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奮進姿態走好秦巴山區強縣富民路

2024-06-24 10:57:46 來源: 瞭望 2024年第26期

  

城口堅持生態轉型、綠色發展,改革創新、數字賦能,通過實施“開發區+度假區”聯動、“産業鏈+創新鏈”融合、“好産品+好品牌”互促,2023年綠色産業産值佔比達到80%以上

  文 | 中共重慶市城口縣委副書記、城口縣縣長 董奕鋒

  

  城口縣,地處渝川陜接合部,是重慶向北重要門戶,是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近年來,城口堅持生態轉型、綠色發展,堅持改革創新、數字賦能,堅持民生所需、未來所向,以奮進者姿態、創造性張力,創新思路、創新打法,立足優勢、變現優勢,紮實走好秦巴山區強縣富民現代化之路。

  堅持轉型發展 加速綠色崛起

  城口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持續拓寬綠色崛起的上行通道。2023年城口綠色産業産值佔比達到80%以上。

  “開發區+度假區”聯動。緊緊抓住企業、産業、産業鏈、産業生態“四個着力點”建強工業園區,培育壯大食品及農産品加工、綠色建材、鋇新材料、新能源産業集群,推動生産力由散到聚、以聚促變,工業園區進駐企業總數達55家,規上工業企業達13家,億元級工業企業5家。堅持全域、全季、全齡旅游,創建亢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打造“&&任河畫廊”休閒旅游帶和九重山、巴山湖旅游集聚區,建設大巴山國際旅游目的地。2023年,過夜游客突破2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1.8億元。

  “産業鏈+創新鏈”融合。圍繞重慶“1+3+N”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融合,提升産業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以城口老臘肉為例,通過推動城口老臘肉“再出發”,建設標準化生産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質量檢驗監測體系、品牌營銷體系、利益聯結體系,實施黑標金標綠標産品分級分類、“保險+期貨”金融賦能、行業標準制定,打造完整創新鏈,支撐形成全産業鏈,全産業鏈産值達30億元,帶動60%以上農戶戶均增收1.2萬元。當前,城口正加快推進“産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培育城口老臘肉、中藥材兩個50億元級産業集群,打造100萬千瓦大巴山新能源基地。

  “好産品+好品牌”互促。以全國消費幫扶重點産區建設為抓手,着力打造“大巴山硒谷”“大巴山藥谷”“大巴山碳谷”三大重點産業品牌,培育“兩品一標一名牌”農産品57個,趙孝春牌城口老臘肉獲評“中華老字號”。推進中藥産業數字賦能,推動優勢品種GAP基地創建,中藥材全産業鏈産值達15億元。推進茶旅融合發展,擦亮“雞鳴貢”品牌,豐富黃茶、紅茶、花果茶等特色系列。深挖特色乾果資源,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核桃油實現産業化。接下來,城口將推進茶旅、漆旅等農文旅融合發展項目,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禪茶之鄉、國漆之鄉。

重慶市城口縣鳥瞰(資料照片)唐小江攝

  堅持改革突破 強化數字賦能

  城口堅持改革突破、數字賦能,着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向改革要活力,向改革要效益。

  數字化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強化數字城口建設和重點領域改革雙輪驅動,迭代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台,打造農村産權交易平台等一批重點實戰應用,形成更多“管用、好用、實用、群眾愛用”的標誌性成果。建成縣級數據倉,推進城市管理運行中心建設,歸集數據40.4萬餘條。抓實“141”基層智治體系建設,完成25個鄉鎮街道基層治理指揮中心建設,一體化智治平台全面運行。

  深化強村富民綜合改革。城口以農村集體經濟改革為抓手,建機制、建主體、建平台,促進強村富民。依託城口特色産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創新産業帶動型、資源開髮型、租賃經營型、服務創收型、項目拉動型、資金合作型等6種發展模式。推出村級合作社、鄉級強村公司、縣級促進中心“三級平台”,激活人、地、錢“三大要素”,推動集體增財、群眾增收。2023年,城口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167個、佔比87.9%,全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1.2億元。

  探索生態資源價值實現。城口森林覆蓋率高達72.8%,森林資源是城口最大的生態資源。着力深化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創新“國儲林+”發展模式,創建全國林下經濟示範基地。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資金8.9億元,建設國家儲備林70萬畝,帶動40余萬人次通過“流轉林地獲租金、基地務工得薪金、入股分紅享股金、種養經營賺現金”,實現“一地生四金”。城口還實施森林覆蓋率指標交易6.07萬畝,非國有林生態贖買1.07萬畝。下一步,城口還將探索林權、水權、林草碳匯、森林覆蓋率指標等生態權益價值實現,預計到2024年底,綠色信貸規模達到20億元,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12億元,林地畝均産值達到2500元。

  堅持民生為大 促進城鄉融合

  城口着眼於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抓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補強就業、教育、醫療等突出短板,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抓實鞏固銜接任務。作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以來,城口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成果,脫貧人口年人均純收入增長10%以上,以工代賑經驗入選全國新時期以工代賑工作指引。學好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打造鄉村振興示範片,巴渝和美鄉村“達標村”創建率達到30%。完善黨建統領“四治”融合鄉村治理體系,創建一批全國和市級鄉村治理示範村鎮。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城口實施“小縣大城”試點,推進“強鎮帶村”行動,構建中心城區城鎮圈、沿高速産業軸、沿任河文旅軸的“一圈兩軸”生産力空間布局。扮靚鎮村更高顏值,強化城鄉風貌整體規劃管控,深化農村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推動城鄉供水和污水處理一體化,推進“微改造、精提升”,嵐天、北屏、高楠成功創建國家衞生鄉鎮,城口縣獲評“中國最美縣域”。實施A級旅游景區村莊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創建A級旅游景區村莊20個,力爭到2025年達到100個。

  促進民生可感可及。堅持每年滾動完成15件重點民生實事。強化就業優先政策,2023年推動8.8萬人轉移就業,“一戶一策”助力3000多名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1所,重慶城口育才中學即將正式運營,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合作開設“南開班”“育才班”,教育質量明顯提升。實施健康城口行動,深化以縣總醫院為抓手的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完成雲健康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推進三級醫院創建。加強困難群眾幫扶救助,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實現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救盡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