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珍貴古籍保護斷檔 ,部分古書成“死書”,古籍保護心有余力仍不足

2021-05-31 15:26:46 來源: 瞭望 2021年第22期

  

觀眾在北京國家圖書館舉行的《永樂大典》文獻展上臨摹《永樂大典》原文(2019年5月18日攝) 潘旭攝/本刊

一方面,有的古籍出現蟲蛀、脆化和霉蝕等情況,甚至粘連嚴重變成“書磚”;另一方面,一些古籍被束之高閣,“文淵大庫,一鎖了之”,成了摸不到、看不著、讀不懂的“死書”

數字化是解決古籍保護存放與利用矛盾的根本技術手段之一,但當前國內古籍數字化程度較低。以四川為例,古籍數字化的比例僅千分之五左右,且數字化文件格式類型多,標準不統一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董雪 王迪 許曉青

  古籍,文脈的骨幹,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護下,經歷戰亂和天災留傳至今,一字一頁述説著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的脈絡。

  為摸清家底、傳承文脈,我國在2007年實施了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經過全國各地十余年不懈努力,經過一係列體量浩大的古籍整理基礎工作,目前古籍分級保護體係基本建立。但是,受人力物力不足和思想認識不清等因素制約,仍有大量古籍亟待搶救。

  一方面,部分地方古籍出現蟲蛀、脆化和霉蝕等現象,甚至粘連嚴重變成“書磚”;另一方面,一些古籍被束之高閣,“文淵大庫,一鎖了之”,久未整理詮釋,更未曾公開面世,成了摸不到、看不著、讀不懂的“死書”。

  受訪專家表示,隨著時代變遷和閱讀習慣改變,缺少市場需求和資本支撐,古籍活化更多依靠公共財政投入,在當前一些地方財政吃緊、古籍保護有被邊緣化跡象的情況下,有限的錢要用在刀刃上,應抓緊時間推進古籍點校整理和數字化,探索多種方式活化古籍。

  被蟲蛀、變“書磚”

  古籍保護心有余力不足

  “由于自然物候和書庫設施設備不足,巴蜀地區的古籍多出現蟲蛀、脆化和霉蝕,就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看,四川省的破損古籍可能佔全省古籍的三分之一以上。”四川省圖書館古籍部副主任杜鵑説。

  不同于東南沿海和中部地區館舍硬體設施相對完善、古籍在存放中損耗不大,四川地處亞熱帶濕潤區,蟲蛀等問題較為突出,且古籍保護方面人力、財力、技術力量較為滯後,集中體現了古籍保護工作的難點。

  據悉,四川省共有古籍收藏單位138家,古籍藏量187萬余冊,覆蓋寫本、刻本、活字本、稿抄本、鈐印本、石印本等多類型。其中珍善本古籍主要存于四川省圖書館、瀘州市圖書館、南充市圖書館、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四川大學圖書館等單位。

  各個古籍收藏單位的軟硬體水準有明顯差距。杜鵑介紹,在防治蟲蛀方面,僅四川省圖書館有一個50立方米的殺蟲室,如果全省187萬余冊古籍輪換殺蟲,每年僅6萬冊能進殺蟲室,約佔總量的3%。換言之,現有水準下,要用大約30年時間才能完成所有古籍的殺蟲工作。已有部分縣級圖書館遭遇蟲災,古籍有化為粉末的危險。

  有的古籍收藏單位甚至沒有專門的書架、沒有館舍、沒有防紫外線窗簾,古籍打包堆在水泥地上、放在紙箱裏、被陽光直射,加速古籍老化、脆化,部分古籍因粘連嚴重變成“書磚”。

  杜鵑表示,四川省僅少數單位有固定的古籍保護專項經費,多數單位缺乏古籍保護長期規劃和配套資金,不能保證工作持續性、常態性開展。有基層古籍收藏單位一年的經費僅幾萬元,其中還包括購書、免費開放運作等基本經費。

