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鐵搖籃”鍛造鋼鐵脊梁

2023-11-28 14:14:46 來源: 瞭望 2023年第48期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

因材施教、應才培養,北科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人才培養1.0、2.0、3.0、4.0版本

突出學科專業、人才培育模式、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三大特色,北科在堅持特色中,開啟了逐夢“百年科大、世界一流”的新征程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劉苗苗

  

  北京科技大學(下稱北科)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鋼鐵工業高等學府,被譽為“鋼鐵搖籃”。

  建校71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30萬餘名“鋼小夥”“鐵姑娘”,也為國家貢獻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成果,深度服務於“雙碳”戰略等國家重大戰略和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

  作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高校,北科的冶金、材料、礦業、科技史4個學科享譽全國,是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的學科。

  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給北科老教授回信,對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産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殷切期望。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寫道:希望你們繼續發揚嚴謹治學、甘為人梯的精神,堅持特色、爭創一流,培養更多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有本領、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促進鋼鐵産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為鑄就科技強國、製造強國的鋼鐵脊梁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一年來,學校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為鍛造鋼鐵脊梁,持續厚植鋼鐵情懷、錘煉學生的鋼鐵本領,同時瞄準“四個面向”,凝練重點科學問題,開展有組織科研,推動標誌性成果加速産出。

  為強國建設鍛造鋼鐵脊梁

  《瞭望》:落實黨中央要求培養“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北科具體開展了哪些改革,進展如何?

  楊仁樹:北科每年招錄的學生成績基本在全國排名前2%~5%,如果用煉鋼煉鐵比喻,這些學生都是高品位礦石,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他們煉成精品。

  在尊重教育規律、教學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基礎上,我們結合學校發展實際和特色優勢,長遠性布局、系統性謀劃、階段性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因材施教、應才培養,自2018年以來形成了具有鮮明北科特色的人才培養1.0、2.0、3.0、4.0版本。

  1.0版本是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在原來授課教師主教,班主任、輔導員輔助的育人模式基礎上,為本科生配備了人生“引路人”,通過“導師主導,研究生協助,高年級本科生參與”的模式,讓導師帶研究生,研究生帶高年級本科生,高年級本科生帶低年級本科生,組成導師主導、朋輩輔導、督學幫扶的育人共同體。目前,學校已組建由8位院士領銜,1609位專任教師組成的導師隊伍,實現了本科生全覆蓋。

  2.0版本是本碩、本博貫通培養。將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三個階段的課程與研究有機結合,實行學制貫通統一規劃和專業試點貫通發展,讓學生根據自身條件與自身目標自主制定學位方案。該改革已率先在礦業、冶金、材料等一流學科推進,將逐步擴大至全校其他學科。

  3.0版本是“一生雙師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育人,力爭為行業培養出千余名卓越工程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行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實施了“212X”培養模式,為學生配備校企“2”名導師,由企業承擔部分培養經費,學生在大三大四和研一研二“2”個階段到企業生産一線參與課題項目,並根據學生自身能力和職業規劃,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多種渠道。去年,我們已和全球不銹鋼的引領者“太鋼”和共和國重型裝備的長子“太重”開展合作,設立了首屆“鋼鐵脊梁班”,招錄了30名研究生進行校企聯合培養。

  4.0版本是課程體系重構。通過打破傳統學科、專業之間的課程體系壁壘,為學生成長為“個性化”的交叉複合型人才提供條件。比如,根據市場需要和崗位需求,鼓勵老師圍繞某個特定專業領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養,設立“微專業”,靈活搭配課程,提高學生知識結構的複合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允許學生自主規劃設計成長路徑,選修其他專業課程也能計入學位學分。目前這一改革已在卓越工程師學院開展試點。

  《瞭望》:人才培養改革層層遞進産生了怎樣的成效?

  楊仁樹:從師生關係、生生關係來看,本科生全程導師制,讓本科生像研究生一樣有了專屬導師,還讓導師及其指導的研究生、本科生形成一個個充滿歸屬感的大家庭。本碩、本博貫通培養,讓老師的育人心態從任務、責任階段轉向感情階段。越來越多老師發現,他們今天培養的本科生就是明天門下的研究生,更有動力把精力感情投入到育人上,甘為人梯。

  從校企關係來講,“一生雙師百企千人”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的實施,讓校企兩個自成體系的主體發生深度融合。依託校企共建的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大學老師兼具企業工程師角色,參與企業技術攻關,企業工程師兼具大學老師角色,參與學生培養。校企聯合申報國家級科技支撐計劃,對企業“疑難雜症”開展立項研究,加速科技成果産出。參與其中的學生,提升了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行業適應性,在就業市場更有競爭力;參與其中的企業工人和骨幹精英,借助北科搭建的“立交橋”,實現專升本,或攻讀工程碩士、博士,提升學歷。校企雙方優勢互補,在培養更多具有為國奉獻鋼筋鐵骨的高素質人才和服務科技強國、製造強國上形成利益共同體。

  為鋼鐵産業綠色低碳發展注入科技芯

  《瞭望》:為助力鋼鐵産業轉型升級,北科採取了哪些舉措?有哪些成效?

