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何變味
➤在淘寶&&,一些提供綜評代寫的商家承諾“每個省份都可代寫”“原創填寫不重復”“包過包拿高分”,多個商品的月銷量達500多份
➤與考試相比,綜評的“人才篩選”作用還有待加強,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中考分數,通過應試獲得高分仍然是主要追求目標
➤綜評走偏變味,意味着教育評價改革仍需持續發力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謝櫻 鄭天虹 趙葉蘋 賈雨田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湖南省長沙市初二學生家長黃女士完成了一個“艱巨的任務”。
“平時孩子學習緊張沒時間,我就提前在網上蒐集攻略,趁放假用兩天時間帶孩子跑了幾個地方拍照打卡,終於攢夠了綜合素質評價需要用到的照片素材。”
近年來,為落實五育並舉的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而個性化發展,各地啟用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下簡稱“綜評”)系統,以全面反映學生初中階段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情況,為學生發展指導、畢業升學、學校育人質量評價提供依據和參考。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在湖南、廣東、海南等地採訪了解到,一些地方的綜評有些“變味”:有的家長以“突擊打卡”應付或者通過虛假填寫、購買服務等方式騙取過關、獲得高分;互聯網上更是形成了提供代寫服務、出具假證明的綜評灰色産業鏈。
受訪專家認為,綜評走偏變味現象背離了制度設計初衷,應加強監管、完善規則,助其回歸服務科學選才的本質,防止形式主義、弄虛作假行為破壞教育公平,阻礙素質教育進程。
走偏變味
記者登錄長沙市中小學人人通雲&&看到,綜評體系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大板塊。每個學期都需要上傳相關信息內容。部分內容由校方填寫,學生則需上傳能證明自己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藝術活動榮譽、研究性學習成果等圖片和文字,並撰寫提交“自我評價”,以供系統後&評分定級。
目前,全國多地依託智慧&&構建了包括上述5個維度的綜評體系。記者採訪了解到,由於多種原因,一些地方綜合素質評價落地過程存在走偏變味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打卡拍照走過場。綜評的本意是引導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但在“摸透”綜評體系規則之後,有的家長將其理解為“打卡”。
南方某市一位中學生家長告訴記者:“為了湊素材,部分家長帶孩子到博物館、藝術館等場所門口拍照,一天可以打卡10個,根本沒有參觀、游覽等實踐活動。”
為了讓孩子和家長快速完成綜評,網絡上提供了各種“攻略”。例如,讓孩子在家裏拿鍋鏟、在小區裏拿掃帚“擺拍”,照片拍好了就等於完成任務。
——虛假包裝造素材。有家長説,部分學生填寫自評材料,直接採用AI工具代寫,1分鐘即可生成。
因為綜評考查學生參與志願服務情況,有的學校直接下發加蓋公章的電子版表格,讓學生自行填寫服務時長。有家長透露:“要孩子去現場拍照留痕太費事,找社區、單位蓋個章出具社會實踐證明更省力。”
記者了解到,一些未設志願服務崗位的小區物業,在業主要求之下,安排專人為志願服務證明材料蓋章。部分商業活動為了吸引消費者,也承諾“可蓋章”以吸引家長參與。
還有家長摸索出“圖片加工法”:“綜評系統後&審核並不嚴格,在網上搜索相關實踐場所圖片,只要內含背影或側面人像即可,或者用編輯軟體PS‘換頭’,也能過審。”有家長説。
——假手於人買服務。有家長選擇讓第三方機構幫助整理和上傳材料。在淘寶&&,一些提供綜評代寫的商家承諾“每個省份都可代寫”“原創填寫不重復”“包過包拿高分”,多個商品的月銷量達500多份。
記者&&一名淘寶客服了解到,“如由買家提供活動照片,綜評代寫價格為一個學期300元”“沒有照片也可以,價格更貴一點”,商家還承諾“不滿意包修改”“不通過包退款”。
一些家長透露,花費幾十元錢,還能在網上輕鬆買到各類偽造獲獎證書。辦賽機構、比賽項目可能子虛烏有,證書上蓋的是“假印章”,但“足以應付綜評”。
亟待破除應試思維
記者採訪了解到,現在綜評結果已在畢業升學環節發揮錄取參考指標的作用。
部分省份的中考招生政策顯示,只有綜評達到一定等級才能上高中,達到較高等級才能上“重點高中”。比如,廣州市的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分劃為5個等級,報考普通高中必須具備D以上等級,報考示範性普通高中必須具備C以上等級;海南省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分成4個等級,其中C級及以上才准予畢業。B級及以上的學生才能被普通高中“省一級學校”和面向全省招生的其他普通高中學校錄取。
“在升學錄取環節,綜評一方面有着‘門檻’功能,另一方面也發揮着比較依據的作用。投檔時出現總分相同情況,就要比較綜評等級。”海南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負責人説。
不少受訪家長對記者&&:“綜評等級與升學‘挂鉤’,不能怠慢。”
不敢怠慢為何又走偏變味?
