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推動石刻文化創新發展

2023-11-28 14:13:48 來源: 瞭望 2023年第48期

  

大足區圍繞“文物保護的樣板、傳承利用的示範、文旅融合的標杆”目標,全力將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研究院,高水平推進大足石刻保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對標國際一流,加快建設國際文旅名城,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鏈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讓大足石刻走下崖壁、與國際對話

  文 | 中共重慶市大足區委書記 陳一清

  

  大足石刻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於唐、五代、宋時鑿造,明、清兩代續有開鑿,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

  大足石刻作為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産,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的豐碑,蘊含着“慈、善、孝、義、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是堅定文化自信、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載體。

  近年來,大足區全面提升大足石刻保護研究利用水平,努力把石刻文化打造成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引領、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的重要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

“國寶”千手觀音修復現場(資料照片) 羅國家攝

  全力守護延續千年的文化根脈

  歷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必須把保護放在第一位。大足區圍繞“文物保護的樣板、傳承利用的示範、文旅融合的標杆”目標,全力將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研究院,高水平推進大足石刻保護,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

  強化依法保護。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落實重慶首部保護歷史文化遺産的地方性法規《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持續健全配套規章制度,完善文物保護與公益訴訟協作、文化遺産生態司法保護等機制,迭代優化文化遺産檢察官、資(陽)大(足)文旅巡迴法庭等創新舉措,推動大足石刻保護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建強保護&&。持續深化與中國科學院武漢岩土力學研究所、浙江大學、四川大學等知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依託文物醫院、監測預警中心、文旅部重點實驗室大足石刻示範應用基地等&&,建設一批聯合實驗室、科研工作站,爭取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落地,加快建設中國南方石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潮濕環境石窟寺水害治理技術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文化與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抓實保護項目。充分運用全國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千手觀音造像保護修復的成功經驗,穩步推進寶頂山圓覺洞綜合性保護、寶頂山臥佛及小佛灣造像保護修繕、廣大寺修繕工程等重點保護項目,實施68處中小型石窟三年保護計劃,切實保護好文化根脈。深入實施文物數字化保護工程,加速推進三維數據採集與數據庫、大足石刻數字化檔案、數字博物館建設,構建基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支撐的文物保護科技體系。

  加強保護合作。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引領,攜手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開展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持續實施17項川渝石窟寺保護示範項目,高標準共建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積極參與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石窟文物本體風化病害評估系統及保護技術研究”,聯合意大利、日本等的研究機構開展技術攻關,為世界石窟寺保護貢獻中國智慧。

  深度挖掘大足石刻的時代價值

  大足區深入挖掘闡發大足石刻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大足石刻故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推進學術研究體系化。推動“大足學”學科建設,創建大足石刻學院,組建大足石刻學術委員會和專家智庫,在中國社科院等國內外著名院所支持下,開展共享型、帶動型學術課題研究,創辦石窟寺研究學術期刊,啟動編撰《巴蜀石窟全集》《大足石刻中小型石窟考古報告》,推出一批具有行業示範、國際影響的研究成果,持續築牢中國石窟寺特色文化根基。

  推進文化闡發大眾化。以大足石刻文化傳播策略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研究重點文化工程為抓手,用好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深入挖掘大足石刻文化蘊含的“慈善孝義廉”“文明包容並蓄”等價值標識,出版大足學研究文庫系列叢書,辦好大足石刻大講堂,持續做好大足石刻文化的時代轉化、當代表達,形成有機統一的文化生命體。

  推進交流互鑒國際化。以成功承辦首屆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為契機,高標準搭建學術交流&&,持續辦好中國石質文物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學術活動,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拓展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影響力。

  推動文化遺産活在當下

  大足區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對標國際一流,加快建設國際文旅名城,做靚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鏈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讓大足石刻走下崖壁、與國際對話。

  全域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推動大足石刻“五山”聯動,加快龍水湖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提檔升級隆平五彩田園、“如夢荷棠·山灣時光”、重慶紅岩重汽博物館等一批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特色景點,實施“增星添A”“快旅慢游”等計劃,打造一批名景、名鎮、名街、名村、名巷、名樓、名店、名品等,加速構建“日月輝映、繁星閃爍”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攜手四川資陽加快建設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聯動武隆、南川、都江堰等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共同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閒旅游勝地。

  全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依託大足石刻文創園和駐園的27名省部級工藝美術大師,建設一批文創設計院、大師工作室,深挖大足石刻文化中的精華,活化轉化“慈善孝義廉”“擇一業、終一生”等文化標識,促進傳統雕刻技藝與現代産業相融合,推出一批石雕、木雕、銅雕等文化創意産品,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專業市場集聚地、中國西部最大雕塑産業基地、中國西部特色文創産品集散地。

  全面強化國際宣傳營銷。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精準對接海內外名人名家推介大足,持續開展大足石刻“四百工程”,深入實施主題歌、文化書、故事匯、微視頻、畫冊、網文、游戲、動漫等“N個一”計劃,設立大足石刻國際營銷傳播實驗室,加快構建全媒體矩陣,線上線下持續推介大足石刻文化,全力唱響“精美的石刻會説話”。