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從蓄勢起飛到加速騰飛

2024-05-13 20:52:02 來源: 瞭望 2024年第20期

  

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

低空經濟將帶來交通範式的巨大變革,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加適配低空飛行的“新基建”,將低空資源轉換為經濟資源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菁 馬姝瑞

  低空空域,通常指距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離1000米以內,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可延伸到3000米以內的空域。以低空空域為依託,低空經濟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

  作為新興産業,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産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今年,“低空經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積極打造這一“新增長引擎”。

  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低空製造産業鏈不斷完備、低空飛行“新基建”日漸鋪設、低空應用場景加速釋放拓展……安徽、廣東、江西、重慶等省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將低空經濟列入重點發展的新興産業。隨着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探索,低空經濟從“起飛”到“騰飛”的藍圖愈加清晰。

  行業主管部門、鏈條企業和一些專家等進一步提出,圍繞“造飛機、搞基建、出政策”進一步發力,助力低空經濟“飛”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深圳寶安區的豐翼無人機運營中心,搭載着貨物的無人機降落(2024 年 3 月 23 日攝) 毛思倩攝 / 本刊

  新製造:低空裝備製造

  從“消費級”加速跨向“工業級”

  5月1日,安徽合肥無人機物流配送航線正式開通,首批開通“百大心悅城—濱湖國家森林公園”“融創茂—岸上草原”2條無人機外賣配送航線。無論晴雨,無人機都能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在8個起降點完成外賣配送訂單。

  千里之外,2024年首屆重慶低空飛行消費周4月30日開幕。以低空飛行消費為主題,重慶集中推出“空中婚禮”等多種低空消費新業態新場景。

  無論在繁忙都市還是廣袤鄉間,天空正變得越來越“忙碌”。各式各樣的航空器為人們完成物流運輸、文旅觀光、植保巡檢、消防救援等多種任務,推動低空經濟從蓄勢“起飛”到加速“騰飛”。

  低空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首先表現在各种先進飛行器的快速涌現。

  據不完全統計,到2023年底,我國民用無人機研製企業超過2300家,量産的無人機産品超過1000款。2023年,我國交付民用無人機超過317萬架,通用航空製造業産值超過510億元,同比增長近60%。

  在我國現有的3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安徽,“以通用航空為主”的傳統低空經濟正在向“有人機和無人機融合發展”的新低空經濟過渡。2023年,安徽低空經濟規模突破400億元,以合肥市、蕪湖市為雙核,安慶市、六安市、宣城市等多點支撐的産業格局初步形成。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廳長聶愛國介紹説,該省先後&&民航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通用航空産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擁有通航控股集團、中電科鑽石飛機、億航智能等産業鏈企業300余家。到2023年底,全省已累計劃設54個低空試點空域,開闢43條低空航線,通用飛機飛行近9700小時,無人機飛行144萬小時。

  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部分,“造飛機”是這一新興産業的根基。在蕪湖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看到,剛剛製造完成的無人機在生産線上整齊排列,等待完成出廠前最後的測試與“體檢”。同時擁有汽車製造和通用航空器兩種産業基礎的蕪湖市,還正在謀劃推動分體式低空立體交通智慧出行項目,包括開發製造“分體式飛行汽車”,將飛行汽車産業與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融合創新,推動相關未來産業集群發展。

  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由於低空經濟仍屬培育之中的新興産業,國內“鏈主”級別的重點企業仍偏少,全産業鏈韌性仍較弱,龍頭企業對基礎設施建設、通航運營及應用等環節的帶動還不夠強。

  受訪人士建議,以“造飛機”為核心,未來仍需加大對低空製造業的産業培育和創新扶持,重點打造若干通航飛機、無人機“鏈主型”企業,推動無人機等低空裝備製造業從“消費級”向上躍升。

  “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是‘消費級’的百倍,通過開放市場可促進頭部企業誕生;而未來‘航空級’無人機市場規模要千倍於‘工業級’,正處在研發投入期,可重點創造良好融資條件,擴大有效投資來促進頭部企業的誕生。”蕪湖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懷強説。

  新基建:探索實現

  “融合飛行”盤活空域資源

  中國民航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有實名登記無人機126.7萬架,同比增長32.2%,2023年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全國通航企業達689家,在冊通用航空器3173架,通用機場451個,全年作業飛行135.7萬小時。

  飛行時長是衡量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飛行時長持續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各種有人機、無人機融入國家空域系統安全高效運行,以及不斷完善提升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和低空航行服務保障能力。

  近年來,中國民航局已修訂30餘部民航法規,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標準法規體系。目前,我國三級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已初見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建成飛行服務站32個。低空情報氣象監視服務能力也不斷提高,飛行計劃管理逐步簡化,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全國“一盤棋”的部署推動下,各試點地區也加速探索,釋放政策紅利。

