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

2024-07-15 21:32:54 來源: 瞭望 2024年第29期

 

海外倉清關快、配送快、周轉快、服務快、成本低,能夠鏈結起國內外供應鏈,不僅提高物流時效、降低運輸成本、豐富商品品類,更能憑藉售後、退貨等增值服務大幅提升我國跨境電商本土化競爭優勢

《意見》提出推廣跨境電商出口拼箱“先查驗後裝運”模式,加強海關跨境電商通關服務系統信息化建設,研究擴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試點。這些舉措旨在進一步擴大改革效果,推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形成更多新突破、新跨越

跨境電商特有的&&資源整合優勢、國際營銷能力和全球供應鏈對接結合産業帶,能夠促進特色産業帶經營效率提升,融入國際市場,提升全球價值鏈位置,推動産業帶轉型升級

  文 | 李正波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多次就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工作作出部署。為進一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這一要求,近日,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是我國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外貿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外貿規模進一步穩定,有利於促進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有利於推動跨境電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提升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

  跨境電商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2.38萬億元人民幣,增長15.6%。其中,出口增長19.6%。2024年第一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9.6%。其中,跨境電商海外倉出口增長11.8%,跨境電商出口拉動出口增長超1個百分點。

  近年來,受世界經濟下行、外部需求低迷等影響,我國對外貿易壓力陡增。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市場活力高、發展速度快、帶動能力強,已成為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高效且具有競爭力的物流服務是跨境電商實現長遠發展所需的關鍵能力。海外倉清關快、配送快、周轉快、服務快、成本低,能夠鏈結起國內外供應鏈,不僅提高物流時效、降低運輸成本、豐富商品品類,更能憑藉售後、退貨等增值服務大幅提升我國跨境電商本土化競爭優勢。

  在此背景下,經國務院審議,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意見》就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提出了五個方面15條舉措,重在緊抓全球貿易數字化和科技創新引領趨勢,充分發揮我國産業基礎完整、製造業門類齊全、電商産業配套齊全和創新活力持續迸發等優勢,全力打造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良性發展格局,對於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跨境電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意見》提出的15條政策舉措,涉及政策突破、科技賦能、企業服務、綠色環保等方面,體現出了引導方向和主旨要義。

  堅持改革創新引領,增強發展內生動力。2015年以來,我國在跨境電商領域已累計&&近200項政策措施,各地探索創新,形成近70項成熟經驗做法,取得積極成效。

  《意見》提出推廣跨境電商出口拼箱“先查驗後裝運”模式,加強海關跨境電商通關服務系統信息化建設,研究擴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跨關區退貨試點。這些舉措旨在進一步擴大改革效果,推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形成更多新突破、新跨越。

  發揮科技創新優勢,賦能産業轉型升級。《意見》所提舉措體現了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如《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地區依託當地産業,與跨境電商&&合作,設立産業帶“線上專區”,支持依法合規引入數字人新技術,鼓勵企業積極應用大數據分析、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工具。

  跨境電商特有的&&資源整合優勢、國際營銷能力和全球供應鏈對接結合産業帶,能夠促進特色産業帶經營效率提升,融入國際市場,提升全球價值鏈位置,推動産業帶轉型升級。

  聚焦企業發展所需,加強綜合服務支撐。《意見》提出的15條舉措涉及人才、資金、監管、服務、&&等多個方面,覆蓋跨境電商各類主體發展需求。如《意見》提出引導支持建立全國性跨境電商行業組織、鼓勵&&人才需求目錄與培養方案,將更好地匹配行業企業戰略發展與組織生命力的可持續增長。

  拓寬融資渠道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與保險保障、降低結算與金融服務成本、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統籌利用基金資源和社會資本,將更好地滿足企業資金穩定周轉,服務業務擴張及長期發展。

  “借展出海”、專場推介、活動對接、支持跨境合作、積極參與機制談判、標準規則制定等,幫助企業更快地找到出海路徑,通過自身業務發展參與海外市場競爭。

  順應低碳環保趨勢,提升綠色貿易競爭力。《意見》提出積極推動企業提升綠色化水平,推廣可再生、可回收、可降解産品與技術,從源頭出發,鼓勵推動企業開發綠色化創新産品,促進跨境電商綠色化發展,深入參與電子單證、無紙貿易、電子交易等國際標準與規則制定。

  這些舉措在兼顧補短板、提效率的同時更加強調綠色可持續,從産品源頭和過程管理兩方面,提高中國外貿“含綠量”,在更高水平上發展綠色貿易。

  全面推進《意見》落地實施

  跨境電商是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推進《意見》落實要強化行業交流培訓、加強企業供需對接、營造良好環境、參與國際合作,為促進外貿新業態健康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不斷強化行業交流培訓。通過密切與行業和重點企業、地方組織的&&,緊跟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及時了解跨境電商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不斷改進優化政策措施。

  通過開展資源對接、政策宣講、服務提升和經驗分享等活動,關注諸如跨境電商知識産權等痛點,搭建&&為企業提供法務、稅務資源對接,提升企業在所在國合規經營水平。

  持續加強企業供需對接。充分利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貿會)、跨境電商交易會等重點展會及配套系列重大活動,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采購商線上線下參展。

  充分利用並繼續優化海外智慧物流&&功能,為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推動海外倉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帶動自動化、數字化設備出口,提升海外倉運營效率和服務能力,為更多企業“走出去”提供高質量物流保障。

  繼續營造良好環境。圍繞通用型規則和標準建設、品牌培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等主題,可鼓勵先進地區繼續大膽創新,總結複製推廣綜試區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成熟經驗做法,推動高質量發展。

  圍繞多部門數據交換與應用契機,多方匯集通關、物流、退稅、外匯、保險等資源,推動更多跨境電商企業、跨境電商産業園、公共服務&&等線上線下對接,優化綜合服務質量,提升線上線下融合能力。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引導跨境電商行業協會、企業積極參與跨境電商營銷、物流、支付、統計等各領域參與國際標準與規則制定、多邊機制談判與交流,持續深化國際交流,支持國內應用成熟、成果公認的規則標準走出去。

  引導跨境電商綜試區、“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開展國際交流,立足多雙邊合作機制,抓住《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機遇,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營造開放、包容、公平的發展環境。(作者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