣4’賭局中所有盲盒按從小到大排列,提前設置順序為3、6、8、10的盲盒可分別獲一至四等獎。主播們一次開啟16到1000個盲盒不等,不同數量的盲盒設置的獎項數量也不一,16個盲盒一般出4個獎,而1000個能出約100個。”賈文斌説。

  張勇介紹,參賭人群根據自己得獎獲得的積分,到指定微信群內兌獎獲現,一般一分對應一元。最大場次的賭局場均賭資在30萬元以上,僅一等獎就能拿5萬至6萬元。

  通過梳理,辦案民警發現,不僅是在甘肅,設賭犯罪團夥涉及全國多地,其中有些較大的設賭團夥已銷售超億元的盲盒。

  超常業績背後,是一個個沉迷盲盒賭局虛擲大量金錢的普通人。“參與賭博的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熟悉盲盒玩法,喜好來快錢的快感,很容易沉迷這種賭博。”張勇説。

  層層外衣難逃法網恢恢

  案件梳理清晰後,警方從本地入手,迅速打掉一個隱藏在居民樓中的小型涉賭團夥。

  警方到達現場後,發現室內除3000多個尚未開啟的盲盒之外,還有許多已被開啟的盲盒沒有發貨郵寄給買家。被問起原因時,嫌疑人孫某等二人神色慌張,語無倫次。

  在民警要求下,二人又現場演示了直播開獎和兌換獎金全過程。嫌疑人賣出所有盲盒後,用非法所得向對應中獎編號的買家兌現獎金,通過固定微信群&&支付,剩下的錢則作為凈利潤裝進自己腰包。

  警方了解到,二人原本只做盲盒售賣,但業績很差。去年10月在朋友處了解到這種盲盒玩法,為了牟取更大的收益,便自己開店在網購&&和直播間開盲盒、兌獎金。截至警方發現時,已作案達5個月,共銷售出1000余萬元的盲盒。

  “所有玩家都心知肚明,他們只關注盲盒玩偶的編號,就像賭博中的籌碼一樣,為的是多輪參與抽獎、爭獲高額積分,兌換與積分數額等值的獎金。”受訪人士介紹。

  在網絡直播當中,涉案嫌疑人“只説積分不談轉賬”“只提暗語不説賭博”,違法犯罪表象相對隱秘,給警方的行為認定及相關法律適用製造了難題。

  張勇介紹道,為準確界定這種新型犯罪,警方在廣泛諮詢法律專家意見,與檢察部門、法院會商研判的基礎上,對這種新型盲盒賭博犯罪做了如下界定。

  警方認為,涉案商家積極構建公開下注、概率玩法、籌碼兌換的賭博閉環,以盲盒玩偶為賭具,以積分形式關聯下注金額,且明顯以小博大,而買家明知內幕卻依舊購買盲盒、參與抽獎,視同下注購買籌碼進行賭博,涉案商家已構成開設賭場罪,買家則構成賭博違法行為。

  2024年4月,警方組織200余名警力,分6個抓捕小組,前往廣東、浙江、福建等地開展第一次抓捕行動。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全力支持下,一舉打掉組織賭博犯罪團夥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2名,查實涉賭資金1.1億余元。

  此外,警方持續在各網購&&直播間調查取證,在短時間內篩查出110余家組織手法相似、賭博特徵明顯的商家,並推送全國公安機關。公安部網安局結合線索,在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起網絡賭博專案全國集群打擊戰役。截至目前,已查扣的涉案盲盒達上百萬個,查實的涉賭資金超過2.1億元。

  萬物皆可盲還是萬物皆可賭

  近年來,盲盒在我國年輕人群體中受到熱烈追捧,一些商家也紛紛推出“盲盒+”銷售方式,美食盲盒、文具盲盒、考古盲盒、美粧盲盒……一時間“萬物皆可盲”,它瞄準人們獵奇、賭運氣的心理,反復刺激人們做出消費決策,有些甚至“開盲成癮”。

  在微博熱門話題上,“盲盒為什麼讓年輕人上癮”閱讀量一度達到4.9億,並有2.9萬條討論互動。

  受訪人士介紹,在法律上,盲盒屬於一種射幸合同。射幸合同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支付的代價所獲得的只是一個機會。這類似於彩票合同,具有強烈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這種盲盒的固有性質,反倒便宜了不法商家實施賭博。他們以盲盒為幌子,設置各類獎金,瞄準熱衷開盲盒的群體,通過網上&&聚攏資金,實施賭博行為。

  為制止盲盒市場亂象,避免出現價格哄抬、欺詐或趁機促銷積壓産品等不良行為。2023年6月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盲盒經營行為規範指引(試行)》,明確了盲盒經營禁售清單,為盲盒經營劃出紅線。盲盒市場得到規範治理,市場熱潮逐漸退去。

  此案收網後,警方再次巡查,發現正規網購&&上此類盲盒銷售直播已大大減少。“幾乎一夜間全部消失,但也不排除他們轉戰到更為隱蔽的直播間內繼續實施賭博。”賈文斌説。

  如何杜絕以盲盒為名的網絡賭博,凈化盲盒經濟,守護好年輕人群體的“錢袋子”?

  甘肅政法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宏瓔認為,首先要加大行業自律及&&監管力度。應鼓勵盲盒製作、售賣商家建立行業自律組織,制定盲盒上下游産業規範和標準。尤其涉及抽獎活動,要確保公開透明,獎品價值與顧客投入之間保持合理比例,引導消費者理智消費。

  “此外,應加大對違規企業的懲戒力度,如列入黑名單、限制市場准入等,建立健全針對盲盒抽獎等新型市場行為的監管機制,確保監管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全面清理違規、違法App及網站,並定期對市場上的盲盒抽獎活動進行審查和評估。”王宏瓔説。

  蘭州市公安局安寧分局局長楊民春認為,在法律法規層面明確盲盒抽獎活動與日常營銷行為的法律界限,明確涉嫌賭博的認定標準和處罰措施。同時,加強消費者教育引導,提高消費者對盲盒抽獎活動的風險意識,引導理性消費,避免陷入賭博的陷阱。此外,鼓勵消費者積極舉報涉嫌賭博的盲盒抽獎活動,對舉報者給予適當的獎勵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