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敗的中國顏色背後,有這樣一群工匠

2021-06-16 09:10:33 來源: 瞭望 2021年第24期

  

有人走快點,就要有人走慢點

“大自然饋贈我們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做顏料的和畫家不同,沒有落款和署名,但能在歷史的背後做一個無名的參與者,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守護中國歷史的“底色”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徐步雲 實習生 韋夢想

 

  從敦煌壁畫歷經千年風沙不褪的色彩,到《千裏江山圖》重巒疊嶂的艷麗,都來自畫家筆尖的傳統國畫顏料。古人從礦石、植物中提取顏料,將其點綴在筆墨之間。

  百年滄桑,幾度沉浮。2012年3月,擁有300多年國畫顏料制作技藝歷史的中華老字號——蘇州姜思序堂重新開張,張磊從父親張佰林的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姜思序堂國畫顏料制作技藝”新一代的傳承人。

  不褪色的顏料

  朱砂、孔雀石、藍銅礦、青金石、藤黃、雄黃、胭脂、赭石、土靛……它們便是制作國畫顏料的原始材料,也是中國山水畫卷顏色千年不敗的奧秘。

  從前文人墨客之間,品詩論畫之余,相互饋贈調配的顏料也成為風雅之事,姜思序堂便在這樣的場景下誕生。

  追溯歷史,姜思序堂國畫顏料的制作技藝始于明朝崇禎元年,由蘇州進士姜圖香的後人始創,並一直沿襲至今,故宮古畫修復所用的顏料基本來自姜思序堂,在劉海粟、徐悲鴻、齊白石等著名書畫家的作品中,亦留有姜思序堂的風採。

  然而,在傳承了300多年後,面對“來勢洶洶”的化工原料,姜思序堂因原材料成本太高,競爭無力,曾一度“退出江湖”。2012年,國家加大保護傳統文化遺産力度,姜思序堂才得以重新開張。

  重新歸來的姜思序堂堅持守護中國歷史的“底色”,用價格高昂、費時費力的傳統材料和手法,做純正的中國國畫顏料。

  “大自然饋贈我們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張磊告訴記者,傳統國畫顏料的原料都取自大自然,採用天然礦物和植物,經過精細研磨和漂洗,調以高級明膠煮煉而成。

  張磊舉例説,光石青顏料就有頭青、一青、二青等八種顏色。“這種細微差別會導致成品呈現不同的色彩,制作中,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才可以辨別。”

  “最難制作的顏料是泥金。”顧名思義,這種顏料由黃金制作而成,尤為珍貴,一般用來抄寫佛經或者裝飾扇面。工匠們首先要把金粒捶打成金箔,薄到能在空中飄起來,還要剪凈指甲,用手掌來回磨金箔,整個過程要一氣呵成,才能獲得細膩的泥金。

  張磊説,泥金的研磨必須用人工,為了減少金子的損耗,工匠們制作泥金的時候幾乎不喝水、不吃飯、不上廁所,每天只能幹半天,整個制作周期需要一個月,産量很低。

  “如今市場上,化工顏料佔了絕大多數。與之相比,礦物顏料色彩鮮艷,且穩定性極佳。”張磊説,傳統國畫顏料更能抵抗時間的侵蝕:化工顏料壽命只有50年,一般20年左右就會褪色、變淡,影響作品的觀感,但由純天然原料制成的顏料千年也不會褪色,與宣紙一起,成就了中國書畫的歷史韻味。

  “他們願意等”

  朱砂、花青、石綠、蛤粉、泥金……這些充滿詩意的名字,正是古人進行藝術創作時使用的色彩名稱。

  張磊説,姜思序堂在傳承傳統工藝時,嚴格按照古代制作流程。

  比如制作花青時,工匠們會採用江西樂平種植的一種植物,能夠做到與千年前的顏料成分幾乎完全一樣。

  一批顏料的誕生,需要經過選料、研磨、溶膠、沉淀、煎膏、攤膏、剪膏等,工序復雜漫長。

  礦石原料經研磨後需要用沸水衝入攪勻,沉淀分色,這個過程需要每天堅持八個小時以上,歷時一個月工期。

  分色的目光要準、手法要活,在技術上要手法精細,在操作上要不厭其煩。“為了做出最純正的顏色,只能靠人工、靠經驗來不斷調整比例。”張磊説,每一批顏料都要根據當時的溫度、濕度、材料的狀態和膠的膠性調整比例。

  找到合適的原料是最困難的。礦産資源開採被嚴格限制,不能隨便到開採區尋找原料,品質也大不如前。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原料,就一直不能做。

  分辨原料好壞也很看重經驗。“沒有幾十年經驗,很難看出原材料之間的差別。”張磊以赭石為例説,位于山的陽面,赭石會更黃一些,而陰面的會更紅一些。

  一次,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師找到張磊,只説了一句話:“要和以前一樣。”除此之外,別無要求,連工期也沒有問,“他們願意等”。

  張磊坦言,這樣漫長繁瑣的制作周期,早已跟不上快節奏的現代生活。

  來購買顏料的大多是文物修復師、國畫家和一些收藏顏料的業余愛好者。這也讓張磊意識到,繼承顏料制作技藝,不再是子承父業這麼簡單,更是時代賦予的傳承使命。

  傳承需要有人來做

  大學畢業後,張磊回到姜思序堂學習制作傳統國畫顏料的技藝。

  張磊説,他是在顏料裏“泡”大的孩子,從記事開始,就跟著父親在顏料廠裏,與漂浮在空中的礦物粉末,研缽與研磨杵的摩擦聲日日作伴。“還經常把衣服和手弄臟,怎麼洗都洗不幹凈。”

  “目前國內堅持用傳統工藝制作顏料的寥寥無幾,這個行業大多是老年人在做。”張磊説,這份工作的枯燥和孤獨,不像顏色本身那樣光鮮亮麗。

  張磊介紹説,姜思序堂産量小,銷量和利潤也不高,工廠規模也很小,再加上這門技藝原本就是“很吃經驗”的一門手藝活,短期內難以培養合格的工匠,而之前的師傅正逐漸老去。

  顏料制作中,研磨是耗費力氣和時間的。引入機器後,師傅們可以從研磨工序中解放出來,但在其他工序,機器仍然難以替代人工。

  張磊説,自己目前也在學習顏料的制作工藝,已經學會做石綠、花青兩種顏料。

  除了接手工廠的運營,為了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和銷量,他還開起了淘寶店,做起了直播。在直播的時候,他會跟觀眾介紹每種顏色的名字和用途,“我們年輕人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就是盡可能地去創新。”

  “有時候自己也想過不幹了,但有人走快點,就要有人走慢點。”張磊説,總是需要能守護中國歷史“底色”的一群人,雖然這群人往往不能留下名字。

  “做顏料的和畫家不同,沒有落款和署名,但能在歷史的背後做一個無名的參與者,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張磊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