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榮歸故里”激活人才引擎

2024-04-29 10:28:19 來源: 瞭望 2024年第18期

  

榮成市倡導“五有”導向,讓各類人才在“生産上有幫助、生活上有關懷、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激勵、政治上有榮譽”,集聚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榮成市從建立人才信息庫、開展常態化聯絡、發揮智囊團作用等方面入手,加密與各類人才的對接&&,為高質量發展輸送強勁動力

創新打造項目管家“1+1+N”全閉環服務機制,實現“項目等審批”到“審批等項目”的轉變提升,申報材料壓減6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

  文 | 威海市副市長、榮成市委書記 徐明

  

  人才是第一資源,正是基於對人才引育重要性的認識,2022年以來,榮成市委、市政府全面實施“榮歸故里”計劃,以“榮歸故里·成就未來”為主題,堅持“城市合夥人”理念,暢通“人才對接聯絡、人才關愛服務、人才産業融合”三個渠道,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文生態,進一步激活人才引擎,賦能高質量發展和“深藍、零碳、精緻、幸福”現代化新榮成建設。

  近年來,榮成市先後獲評2022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2022年度山東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2023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和2023年山東省人才引領縣域高質量發展試點市。

榮成市濱海公園榮烏高速起點(2023 年 9 月攝)中共榮成市委宣傳部供圖

  讓人才成為“城市合夥人”

  榮成市從全局高度和長遠考慮進行謀劃,&&“一攬子”政策措施,為實施“榮歸故里”計劃提供根本遵循。

  首先,明確計劃實施路徑。榮成市&&《關於全面推進“榮歸故里”計劃的實施意見》,以“榮歸故里·成就未來”為主題,以“榮成本土、榮成在外、外地來榮”等三方面人才為主體,設計4大類、16小項具體措施。同時,榮成市倡導“五有”導向,讓各類人才在“生産上有幫助、生活上有關懷、社會上有地位、經濟上有激勵、政治上有榮譽”,提振使命感、認同感和責任感,集聚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

  其次,堅持城市合夥人理念。榮成市通過實施“榮歸故里”計劃,吸引各類人才成為“城市合夥人”,讓本土企業家更有光榮感,為榮成發展奉獻自己、燃燒自己;讓榮成在外能人時刻關心支持家鄉的建設;讓外來投資者來到榮成,使榮成成為投資洼地、人才高地,讓各類人才共創美好未來。

  暢通人才對接聯絡渠道

  榮成市從建立人才信息庫、開展常態化聯絡、發揮智囊團作用等方面入手,加密與各類人才的對接&&,為高質量發展輸送強勁動力。

  建立人才信息庫。榮成市把做好摸底調查作為推進“榮歸故里”計劃的“關鍵一招”,面向“榮成本土、榮成在外、外地來榮”三類人才,發動全社會力量摸查信息3000多條,將927名重點人才納入“榮歸故里”計劃人才庫,實行動態管理,“一人一檔”建立信息檔案,涵蓋個人信息、行業領域、發展方向等,結合所在行業確定93個部門單位分包對接、精準服務。

  開展常態化聯絡。利用五一、十一、春節等節點,宣傳“榮歸故里”計劃、招商引資等政策,引導各類人才提報243條“助力榮成”意向;舉辦“下午茶”暢聊活動130多場次,由7大産業鏈鏈長部門組織相關部門和鏈上企業面對面交流,為企業解決問題800多件,暖心“下午茶”喝出“發展味”;建設2處“榮歸故里城”和20處鎮街“榮歸故里”會客廳,累計開展會商、洽談等活動300余場次,對接項目80多個。

  發揮智囊團作用。榮成市聘任53名企業家及高層次人才擔任“經濟高質量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為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和智囊;依託“經濟高質量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市級“兩代表一委員”、高層次人才等智囊團成員,開展“我為榮成發展獻一策”金點子徵集活動4次,評選出“金點子”51條,納入市委、市政府決策,成為解鎖榮成産業發展、助力精緻城市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等工作的“金鑰匙”。

  暢通人才關愛服務渠道

  着眼強化生産圈要素保障、優化生活圈貼心服務,榮成市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攬子務實舉措、守好“清”的規矩,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文生態和更高質量的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榮成市搭建全省首個縣級一體化企業綜合服務平台,受理各類企業訴求2300余件,平均辦結時限壓縮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率和滿意度均為100%;創新打造項目管家“1+1+N”全閉環服務機制,實現“項目等審批”到“審批等項目”的轉變提升,申報材料壓減60%以上,審批時限壓縮50%以上。

  推出一攬子務實舉措。榮成市&&關心關愛企業家20條、“榮聚英才”21條、“政法助力”12條等政策措施,建立分包&&企業、企業吹哨部門報到、三問一評等服務機制,摸排企業需求、傾聽企業心聲;為47名優秀企業家、93名高層次人才分別頒發“榮成企業家服務保障卡”“榮成惠才卡”,深化交通出行、醫療保障等15個方面的服務內容;在全市23個單位、100個服務窗口設置了“綠色通道”,累計為企業、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1600多次;設立“榮成企業家日”,落實企業家“站C位”制度。

  守好“清”的規矩。榮成市制定幹部作風“十種作派”負面清單和“十項規範”正面清單,通過守好“清”的規矩,讓人才在榮成放心、安心、舒心發展。兩年來,榮成市先後為企業爭取上級無償資金28.8億元,兌付各級惠企政策資金2.4億元,減輕稅費負擔9.3億元,辦理不罰輕罰案件1330件,全市行業主管部門、垂直“雙管”單位平均履職服務滿意度達到98.06%。

  暢通人才産業融合渠道

  産是才之基,才是産之魂。實施“榮歸故里”計劃兩年來,榮成市通過厚植人才發展沃土,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助力産業強市、工業帶動、突破發展海洋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蓄足後勁。

  招商引資彰顯新成效。榮成市以項目聚人才,以人才引項目,以項目帶産業,先後舉辦産業推介大會、産業季度沙龍30多場次,接待客商1400多人,開展産業鏈招商活動987次,落地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99個,投資總額達343.14億元,其中過20億元重大項目5個。

  産業升級注入新動力。榮成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2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43家,省級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總數分別達到12家、70家,創建省級以上研發平台105家,“揭榜挂帥”攻克關鍵技術難題11項。

  聚引英才呈現新活力。榮成市組織開展高層次人才榮成行、全國博士後學術交流會、高校榮成行等系列人才對接活動,邀請150余名高層次人才來榮與80余家企業對接,促成合作40余項;與136所高校共建就業和人才引育合作基地,新創設省級以上博士後創新平台6家,引進博士後29人、青年人才6700餘人,兌現人才政策資金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