從多地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實施方案來看,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評價指標下設若干“觀測點”,需要學生選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可測量可評價的關鍵事件提交,按學期計分。完成填寫需花費一定的時間、精力,有家長反映:“時間緊、項目多、弄不好。”
“綜合素質評價&&要求學生必須上傳一定數量的圖文信息,相當於參與活動就要‘留痕’,無圖無真相就等於白去。”一位長沙家長説。
部分家長的另一重困擾是:參與社會實踐、藝術活動、研究性學習怎樣做算好,怎樣做算差,並沒有細化規定。“一些表格,可以照抄範本;需要自己發揮的部分,我都是隨便填的,也有同學讓家長代填,也能順利通過。”海口的一名初一學生説。
有家長&&,學校給學生打綜評分時“手很松,無論是家長代填還是學生自填,無論是擺拍打卡還是真實實踐,基本都是滿分。”
多位受訪者認為,綜評制度的設計初衷是努力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等評價標準,推動學校評價“從育分轉向育人”。但與考試相比,綜評的“人才篩選”作用還有待加強,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中考分數,通過應試獲得高分仍然是主要追求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家長面對綜評相關事宜,選擇大包大攬。
“有填這個表的時間,不如讓孩子多刷會兒題,哪怕多睡會兒覺。”一位家長説。
過關 商海春圖/ 本刊
教育評價改革仍需發力
“綜合素質評價是對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維度的綜合性評定與判斷,而非僅對學業水平進行單向度的評價。”21世紀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臧敦建認為,這是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大背景下,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體舉措。
實踐中出現的綜評走偏變味,意味着教育評價改革仍需持續發力。
——加強監管,完善規則。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教育部門應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監管,提高後&審核標準,有效識別虛假信息,確保學生真正參與到實踐中去,而不是僅僅依靠一紙證明。比如,提高實踐活動的透明度,讓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都能清楚地了解活動的過程和成果。
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改進。為防止學校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中出現短期突擊記錄或集體造假,海南省教育廳2023年底印發的《海南省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管理辦法》指出,教育行政部門將不定期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建立學校誠信A、B、C、D、E五個等級,凡由於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弄虛作假被舉報且經相關部門核實確認的,學校誠信等級下降一級,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教育引導,注重獎懲。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針對部分學生和家長存在的“綜合素質無用論”想法,學校和教師應加強教育引導,讓孩子明白參與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責任感。學校應建立激勵、懲罰機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並對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於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學分的行為,應有明確的懲罰措施。
記者採訪了解到,家長其實很希望孩子從課桌前將頭抬起來,多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但他們認為“專業的事應該交給專業的人來做”,制度要落到實處,還需要學校能多做示範,也給家長一些專業指導。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參與優質的實踐活動,及時給予激勵。
——整合社會資源,多方提供支撐。多位受訪家長認為,當前社會能提供的志願服務、實踐活動數量有限,應鼓勵社區和企業積極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提供真實的實踐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到真正的技能和知識。同時,嚴查提供“代寫”服務的機構,尤其是重點打擊出具作假材料、證件和私刻假冒印章的商家,有效減少和防止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實踐學分的現象,促進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