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診産科關停

2024-04-28 22:09:49 來源: 瞭望 2024年第18期

  

部分醫院關停産科服務,既有分娩量持續下降帶來的影響,也有保障母嬰安全、促進産科服務資源優化整合等多個因素的綜合考量

産科分娩量在下降,産科醫護人員卻不能減少,一些醫療機構産科收支難以為繼。“一個人生孩子需要助産士、護士、病房醫生、産房醫生、麻醉醫生等五套人馬。即使只有一名孕産婦分娩,也需要準備這麼多醫護人員。”

在無法干預産科分娩量波動的情況下,如何謀求産科的轉型發展和服務能力提升?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閔尊濤 崔璐

  近段時間,全國多家醫院停止産科分娩服務,引發廣泛關注。3月27日,國家衞生健康委發布關於加強助産服務管理的通知,強調公立醫療機構要承擔産科服務兜底責任。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關停産科服務的多為縣鄉醫療機構和一些專科醫院等。

  這些醫療機構的産科為何出現關停震蕩?在産科分娩量持續下降的背景下,産科服務質量如何保障?産科服務又如何轉型應變?

在江蘇省婦幼保健院,護士在護理新生兒(2023 年 9 月 30 日攝) 蘇陽攝 / 本刊

  多地醫院陸續關停産科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全國已有十余家醫院宣布暫停或取消産科分娩服務,涉及浙江、廣東、福建、江西等多地醫院。

  關停産科的醫院中,如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中醫院、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醫院、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嶠鎮衞生院、廣西來賓市武宣縣祿新鎮中心衞生院等,均為縣鄉醫療機構。

  今年1月,江西省贛州市定南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發布公告稱,經醫院院長辦公會研究決定並報定南縣衞生健康委批准,醫院助産技術服務自2024年2月1日起停止開展,不再開展孕期四維彩超診斷及産前篩查業務,保留普通産檢與普通産科彩超業務。

  近日,記者來到該院採訪看到,儘管醫院已停止産科分娩服務,但位於醫院一樓的婦産科診室內,有好幾位患者就診,醫院三樓外墻仍懸挂有“産房”的指示牌。

  “目前醫院産科分娩服務已經不開展了,但普通産檢和婦科保留,原來産科醫護人員已轉崗做婦科方面工作。”定南南方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袁石海説。

  袁石海告訴記者,作為一家民營醫院,該院自2005年成立之初就設置有産科,關停的決定經歷了激烈的掙扎:“醫院生不了孩子,總覺得缺了什麼。為此我們考慮了近半年,但想到去年全院分娩量已經下降到只有45人,還是不得不選擇申請關停。”

  在從事婦産科工作近30年的該院院長助理魏小微看來,這個數字意味着去年平均每週只有不到1位産婦來醫院生産,而産科仍要保持10多名醫護人員。産科運營難以為繼,醫療質量也將面臨考驗——産科風險本來就高,久不接生的醫生也會手生。

  多位受訪的江西省三甲醫院産科專家&&,平時去縣裏交流發現,縣裏鄉鎮衞生院産科服務基本萎縮乃至關停,很多縣中醫院的婦産科也不開展了,縣裏的助産服務基本集中在縣人民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

  除一些縣鄉醫療機構停止産科服務外,記者了解到,也有三甲醫院宣布關停産科。

  今年3月,江西省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發布公告,根據醫院學科發展規劃,自2024年3月11日起醫院停止産科服務。

  “目前醫院已停掉産檢、助産等所有産科服務,但保留婦科,産科醫護人員還未分流,正在收集個人意願。”贛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周觀林説。

  周觀林介紹,醫院是一家傳染病專科醫院,産科設置歷史只有8年,當時是考慮到一些孕産婦合併傳染病,贛州市衞生健康委將為此類人群提供産科服務的職責交給該院。

  談起為何選擇關停産科,周觀林&&醫院主要考慮有二:一方面,經過近年傳染病的母嬰阻斷等技術培訓,以及國家控制乙肝、艾滋病等傳染病政策成效顯現,各地醫療機構已能很好應對此類孕産婦分娩需求;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會選擇傳染病醫院生小孩,關掉産科有助於醫院聚焦主責主業。

  醫院緣何關停産科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部分醫院關停産科服務,既有分娩量持續下降帶來的影響,也有保障母嬰安全、促進産科服務資源優化整合等多個因素的綜合考量。