  楊仁樹:學校堅持“依鋼而生、因鋼而興”的辦學優勢,堅持“鋼鐵強國、科教興邦”的辦學追求,助力鋼鐵産業轉型升級,服務國家戰略。

  系統凝練重點方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聚焦重大現實問題,系統梳理和凝練學校優勢特色學科方向,對標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積極布局綠色低碳冶金、先進金屬材料、智能製造等前沿性新興方向,深化交叉融合。

  深入推進有組織科研。堅持“四個面向”,在組建大團隊、建設大&&、承擔大項目、産出大成果上下功夫,凝練面向2030年到2035年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不斷提升科技原創能力,集中力量解決制約鋼鐵産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深入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加強與鋼鐵領域領軍企業、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建立專項聯合研發機構,打造“自助餐”式成果對接模式,全方位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

  2022年,學校牽頭承擔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通過國家驗收,綠色低碳鋼鐵冶金全國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完成第一期周期建設評估和新一期建設論證。

  學校牽頭組建“國家能源多模式工業儲能技術研發中心”,助力我國能源革命、製造業綠色升級和社會低碳可持續發展。毛新平院士牽頭制定併發布《鋼鐵行業碳中和願景和低碳技術路線圖》,提出了“雙碳”願景,明確了中國鋼鐵工業“雙碳”技術路徑。

  《瞭望》:下一步如何促進鋼鐵産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

  楊仁樹:學校將緊扣國家戰略,堅持“四個面向”,突出“三個三”有組織科研的建設思路和“減、增、放”科研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創新思路,深入推進科教融合、産教融合、校地融合、校校融合,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不斷為科技強國、製造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搭建大&&上,堅持“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優化配置、重點突破”的原則,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系,結合新校區建設,加強國家級科研&&謀劃布局。

  在組建大團隊上,加快跨學科、跨係所科技創新團隊的組織,積極培植新的科技創新增長點,更好地承擔國家和行業重大科研項目,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行業關鍵技術攻關能力。

  在承擔大項目上,強化研究能力,實施基礎研究“攀登計劃”,圍繞自然基金委的交叉學科項目、國家及企業目標導向中的跨學科項目,主動策劃、加強組織,鼓勵與外單位協作開展重大科研任務攻關。

  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充分發揮學校特色優勢,開拓市場化成果轉化渠道,實施“一區一院一産業”協同模式,有序布局異地研究院,實現“一校兩地N朵花”。

  在科研管理體系優化上,按照調整職能、簡政放權、各司其責、規範合理的原則,持續實施“學校—二級單位—項目負責人”三級科研管理體系,繼續深化改革,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更大限度激發創新活力。

北京科技大學校園 北京科技大學供圖

  擦亮鋼鐵特色爭創世界一流大學

  《瞭望》:如何“堅持特色、爭創一流”?

  楊仁樹:“堅持特色、爭創一流”是北科辦學治教的基本原則。在深入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突出特色建設更是我們逐夢“百年科大、世界一流”的戰略思路。

  突出學科專業特色。目前學校有16個學科在全國排名前30%,有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3個學科進入前1‰,19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其中,冶金工程在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連續五年位列第一。我們力爭以一流學科建設帶動學科集群發展,使傳統優勢學科不斷邁向新高峰,同時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高精尖缺領域,積極培育新的學科生長點。

  突出人才培育模式特色。我們打造了研究型本科教育體系,通過深入實施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體系。我們構建了開放式的研究生教育體系,堅持科教融合、産教融合,通過建設産教融合示範性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引導學生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我們還搭建了服務型繼續教育體系,讓北科的學生成長為行業精英,請行業精英成為我們的“先生”。

  突出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特色。北科人身上有“求實鼎新”的鮮明烙印,在新時代更展現出“鋼筋鐵骨”的時代畫像。傳承鋼鐵精神,我們正努力培育尊重科學、追求真理、兼容並包、充滿關懷的大學精神和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積極向上的校風,希望通過構建優良學風,帶動改進教風,轉變幹部作風,使學校發展成為治理有方、管理到位、安定團結的模範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