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這些報道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激情歲月

2021-01-13 11:00:02 來源: 瞭望 2021年第2期

 

1984年初,費孝通以《小城鎮大問題》為題,連續四期在《瞭望》上發表係列文章,提出小城鎮建設之于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性。這些年愈演愈烈的“大城市病”,驗證了費老的“有言在先”

《瞭望》新聞周刊1989年第2期發表了記者李安定的報道《但願這不是一個夢——轎車私有化的思考》。那是在中國中央一級報刊上最早刊登的論述推動轎車進入中國人家庭消費的文章

後來得知,中央當時對經濟過熱已有判斷,但地方爭議較大。《瞭望》提供的來自基層一線的真實聲音,成為領導決策的重要參考。這之後不久,中央就出臺了治理整頓經濟秩序的措施

  文 | 林晨

  2021年4月,瞭望邁入不惑。

  1982年,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入職《瞭望》,跟隨老一輩新聞人,參與《瞭望》新聞周刊的創建和運營。

  創刊近40年來,《瞭望》已成長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時政期刊集群和國家智庫。我雖然早已離開《瞭望》,但回想起來,還是對我在瞭望周刊社的13年難以忘懷:在這裏,我和同事們一起,以一篇篇經濟報道,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激情歲月。

  1984年:一組話題,引發城鄉討論持久未息

  《瞭望》與改革開放大潮相伴相生,這一充滿創造力和戰鬥力的團隊,在關鍵節點為推進改革開放貢獻了多篇力作。

  記得《瞭望》以敏銳的前瞻性,在中央媒體的相關報道中,首次引入了“破産”這一概念,成為突破禁區的改革先聲;記得《瞭望》緊密跟蹤三峽工程建設,報道真實準確,使《瞭望》成為國家三峽論證領導小組以專訪形式回應社會關切的首選中央媒體,凸顯了《瞭望》的權威性……

  當然,這些記憶裏,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瞭望》對中國小城鎮建設的推動。

  以《江村經濟》聞名世界的社會學家費孝通,1983年到吳江調研小城鎮。在之後召開的研討會上費老作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中關于小城鎮的論述引起了中央高層重視。當時《瞭望》經濟組資深編輯張智楚敏銳地抓住機會,遊説費老在《瞭望》上發表這組調研。1984年初,費孝通以《小城鎮大問題》為題,連續四期在《瞭望》上發表係列文章,提出小城鎮建設之于中國改革發展的重要性。之後,張智楚幾次隨費老走訪基層調研,幫助整理文稿,這些努力促成費老在《瞭望》上又連續發出《小城鎮再探索》《小城鎮蘇北初探》《小城鎮新開拓》等文,進一步補充完善其觀點。後來,費老以《小城鎮四記》為題,將這四篇文章結集出版。

  文章刊發後引起全國巨大反響。如何看待城鄉建設進程中的小城鎮地位,第一次被《瞭望》放在了全國輿論的聚光燈下。不久小城鎮建設就納入國家改革視野,“離土不離鄉”成為農民創業致富的口號,也成為媒體報道小城鎮建設的標簽。

  當然爭論也由此而起:是先發展大城市還是先發展小城鎮?小城鎮能不能擔當城鄉之間的橋梁,起到蓄水池的作用?農民該不該“離土不離鄉”?之後十幾年的中國城鎮化進程中,這些問題一直是令人困擾的難點。

  盡管後來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使大量農民流向城市,給出了與費老觀點不盡相同的答案,但這些年愈演愈烈的“大城市病”,又反過來驗證了費老的“有言在先”。掠盡浮華,體味艱辛之後,是升級市民還是回歸城鎮,將繼續考驗今天改革者的智慧。

  1987年:兩篇報道,助力轎車走入家庭

  《我國應該發展轎車生産嗎?》——現在的讀者看到這樣的標題,一定會罵小編腦殘。可這是千真萬確印在《瞭望》上的白紙黑字,不過時間是1987年。

  作者李安定當時是新華社“跑汽車”的記者。那年,中國的轎車保有量僅27萬輛,絕大多數為進口。汽車工業當時的關注點在運輸車和公交車上。在很多人看來,發展轎車工業,既無能力也沒市場,還容易被戴上追求高消費的帽子,在當時是無人敢想的禁區。所以看到李安定拿來的這篇稿子,我還是很猶豫的。經過再三討論,領導終于下了決心,只是把原來是肯定句的標題變成了問句,一切的小心翼翼躍然“題”上。

  沒想到,一年多之後,李安定又捧個更大的“炸彈”來了——《但願這不是一個夢——轎車私有化的思考》。一看這題目我就發懵,還説不是夢?當時,連農民可不可以擁有自己的手扶拖拉機都是問題,何況私人轎車?

