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
➤2023年,百色市工業總産值突破2000億元,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較“十三五”末年提升29.4個百分點,有力支撐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也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文 | 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市長 葛國科
百色市地處我國西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和民族地區,也是全國生態型鋁産業示範基地,更是我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
近年來,伴隨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産業升級以及對外開放等工作的深入推進,老區振興步伐不斷加快。2023年,百色市工業總産值突破2000億元,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4%,較“十三五”末年提升29.4個百分點,有力支撐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也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後發展地區,在百色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是實現趕超跨越的有效路徑。百色市將立足本地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科研條件等,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科技創新引領,推動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奠定良好基礎。
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
百色市素有“南國鋁都”美譽,作為我國十大有色金屬礦區之一,百色鋁土礦遠景儲量超過10億噸,約佔全國儲量的1/4。另一方面,百色鋁産業還面臨精深加工能力弱、産品附加值低、終端産品少等問題。為促進傳統産業“老樹發新芽”,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百色市將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加快推動鋁産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不斷扭轉産業低端、粗放發展模式。
為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百色市立足産業優勢,進一步打造“再生鋁、鋁精深加工、鋁基新材料”的鋁産業“新三篇”,積極發展綠色智能家居、綠色精細化工等産業,促進産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價值鏈向高端邁進,推動傳統産業重塑競爭新優勢。
當前,百色市堅持圍繞新型生態鋁、林業、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導産業”開展精準招商。2023年,百色開工建設工業項目77個、竣工投産62個,新增百億元工業園區1個,總數達到7個。落地建設上海榕融氧化鋁連續纖維、大亞科技高性能鋁板帶及電池箔等項目,突破鋁産業向高端化發展瓶頸;中車新能源裝備製造、大生新能源光伏組件及型材等項目投産,新能源産業鏈不斷延伸;錦江綠色化工新材料一體化項目簽約落地,燒鹼産業向下游領域拓展。2023年百色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8家,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54家。
同時,百色還在科學布局建設未來産業,緊跟産業變革趨勢,謀劃發展人工智能、大健康、氫能等産業,開闢産業發展新領域新賽道。2022年,百色市獲批成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百色分中心、中國—東盟信息港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百色分中心。兩年多來,兩中心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學科研究、技術支持、成果轉化、産業發展和人才培養,2024年分別在百色學院設立實踐基地,在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和鯤鵬産業創新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為推動全市數字化發展開啟新篇章。

百色城新貌(2024 年 5 月攝) 覃蔚峰攝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
百色擁有豐富的工業資源,這是支撐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産業基礎。實現現有主導産業轉型升級,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百色持續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的扶持力度。
近三年,百色市先後投入超5億元扶持資金,引導鋁産業相關企業通過裝備換芯、生産換線、機器換人等舉措,推動企業技改升級和新建先進生産線,全市鋁製造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
“十四五”以來,百色市打造了鋁産業研究院、再生鋁研究院等創新平台,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獲評國家、自治區專精特新企業34家,創新驅動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為進一步實現科技創新引領産業創新,百色市突出企業主體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政策、項目、資金、人才等要素向企業集聚;聚焦設備更新推動技術改造,搶抓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機遇,支持企業“智改數轉”,建設一批智能製造示範工廠,提升産業整體科技水平;圍繞綠色低碳轉變發展方式,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加快形成以清潔電力為主的能源消費體系,積極探索固廢綜合利用,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
2024年,百色市深入實施科技“尖鋒”行動,推動吉利百礦鋁産業研究院投入使用;開展赤泥固廢綜合利用、再生鋁高質高效生産、鋁加工鍛造等技術研發;發展壯大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計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80家以上,獲高新技術企業認定30家以上;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和電池材料等産業,有序發展新能源制氫産業。
推動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
百色地處中越兩國和桂滇黔三省(區)交匯處,東與南寧相連,南與越南交界,西與雲南毗鄰,北與貴州接壤,對內輻射西南,連接大灣區,對外連接東盟,通江達海,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節點城市。牢牢把握百色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推動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必然要求。
在提升開放平台能級方面,百色將實施産業園區改革增效工程,高質量建設中國—東盟産業合作區百色片區,深化拓展與東盟國家重點領域合作;開闢“百色一號”專列國內國際物流新線路;加快靖西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推進平果保稅倉投入運營;推動龍邦口岸申建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
在精準開展招商引資方面,堅持全市“一盤棋”,圍繞“四大主導産業”,強化鏈式思維“招強引大”。全方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産業布局,搶抓深百對口合作、粵桂協作等機遇,有序承接産業梯度轉移,加快構建跨區域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
在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方面,百色將落實邊境小額貿易扶持政策,持續開展全域邊境小額貿易業務;加快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二級市場建設,大力發展邊民互市貿易商品落地加工業,打造東盟特色産品加工集聚區;擴大鋁土礦、再生鋁、煤炭等大宗商品進口,服務中石化成品油出口,擴大一般貿易規模。
下一步,百色將繼續着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增強發展動力活力。堅持向海圖強、開放發展,主動融入平陸運河經濟帶,持續提升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水平,服務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更好促進新質生産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