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宏觀政策要把握這些重點

2021-03-29 14:57:54 來源: 瞭望 2021年第13期

 

今年前兩個月的經濟運作情況,既説明中國的宏觀政策是有效的,也説明中國企業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的能力很強、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很強、中國經濟增長的後勁很強

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協同推進科技創新、産業升級、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

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産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

  文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何立峰

 

  “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品質發展,“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指標如期完成,重大戰略任務和165項重大工程項目全面落地見效。

  “十三五”中國經濟發展躍上新的大臺階

  觀察中國經濟發展,首先要看中國自身取得了什麼成就。通過實施“十三五”規劃,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準都躍上了新的大臺階。經濟總量從2015年的不到70萬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101萬億元,每人平均國內生産總值也達到了1.05萬美元。

  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相繼涌現,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協調發展扎實推進,糧食年産量連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産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制造業增加值連年位居世界第一。1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目標順利實現,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綠色發展成效顯著,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9%。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提高,外商投資準入限制措施大幅縮減,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共用發展全面推進,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係,完成了近千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易地扶貧搬遷任務,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

  觀察中國經濟發展,還要看中國為世界作出了什麼貢獻。過去五年,中國堅定不移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始終支援和維護經濟全球化,與各國深化務實合作、開拓互利共贏新局面。

  五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中國五年進口商品接近10萬億美元,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3.5萬列。去年中國支援國際抗疫合作,向有關國家提供了2000多億只口罩、20億件防護服、8億份檢測試劑盒。五年來,對外直接投資634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745億美元,2020年中國成為最大外資流入國,在全球佔比達19%。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大力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這些數字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中國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受益者,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貢獻者。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深入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中國經濟已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創新能力還不適應高品質發展要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國內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環節,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同時我們也看到,中國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推進高品質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看,中國經濟運作總體保持了持續恢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消費、投資、進出口和規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産指數等主要指標都保持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長,發用電量、鐵路日裝車量等經濟先行指標也保持快速增長,制造業和非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處于擴張區間。這既説明中國的宏觀政策是有效的,也説明中國企業適應形勢發展變化的能力很強、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很強、中國經濟增長的後勁很強。中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將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廣闊的合作空間。我們衷心希望也非常願意與國際國內各界朋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2020年12月4日攝)  張超群攝/本刊

  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重點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綱要》近日已印發。《綱要》清晰描繪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同時聚焦“十四五”階段性任務,兼顧“國家大事”與“關鍵小事”,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綠色生態、安全保障等5個方面,設置了20個主要指標,提出了102項重大工程項目,體現了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的整體把握、係統貫徹和一體落實。我們將準確理解、牢牢把握其內涵要求,認真履職盡責,不斷提高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的能力和水準,切實把《綱要》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第一,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當前世界各國都面臨的緊迫任務。《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保持在合理區間,各年度視情提出增長目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以上。

  我們將著力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係,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升發展品質效益和增長潛力。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相機調控、精準調控,重視預期管理和引導,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提高逆周期調節能力,不斷提高宏觀調控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今年宏觀政策將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保持必要支援力度,不急轉彎,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用好改革政策,根據形勢變化適時調整完善,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係,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緊扣改善民生拓展需求,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促進消費與投資良性互動,加大投資補短板力度,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促進國內國際雙迴圈,協同推進強大國內市場和貿易強國建設,貫通生産、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持續擴大優質産品和服務供給,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提高國際雙向投資水準,持續增強中國經濟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吸引力和合作能力。

  第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係。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投入強度高于“十三五”時期實際。

  我們將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協同推進科技創新、産業升級、綠色發展和數字化轉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壯大新動能。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促進服務業繁榮發展。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加快發展綠色經濟。大力推動數字化發展,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協同推動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準,建設數字中國。

  第三,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深化改革面臨新形勢新任務。《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更加完善,市場主體更加充滿活力。

  我們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促進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市場準入,加大稅費優惠和信貸支援力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係,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産權,健全社會信用體係,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加快推進監管能力現代化,以公正監管促進優勝劣汰。

3月12日,長徵七號改遙二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發射      蒲曉旭攝/本刊

  第四,著力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發展格局。農業農村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最大短板,新型城鎮化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

  我們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豐富農村經濟業態,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鎮化空間布局,發展壯大城市群和都市圈,促進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體”,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業功能,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堅持宜山則山、宜水則水,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支援特殊類型地區發展,在發展中促進東中西、南北方相對平衡。

  第五,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綱要》提出的“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20個主要指標中,“民生福祉”指標有7個,所佔比重是歷次五年規劃中最高的。

  我們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制定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多措並舉提高居民收入水準,持續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産性收入,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和精準性,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持續改善環境品質,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全面提升環境基礎設施水準,制定和實施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完善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提高公共服務品質和水準,加快補齊基本公共服務短板,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加快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係,構建高品質的教育體係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體係,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提升人力資本水準和人的全面發展能力。

  第六,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綱要》首次設立安全發展專篇,提出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6.5億噸以上、能源綜合生産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

  我們將強化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實現重要産業、基礎設施、戰略資源、重大科技等關鍵領域安全可控。著力維護糧食安全,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確保口糧絕對安全、谷物基本自給、重要農副産品供應充足。著力維護能源資源安全,堅持立足國內、補齊短板、多元保障、強化儲備,完善産供儲銷體係,增強能源持續穩定供應和風險管控能力。著力維護産業鏈供應鏈安全,提升産業基礎能力和産業鏈水準,增強産業體係抗衝擊能力。著力維護金融安全,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係,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

  第七,實行高水準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綱要》提出,“十四五”時期,對外開放將邁出新步伐,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我們將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進出口穩定發展,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準入後國民待遇,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加強發展戰略和政策對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積極發展絲路電商,深化國際産能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係改革和建設,維護和完善多邊經濟治理機制,推動商簽更多高標準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