  面向科研機構、檔案館、方志辦、寺院等古籍收藏單位開展古籍普查工作也存在困難。以公共圖書館係統為主的古籍普查人員一般難以涉足相關單位,古籍保護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

  地方珍貴古籍保護斷檔 部分古書成“死書”

  採訪中,不少古籍保護和研究人士對很多留傳千年的古書,如今卻成了摸不到、看不著、讀不懂的“死書”深感可惜:大部分古籍收藏單位不具備面向公眾開放的功能,所藏古籍只能鎖在庫裏;古籍每借閱一次就産生一次損害,一些古籍收藏單位不願借閱,古籍數字化仍有待加強;很多古籍沒有及時點校整理,晦澀難懂,不利于傳播。

  古籍整理要求有極高的專業水準和耐心。“徐家世代業醫,徐用宣少通儒書,繼承家傳醫法,晚年貫通醫術,尤精于小兒科……”安徽省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石梅日前整理了明代徐用宣所撰寫的《袖珍小兒方》十卷,從書的外觀、留傳版本,到作者生平、內容梗概,再到校勘辨偽,用數倍于原文的詳解揭開了這本古籍背後數百年的故事。

  傳承古籍價值,需要點校整理,而不是束之高閣。石梅説,“一方面,古籍有很多生僻字,且沒有標點,公眾很難看懂。另一方面,古籍的價值、在當下的作用,需要專業人士去考據研究,再向公眾傳播。”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係教授徐永明、安慶師范大學皖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汪長林等受訪專家表示,電子版、數字化是古籍活化的基本方式,但目前國內只有少部分古籍實現了數字化,而且對外公開不夠。

  “我們做學術研究看大量古籍都是通過電子版來看,普通公眾一般沒有機會看到。”汪長林説。

  據悉,現在全國按照分級保護制度對古籍進行管理,分為國家珍貴古籍、省珍貴古籍和雙非(未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和省珍貴古籍)三級。其中,國家珍貴古籍的整理和數字化做得最好,但這部分古籍佔總量的比重很小,相當于金字塔尖。數據顯示,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實施以來,我國先後評選並公布了6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累計收錄古籍約1.3萬部。

  遺憾的是,不少地方的省珍貴古籍保護工作已長時間斷檔,繼5至10年前推出第一批省珍貴古籍後,至今未推出第二批、第三批。

  打破部門界限 多種方式活化古籍

  受訪專家表示,目前古籍活化更多依靠公共財政投入,當前一些地方面臨財政吃緊壓力,喚醒古籍需要更加注重效率和實效。

  首先,建議各地係統化、持續性開展古籍保護和利用工作,當務之急是解決省級珍貴古籍斷檔問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僅江蘇、上海、河南、山東、浙江等少數省市連續推進相關工作,其中《江蘇省珍貴古籍名錄》已公布4批,共有2807部古籍入選該名錄。

  其次,抓緊時間推進古籍點校整理和數字化。“我們要爭分奪秒把已經摸清家底的古籍整理出來,一是供學界做研究,二是向公眾普及,三是提取古籍中優秀的元素,促進文旅融合。”石梅説。

  杜鵑表示,數字化是解決古籍保護存放與利用矛盾的根本技術手段之一,但當前國內古籍數字化程度較低。以四川為例,古籍數字化的比例僅千分之五左右,且數字化文件格式類型多,標準不統一。建議制定古籍數字化標準,在分辨率和色彩還原度等方面有所統一。

  第三,探索多種方式活化古籍。石梅建議,在古籍收藏單位不具備接待公眾閱覽職能的情況下,可以用定期公開展覽的方式展出珍貴古籍。除展出古籍原本外,還可以提供電子版供公眾翻閱,紙質影印版或點校版供公眾購買,用語音講解的方式介紹古籍內涵。

  第四,打破部門界限,加強資源共用。浙江省圖書館原館長徐曉軍等人士建議,減少當前古籍影印重復出版、高價出版現象。

  (參與採寫記者:馮源 趙宇飛 張紫赟 蔣芳 王賢 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