  近年,産科分娩量在下降,産科醫護人員卻不能減少,一些醫療機構産科收支難以為繼。

  贛州市衞生健康委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科科長劉宏湖介紹,2017年全市出生人口達到14.4萬人高峰,此後不斷下降,去年全市出生人口為6.36萬人。

  定南縣衛健委給記者提供的近5年全縣分娩量數據顯示,該縣分娩量從2019年2602人下降到2023年的1438人。

  受訪産科醫護人員&&,分娩量下降,産科醫護人員卻減不了。“一個人生孩子需要助産士、護士、病房醫生、産房醫生、麻醉醫生等五套人馬。即使只有一名孕産婦分娩,也要準備這麼多醫護人員。”

  周觀林&&,平時醫院婦産科住院病人只有個位數,醫護人員則有十來個,婦産科從成立以來,每年虧損300萬元。

  “定南縣本來就地方小、醫院多,每家醫院又都有産科,很難養活這些人。”定南縣第一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鄭普清説。

  分娩量下降也對一些醫療機構的醫療安全造成衝擊。

  袁石海&&,産科醫生成長需要病例積累,産科患者減少,醫生成長機會也在變少,即使醫院給産科醫生提供保底工資,這兩年醫院仍有2名年輕産科醫生離職。“産科醫護人員流失後,醫院分管領導也參與産科夜班值守。大家白天看門診,晚上值夜班,實在吃不消,長期透支精力也不利於母嬰安全。”

  對從事産科醫療服務近30年的定南第二醫院副院長黃麗萍來説,作為全縣分娩量最多的醫院,分娩安全是産科人持續存在的壓力。“此前分娩量高峰期的年份,産科人往往發愁醫護人員不足無法照顧到所有孕産婦。現在分娩量下降則又擔心,支撐産科醫生業務能力的孕産婦數量減少,並且高齡、合併基礎病的孕産婦較多,醫療安全壓力有增無減,心理壓力甚至更大。”

  還有一些産科關停出於醫療資源優化整合的考量。

  贛州市衞生健康委婦幼健康科科長羅雪梅2023年在定南縣調研了解到,該縣常住人口二十來萬,卻有5家助産機構,每家接診量都不大,建議定南縣優化整合助産機構。

  不光是定南縣,贛州市全南縣等人口小縣也在推行相關工作。

  記者獲悉,目前全南縣正在推進醫共體改革,內容之一就是把縣人民醫院等醫院的産科全部整合到縣婦幼保健院。

  “對全南這樣的人口小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整合;對於都這樣的百萬人口大縣,則鼓勵多家醫院提供助産服務,通過充分競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羅雪梅説。

  另據記者了解,這兩年,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四川省儀隴縣等地均將多家醫療機構的産科服務整合到當地婦幼保健院或人民醫院。

王鵬 圖/本刊

  産科路在何方

  受訪衛健部門和産科專家&&,助産服務是基本醫療服務,關係母嬰安全健康,事關千家萬戶幸福。産科關停應充分考慮人口分佈、交通條件等因素,加強産科規劃布局、提升産科服務質量、儲備産科人才隊伍,確保産科服務供給安全可及,切實兜牢保障母嬰安全的底線,促進産科事業高質量發展。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産科副主任余臘梅等&&,建立産科的目的就是為了保障母嬰安全健康,一些醫院産科關停引發熱議,主要是大家關心未來去哪家醫院生孩子、找哪位大夫生孩子、怎麼生得安全等核心問題,這也是産科醫生的核心關切。“我們醫院分娩量已連續8年穩定在2萬人以上,大家願意來大醫院生,其實也是為了保證母嬰安全。”

  記者採訪發現,在一些縣鄉醫療機構、專科醫院關停産科服務的同時,部分區域性龍頭婦幼保健院的分娩量正在持續增長。

  贛州市婦幼保健院産科副主任黃仁英表示,這兩年醫院分娩量不斷增長,去年醫院分娩量近7000人,這既得益於醫院啟用新院區,也源自醫院産科服務能力和水平提升,包括推出線上線下孕婦學校、開設免費助産士門診、設置更多單間病房、家化病房等。“分娩量的波動我們無法干預,但是服務能力的提升卻是能做到的。”

  專家&&,好的産科醫生培養至少需要十年,産科關停容易、重開難,人才流失容易、培養難。如果將來孕産婦增多,很難臨時抽調人手來做産科醫生,但生孩子等不得,做好人才梯隊的培養和儲備也很有必要。

  他們建議通過完善産科綜合考核、加大醫院內部績效傾斜等方式,切實提高産科醫護人員待遇水平,穩定産科醫護人員隊伍,有效破解産科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