  今年2月,《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産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在國內率先為促進低空經濟産業推出專項法規,明確由市人民政府與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民用航空管理部門建立低空飛行協同管理機制。安徽印發《安徽省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並在合肥建設全國首個面向政務服務的“一網統飛”系統,按市場化模式提供無人機公共治理服務。

  受訪專家和主管部門普遍提出,低空經濟將帶來交通範式的巨大變革,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加適配低空飛行的“新基建”,將低空資源轉換為經濟資源。如結合新&&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加快落實空域“分類”“分層”,可探索“負面清單”方式,在不影響民航安全、禁空安全、電磁安全等基礎上,建立健全兼顧融合飛行需求的空域管理標準,將“融合飛行”盡快變為現實。

  “空域是低空經濟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按現行規則,在低空領域,有人機飛行和無人機飛行空域相對‘隔離’狀態,基本上能飛有人機就不能飛無人機,能飛無人機就不能飛有人機,有人機飛行優先於無人機。”安徽省交通運輸廳總工程師晏少鶴&&,進一步促推“融合飛行”,有利於實現空域資源共享和有效利用。

  部分受訪人士還提出,低空飛行規劃與地面交通設計的“平面圖”不同,需要有更高智聯能力的後&,以滿足“立體”運營需求,如適應未來無人機為主的新低空經濟,在低空智聯基礎設施體系中可提前布局入住戶、入樓棟、入小區、入街道、入區縣的各種類型起降點;建立服務無人機飛行、空天地全覆蓋的通信設施體系,視必要性配置監控設施和反制設施,提升服務能力和安全水平等。

  中國民航局在3月29日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提出,將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空域分類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推動實現由現行在原有空域結構中協調劃設報告空域、監視空域和目視航線的做法,變為以空域分類為基礎全面優化低空資源使用效能,增加低空可飛空域等。

  新應用:場景釋放

  讓低空經濟從“空中”加快“落地”

  低空經濟在工業、農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這些更加豐富的場景應用通過市場需求牽引,引導創新資源和要素不斷流向低空經濟各領域。

  “全面融入”生産生活各領域,是低空經濟拓展應用的遠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明確提出,到2030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特徵的通用航空産業發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撐和保障“短途運輸+電動垂直起降”客運網絡、“幹-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滿足工農作業需求的低空生産作業網絡安全高效運行,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産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基層幹部和業內人士呼籲,圍繞場景、資源、應用,完善低空經濟應用政策體系,進一步促進低空經濟從“空中飛”到“落地用”。

  ——釋放場景。目前,低空消費類市場仍處於初步成長期,各地農林植保應用較為成熟,文旅場景中釋放較多。以此為基礎,受訪人士建議,探索拓展更多低空應用場景,挖掘公共服務領域創造需求、引領示範,進一步提升無人機在公安、應急、消防、環保、水利等場景中的應用。如合肥市已提出,拓展城市公共治理場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加大無人機在交通管理、應急救援、消防治安等領域的應用。

  ——對接資源。受訪人士提出,希望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搭建對接&&,幫助生産運營企業鏈結物流運輸、應急救援、消防滅火、管線巡查、環保執法、農林植保等資源,如優先在城市送血等應急保障、公共服務以及城市商圈的標準快遞配送方面普及,而這也需要通過相應的&&作為“橋梁”,為企業對接迫切需要的公益、公共等資源,獲得廣泛信息和要素支持。

  ——資金激勵。記者了解到,低空經濟的運營目前大多由物流或製造企業直接投入,規模較小、運營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擴大投資、開拓市場。在蕪湖市南陵縣,國郵快遞物流智能裝備(南陵)産業技術研究院與上海韻達貨運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物流無人機項目,2020年9月到2021年6月先後申請開通5條無人機配送航線,累計飛行14000多公里、飛行時間22000多分鐘。南陵縣郵政業發展中心主任范連城告訴記者,運營成本過高是項目中斷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單配送成本約2元至3元,而收取派件費僅為0.9元,建議市場培育前期可&&一些支持性政策措施。

  范連城等人&&,低空經濟在市場化初期離不開資金激勵政策,但激勵需要體現在“刀刃上”,避免形成依賴脫離市場。他們建議,探索分領域、分類別的政府資金激勵機制,對於工業級無人機可重點在應用端實施政策資金激勵,目的是帶動市場開拓,探索空域管理;對於航空級無人機等低空經濟領域內的“無人區”,重點在研發和製造環節進行資金激勵,保持創新投入強度,抓住這一低空藍海蘊藏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