  不過既然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就再往前拱一拱?我也希望能有機會做一做擁有私人轎車的夢。

  這一次決斷使《瞭望》在中國轎車發展史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下面是李安定寫在自己書中的話:

  就在我們考察日本汽車業的同時,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1989年第2期發表了我的專稿《但願這不是一個夢——轎車私有化的思考》。那是在中國中央一級報刊上最早刊登的論述推動轎車進入中國人家庭消費的文章。

  當時,我提出的設想主要出于經濟領域的考量。從過于集中的消費投向造成的通貨膨脹,從公車造成國家財政的不堪重負,從産業結構升級,從城市化發展等角度,提出了打破禁區,盡快引導轎車進入家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還寫到,當時一位國務院領導看到《瞭望》新聞周刊上的這篇文章,作了一段批示:“已經有人買了私人轎車,也有不少人想買。現在的問題是沒有合適價格的車。應該對促進微型轎車的發展制定一個規劃目標……”

  改革開放釋放的創造力遠遠超過了人的夢想。今天中國的轎車工業獲得了井噴式發展,我國轎車年産量(含SUV)去年已超2000萬輛,早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現在我國民用轎車保有量已經過億,其中私人轎車佔90%以上。當年寄望微型汽車的國務院領導恐怕也難以想像中國轎車産業能有今日的輝煌——盡管今天的中國轎車産業仍有自主創新和民族品牌的軟肋。

  作為記者,李安定是中國呼吁轎車進入家庭的第一人,同時,作為記者,他也是新華社購買私人轎車第一人。

  1988年:一篇調研,成為給“經濟過熱”降溫的決策參考

  1988年,經濟體改的關鍵之年。放權讓利給地方和企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都在大幹快上,經濟增速高達兩位數的同時,通脹率也達到了兩位數,各地“自行其是”等問題也漸露端倪。

  《瞭望》敏銳覺察到高歌猛進中的隱憂,決定由我負責召集一批記者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調研。

  當時《瞭望》從新華社各分社請來6位記者談選題。記者們積極性很高,説是開會,其實連會議室都沒進,就在新華社招待所他們入住的房間裏擺開了“龍門陣”。

  大家談了很多情況,有下崗職工待業問題,有糧食購銷體制改革後農民收入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廣東分社記者王志綱提出的各地出現區域經濟各行其是的現象,當時的流行説法是“遇到綠燈搶著走,遇到紅燈繞著走”。《瞭望》覺得這個情況很重要,決定由他和遼寧分社記者夏陽進行採訪,並預支經費5000元——那時候這可是一筆大錢。

  採訪進行得很深入。王志綱和夏陽一跑就是兩個多月,採訪了從省委書記到鄉鎮書記等各級黨政幹部、專家學者、新聞同行和普通百姓,採訪人次超過200人,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一天,我接到王志綱從貴陽打來的電話,平時説話嘻嘻哈哈的他這時語氣嚴肅,他説情況比想像得還要嚴重,他認為經濟出現過熱並且有失控的風險,並建議先發內參再公開報道。我雖然心有不甘,但考慮到大局,在請示領導之後還是同意了。

  這組報道以《中國經濟發展走勢訪談錄》為總題,分《地方分權與宏觀調控》和《變通與失衡》上下兩篇在1988年第39、40期的《瞭望》發表,引起巨大反響。文章不僅被廣泛轉載,文中所講的各地自行其是、爭搶資源、割地而據等現象,成為社會熱點話題,記者也到處被請去談情況作報告,説明我們切到了問題的關鍵點,搭準了改革的脈搏。

  這次調研形成的報道,引起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一天晚上王志綱電話我,説一位國務院主要領導的秘書第二天要向他們了解情況,邀我再和他們細聊一下。我于是從家騎車趕到新華社招待所,連夜幫兩位記者準備“功課”。後來得知,中央當時對經濟過熱已有判斷,但地方爭議較大,我們記者提供的來自基層一線的真實聲音,成為領導決策的重要參考。這之後不久,中央就出臺了治理整頓經濟秩序的措施。《瞭望》以一組來自基層的扎實調研,提供了決策參考,並再一次印證了重視基層聲音這一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和方法論。

  兩位記者一戰成名,我作為此次報道的組織者與有榮焉,《瞭望》也展示了調研組織能力和權威性。

  在創刊40周年的歷史坐標上回首遙望,才發現我們已經走了有多遠。盡管回憶中很多人和事已淡如雲煙,但我相信,因為激情與責任,因為《瞭望》的凝聚與結晶,我們這一代人會在新中國發展進程中留下應有的印記。

  (作者1982~1995年在瞭望周刊社工作,曾任《瞭望》經濟部主任、副總編輯,退休前為《中國證券報》社長兼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